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目标管理的复盘文章,主要记录OKR的执行过程中,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和问题。制定了1个月的OKR目标,从设立OKR至今,已过半个多月,还有十天左右到截止时间。十天后,我的目标(O)完成情况是怎样的?按目前进度,能顺利完成呢?请看本文的复盘~
首先,回顾下我的OKR的“O”:
成为一名OKR的初级入门选手
制定OKR目标和完成KR关键结果,即可实现O的目标,因此,我只需完成一些KR,就能实现目标了。这是当初设定的、看起来合理的逻辑。
但真正执行起来,却和想象的有些出入。回过头看,这些失误其实当时制定KR时并没有意识到,还自认为处于一条正确的执行道路上。(这是多么的可笑..)
真的如此吗?真的如此。一点都不夸张。不信?请看我总结的3条含氧量极高的经验总结吧!
一、有了正确的意识和强烈的意志,也不一定能完成KR。
前半句是符合“普世价值观”的正确。好像有了前半句,就一切都顺理成章了。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带来诸多问题。观点是对的,但不是全部依据。请注意了。
我记得当时制定OKR时,对KR(关键结果)经过了一定权衡,包括其难度和挑战性。因为,OKR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你所确定的目标要具备”挑战性“,这点我做到了。配置了相应KR,过程中对KR进行监控,貌似这一切都顺利成章,坐等摘取完成O(目标)的胜利果实...这时候那些坏意识和认知就容易乘虚而入,比如心态上的想当然、大意,潜意识里认为,意识、方法都正确,为什么不能实现。
这就是问题的所在。
其一、强烈的意志,带来了对目标的聚焦和专注,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越来越强烈的“焦虑感”。有许多的那一刻,我自己都陷入强迫自己要完成目标、感觉到被目标和任务包围,这其实就是心态有些焦虑。
聚焦于目标,在一定程度来说,当然是合适的。但“量”多了,过于强大的精神聚焦,对要完成的目标而言,未必是好事。因为它会无形中消耗你的精力,让你越想完成KR、但完成KR却越来越远。
其二、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前期的目标感强、意志力投入过多,到了执行阶段,完成KR的形式和方法产生了变形,为了完成KR而去做KR。
例如,我的OKR中的一个KR,就是
“阅读5本OKR书籍,精读其中2本”
有一段时间的阅读,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这就是“囫囵吞枣”了。如果对其中内容不加思索,照单全收,这无疑是有害无一利的。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下我对OKR的看法。
OKR的作用绝不是仅作为知识,而是要做出成果、实现目标。无论这个目标是你个人的、还是组织、企业的。不能完成的,知识的作用就成为了摆设。
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阅读书本然后成为了其他著书人思想的跑马场。如果著书人的内容胡乱拼凑,可想而知,我们接受到的思想”毒害“有多么严重。因此,在执行“阅读5本OKR书籍,精读其中2本”这一KR过程中,我要不断调整我的阅读思维,不以“快速阅读从而完成任务”作为重点,而是要在充分咀嚼和理解作者的思路、有效辨析的基础上阅读。
所以,我的认知转变之一,就是关注了OKR的质量,而不是速度。
举个例子,李靖在《OKR完成实践》一书中,提到了设立“企业的OKR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作用之一,便是对全体成员的目标进行审核、对齐。即O(关键目标)要做到企业内部上下一致。当然作者也做了适配场景区分。例如:200人以上的企业建议使用。OKR负责人从内部选拔而不是空降,要并对CEO直接汇报。小企业也允许由负责人带头执行推动OKR。
读到这里,我们就理解作者的观点: 设立OKR委员会的目的,类似于一个“中枢机构”,这个中枢机构是OKR方法的一个直接负责、协调、处理机构。我们换一个思路,设立OKR委员会,本质上也是企业文化OKR文化的一部分。OKR委员会是为了实现这一的文化而设立的一个组织形态。
组织的形态有很多,实现OKR的文化也有很多。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能拘束于一个企业是否要建立所谓的OKR委员会,而是将OKR思想作为一种目标动力的发动机,如何把发动机有效”装“在企业员工的大脑中,只不过是途径不同、方法不同罢了。因此,有的企业可以建立OKR的负责人,有的企业可以使用OKR委员会..
