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七律脉络浅析一百一十八
无题
李商隐
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
碧江地没元相引,黄鹤沙边亦少留。
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
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注解】
1. 风波:比喻动荡不定或艰辛劳苦。《庄子·天地》:“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我之谓风波之民。”宋曾巩《谢中书舍人表》:“于风波流落之馀,以蒲柳衰残之质,自循涯分,曷副恩荣。”
2. 忆归:思归。
3. 夷犹:犹豫;迟疑不前。《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王逸注:“夷犹,犹豫也。”《后汉书·马融传》:“或夷由未殊,颠狈顿踬。”李贤注:“夷由,不行也。”
4. 益德:三国蜀涿郡人,字益德,俗作翼德。东汉末从刘备起兵。献帝建安中,曹操争荆州,备败于长坂,飞率二十骑断后,曹军不敢近。备攻益州,飞与诸葛亮溯流而上,分定郡县,为巴西太守。魏张合下巴西,飞击破之。迁车骑将军,封西乡侯。雄壮威猛,与关羽同称“万人敌”。从备攻吴,临发,为部将刺杀。
5. 阿童:晋王浚的小字。《晋书·羊祜传》:“时吴有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祜闻之曰:‘此必水军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者耳。’会益州刺史王浚徵为大司农,祜知其可任,浚又小字阿童,因表留浚监益州诸军事,加龙骧将军。”
6. 高义:行为高尚合于正义。《战国策·齐策二》:“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宋苏轼诗:“子生公相家,高义久峥嵘。”
7. 横秋:形容人的气势之盛。宋苏轼:“短衫压手气横秋,更著仙人紫绮裘。”明屠隆:“英雄盖世气横秋,一旦淹淹作楚囚。”
8. 无谓:指没有目的,无所事事。
9. 怀古:思念古代的人和事。汉张衡《东京赋》:“望先帝之旧墟,慨长思而怀古。”唐李白诗:“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明刘基《绍兴崇福寺记》:“因登其皆山之楼,眺于群山,悠然而怀古焉。”
简译:
此诗当于大中九年(855)秋作于武昌,时李商隐自巴蜀回长安途中,在武昌停桡。
我就像万里风波中的一叶孤舟,漂泊不定而又孤独无依,如今刚刚打消了思归的念头,不禁又有些犹疑起来。
本来,碧绿的江水无边无际之处,是我的归乡之路,可是想到自己功未成名不就,还是在黄鹤楼边做短暂的停留,瞻仰一下先贤们的功绩,以振颓废之心吧。
张飞喝断当阳桥是何等英雄,虽然后来为部将所杀,终归是冤魂报主了。西晋的王浚,也曾在荆门建立了不朽功勋,其高义完全就像霜气之横贯秋空啊。
人不能总是无所事事、碌碌无为,像这样在思乡和怀古中渡过一生呀。
脉络浅析:
这是一首怀古寄怀之诗,通过对武昌所发生的张飞和王浚事迹的回忆,抒发了仕羁旅思愁和漂泊无依的郁闷之情,以及不甘沉沦、重振雄心的志向。
首联写自己的漂泊无依和思乡之情,上句把自己比作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即是自己羁旅的实景,也是喻自己的仕途沉浮。下句写羁旅中的思愁,一个“初”字,一个“又”字,深刻地表达了自己既急于归乡又一事无成,愧见江东父老的矛盾心情。
颔联承接上联的“夷犹”而写,使用了转折关系流水对。上句说,本应该顺江而下回归故里。下句言,可是,因为自己一事无成,愧见江东父老,所以还是决定在武昌暂作停留,瞻仰先贤们功绩,以振颓废之心。
颈联承接上联的“黄鹤沙边”之意,而写发生在武昌的先贤事迹。使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张飞忠心报主”,二是“王浚阿童”,讲述了忠心报君和英雄高义的事迹,表达了应当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意向。
尾联发出感叹,使用了顺承关系流水句,上句说不能“长无谓”,下句说明了“怀古思乡”就是无所事事。表达了不应该自甘沉沦,应该重振雄心,像张飞和王浚一样建功立业。
整首诗使用了转折关系流水对和顺承关系流水句的句法,以及比喻、借代和典故的修辞手法,抒发了羁旅思愁和漂泊无依的郁闷之情,以及不甘沉沦、重振雄心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