星期三,雨
(个人日记——吾日三省吾身。用文字记录生活,记录想法,记录成长。文责自负,原创首发。)
对于写作这件事,我有自己明确具体的追求,追求文风的简洁明了,追求故事的纪实和震撼。当然,这与我写作爱好的启蒙与养成经历有关。
我是2000年入学的,就读农村小学的学前班,完成了学前启蒙。读了一年学前班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那时候可能就是因为数学书写简单,所以数学的起步就学的不错。升入一年级后,遇到了教我小学六年语文的语文老师,因为对老师的害怕以及厌恶,所以我也厌恶语文这个学科。当时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的确是不敢恭维,老师都是60后的中专生,当然其中不乏教学能力出众的老师,但是大多数已经在乡村教了20几年书了,早就激情退却,对于教学这件事如同放羊汉对待羊群一般,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保证出工,但不保证疗效。一学期只有期末才会组织考一次试,考试后试卷学生也看不到,只能得到一个成绩单,对于学习的对错,既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
我对学习这件事的觉醒是在三年级的时候,那时候我换了一个年轻的数学老师,年轻的老师必然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气象。年轻的数学老师其实改变的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给我们买了一套同步测试卷,名字叫什么同步AB卷之类,这套试卷2.5元;大多数人对人生的第一次经历都会有深刻的印象,我记得这是我第一次花钱买教辅。那学期每周会进行两次数学考试,考试结束后,我们不仅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也能拿到试卷看自己错在了哪里?同班20几个学生,在一周两次的考试中,形成了暗自竞争的氛围,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喜欢上了数学,并且在那位年轻数学老师的辅导下解除了奥数,奥数的学习经历给我以后的求学之路助益不少。
大多数学生的求学经历中,都会遇到因为讨厌一个老师而讨厌一门学科,进而导致这门学科学的越来越差。幸运的是我讨厌我的小学语文老师,他教我六年,但我并没有因此而讨厌语文,相反我对阅读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在能接触到的为数不多的老课本,以及在废纸堆中淘换出来的残破不堪的小人书,历史课本等书中,我爱上了阅读,并且自己形成了一套自己学习语文的方法。
在我四年级的时候,又换了一位大专毕业代课老师来带我的数学,这位年轻的老师当时准备成人自考,他手上总是拿着一个英语小字典,背英语,还拿着一本成语字典,背成语。受此启发,我将自己从小到达的语文课本上的古诗、名言警句,以及成语都抄写下来,一遍又一遍的读,一边又一遍的背。这个方法最后被我延续成为了读书笔记的雏形,算是我的第一个读书笔记。
在我五六年级的时候,二姐从他处先后借到了余华的《活着》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活着中的福贵就是我们隔壁村子的一个老鳏夫,他们的人生经历尽管不相同,但是我看过书首先就想到了这个人;而《平凡的世界》中的社会生活就是我所处的环境,对于书中的人和事简直就是自己身边正在进行的。就在中学时代,我萌生一个想法,自己以后无论做什么工作,也要坚持写作,因为平凡世界里的生活还在继续,普通人的生活还在继续,我应该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普通人的故事讲述给更多人听。
进入中学后,因为小学没有学习英语,所以英语成为我的短板,这时候语文反而成为了我的慰藉。中学期间,我先后获得奥数竞赛奖项,也获得语文写作的奖项。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阅读的范围越来越广,在学校读的课外书也越来越多。高中阶段我选择了理科,因为擅长学习理科,所以选择读理科考大学。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我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了编辑出版学这门学科,正是希望自己可以在工作中更好的学习写作,干中学,学中干。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本科毕业后,我在就业的道路上一再碰壁。写作的道路上也是想得多,行动的少,断断续续的写。而我在写作的路上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真”,如何真实的对待自己的欲望?如何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如何真诚的面对自己作品的读者?
首先是写作者自己内心真实的欲望。人是受自己欲望所驱使的,为什么写,能否真实的对待自己的欲望呢?简单而言,我写了十多年的日记,也看了很多人的日记,因此时至今日我就不敢在日记中直白的记录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真实追求。正如胡适在自己的日记中所写的,看女子篮球就是看女生大腿,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多日几个女人。这种想法多数男人都有过,但是又有几个人敢直言不讳的说出来呢?当然大都数时候,很多事情没必要说出来;很多人只是这么去做,但绝不这么说,那这算是真实的对待自己的欲望吗?至少我做不到,受限于自己的道德自律,受限于自己的性格底色,至少目前我是做不到的。但是在写文章的过程中难免遇到这种直面自己内心欲望和自己人性的时刻,这时候该如何选择,真实表露,还是遮遮掩掩。我想真实表达,但是目前我似乎还做不到。或许这就是很多名人,以及成功者说的,普通人的悲哀,又想当婊子还想立牌坊。如果选择了这条路,那就勇敢的走下去,无论是选择真实表露自己的内心,以至于最后被别人追着喊打;或者是遮遮掩掩,又当又立,最后被受众发现,然后人人喊打。说白了,就是一个结果,如果决定成为一个讲述着,要想成为成功者,避免不了的成为别人口中的靶子。表扬你,夸你,你也不要在意,保不齐今天抬你上云端,明天就会踩你入泥地;辱骂你,诽谤你,你也不要在意。至于如何自处,可以借鉴先贤的做法。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人要认清自己的内心,这并不容易。在烦躁的社会里,我们很容易被社会的洪流裹挟着往前走,对于自己内心的声音反而听不清。更多的时候,我们为了应付复杂的世界而给自己带上虚假的面具,日子久了,连自己都给欺骗了,连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真实的追求了,就这样随波逐流,浮浮沉沉。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有的时候我就在想,假如真的有上帝,那么他也不会嘲笑人类对自我向内的探索和认知。追随内心,跟随自己的内心,不要怂就是干。
至于如何真诚的面对自己的读者这个问题,那我还是回到领袖的那篇关于文艺工作的讲话稿上来吧。我为什么写?为谁而写?我要写什么?这些问题一一回答清楚,那么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为自我学习而写,我为自我表达而写,同时我也为普通人的生活而写,讲述和记录这个时代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记录这个时代的沧桑巨变;我为谁而写,我为和我一样的千千万万的普通大众而写,唤醒大家、团结大家,引导大家,为了那个共同的目标,让这个社会因为“我”的努力而变得好一点,让自己的生活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变得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