甚至,根据企业的实际,从OKR的核心本质出发,推演出许多新的适配其使用的方法,无疑也是值得推崇的。
从我阅读的改进来看,把速度不再放在第一位,而要兼顾“质量”。
执行OKR,不能一味追求速度,而是要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而由于发现了OKR过程中的问题,又经过反思和小优化,我又获得新的经验,得到认知上的增长。
因此,下个我的结论:当初强烈实现OKR的意识和动机,虽然能保证我去投入和执行,但造成了过于聚焦目标导致精神紧张、完成KR只求快不求质量等问题。
因此,如果有人告诉你:你有了强烈的动机,就一定能做到这件事情。你要相信,然后充分辨识、理性思考,并执行中调优。这样大概率能保证你不会“南辕北辙”,获得优秀的经验,从而不断靠近目标。
二、懂得了OKR的优先级、难度,也不一定能保证你完成OKR。
区分了KR的优先级、辨别了KR的难易程度,好了,请开始你的执行。由于你有了一定的分析,以为完成OKR顺利完成..
先下个结论:
KR的优先级和难度,并不会告诉你执行路径,也就不能带给你很好的结果。
所谓很好的结果,就是:更有效率的完成结果。
在实际的产品工作中,我充分理解优先级的重要性。
举个简单例子:面对许许多多的用户反馈和市场需求,在企业有限的资源情况下,一个企业是无法在短时间内都实现,这无论是对大小企业都正确。(笔者看过许多大厂巨头的员工分享,也同样执这一理念)。资源的优先,必然要将精力投入到正确、重要的地方。
什么是“正确、重要”的需求,什么就是更优先的需求,就是优先级高的需求。(例:在产品需求评估中,需求分类方法分为: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兴奋性需求。其优先级排序是:基本型>期望型>兴奋性需求)
回到本文。优先级只是告诉你,这些事情的重要性程度如何。难易程度要告诉你,你做起来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要匹配多少的资源。你以为你将KR做了划分、做出来,就一切顺利。这自然是梦话。
在实际OKR执行过程,我发现了:虽然同样是优先级高的工作,我却迟迟无法推进。我发现:有些优先级低的KR(关键结果),需要先完成。反之,KR优先级高的,反而排在后面再执行。
只看优先级,会将KR孤立起来,把一个个KR当成是可勾选的单独选项,做完了就划上句号,却没有考虑到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执行的先后顺序。我称之为“执行链条”。
在项目管理中,有一种说法叫做任务的“紧前紧后”关系。讲的是完成任务的先后顺序。是两个任务同时开始、同时完成,还是一个先开始,结束后开始另一个..这又会影响到项目的“关键路径”,从而影响执行时间安排和任务先后顺序
遵循同样的道理:在制定OKR过程中,KR(关键结果)显得孤立,但在实际执行时,要充分考虑其中的“执行链条”,哪些是先做,哪些后做。才能一鼓作气,提升执行效率,有效完成KR的任务。
三、O的时间有多长,KR的时间就有多长。这是错误的。
我设置1个月的OKR,期间评估了KR的完成时间。但通过复盘实际情况,发现在进度上稍落后了。
从上文第一点我就提到,强大意志力是保证我去执行的一个(有利)条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所以,我要看结果。从远处看,你制定了计划,发现进度跟不上,你会怎么想?
从复盘的结果来看,进度拖延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1、过于谨慎。对于初始设立的KR,潜意识中有一些担心。因为给自己设立了挑战性的目标,是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完成了呢?对于当初设立1个月的评估,难道不是打脸吗?因此,在执行过程中,会细心观察KR并做推进,过于谨慎的心态,阻止了我快速完成KR的冲动。
2、视野过窄。就像我上文中提到的,KR孤立起来,无法串联成为执行链,其本身是对执行的一种阻碍。简而言之,对KR的孤立认知,导致执行效率变低了。
3、填满O设定的时间的心态。设立一个月的目标,思维认知也会跟着影响,潜在认为KR也要在1个月内完成。
其中的1的问题,是心态的问题。2、3是认知的问题。对于OKR执行KR的时间多长,才能满足O的目标,自然不一定要根据O(目标)的时间规定所设立。换句话说,你可以提前完成,这可以作为信心和激励的一种。
回看我的KR(关键结果)列表,如果现在让我去预估完成时间,我的答案是:不再是一个月,而是缩短提前到半个月。因为我把上面的毛病都改掉了,要优化的都优化好了。
这是我认为的一种比较好的心态。
以上,是我执行OKR过程中的主要思考和复盘。
再次总结下,完成个人OKR目标的过程,要注意以下3点:
1、要保证合理的意志力,也要兼顾理性,适当分配精力。把意志力当成发动机的润滑剂,而不是纯动力源。
2、关照OKR的优先级和难易程度,也要重复思考KR的执行链条和时空顺序。
3、OKR不是一个管理目标时间的工具,而是一个管理目标的工具。越早完成目标,也是一件好事,减少心态上的条条框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