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及“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合起来就是经济学著名的“资源配置”问题。资源配置直接来源于资源稀缺和欲望无穷的永恒矛盾,经济学就是关于资源如何配置的学问。
人类找到了两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一是计划,二是市场。主要用计划方法配置资源的经济是计划经济,主要用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是市场经济。
在经济学中,边际的意思是「最后的」或者「新增加的」。边际考虑,即只考虑最后一个单位或者新增加的一个单位因素所引起的变化。
一件事情的机会成本,是由于做这件事情而放弃的其他用途中价值最大的那一个的价值。
做事情必须要考虑机会成本,也就是说,不但要看做这件事情得到了什么,还要看因为做这件事失去了什么。如果失去的比得到的多,那么这件事就不值得做。
做事做到什么程度,就要看边际好处和边际坏处在哪里相等。
经济学上把边际好处叫边际收益,边际坏处叫边际成本,均衡就是不断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结果。
经济学最根本的假设是「经济人」假设,即理性人假设。经济人假设的意思是,每个人,包括自然人、家庭、厂商、政府,都在给定约束下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
「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每个人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行事,并没有考虑到增进他人的利益。但当他这么做的时候,无形中会实现他人或公众的利益,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他,去做有利于社会整体的事。
总效用是消费一种商品主观上所获得的总的满足感,而边际效用是新增加一单位商品所增加的效用。一件商品的价值,是由它的边际效用决定的,而不是由其总效用所决定的。
马歇尔认为,价格既与客观供给有关,也与主观边际效用,即需求有关,是两者共同作用决定的。
当出现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此时既不过剩也不短缺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
「需求定律」: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一件商品的价格越高,对它的需求量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供给定律」: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一件商品的价格越高,厂商的供给量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价格把所有有用的信息都包含在了其中,把所有无关的信息都过滤掉了,消费者只要知道价格,就可以据此判断事情是否对自己有利,从而采取行动。所以说,价格机制是市场的中枢,关乎所有人的利益。
消费者可以通过「边际调整」,即比较每种商品的最后一单位货币的效用,使花在不同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获得的效用相等,消费者就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均衡是指:花在每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的效用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有了这个边际相等的原则,我们就可以预测消费者的行为。
如果厂商在一定时期内购买生产要素的钱是一定的(又是资源稀缺假设的应用),为了达到产量最大化,它应该让购买每种要素的最后一元钱所产生的边际产量都相等。
会计利润就是厂商的总收入减去全部会计成本。而会计成本是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也就是历史成本,包括工资、原材料费用、利息和税金等。
厂商的总机会成本是:1)会计成本;2)企业自由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是利息;3) 企业所有者的自有时间的机会成本,这三者之和。
如果企业总收益减掉工资、利息、地租和正常利润之后还有剩余,这就是经济利润,也叫超额利润。
如果发生亏损,只要产品的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就不应该停产。
当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就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完全竞争是市场的一个极端,这是一种理想的,因此也是假想的市场结构,在这类市场内,没有进入和退出壁垒,有无数的厂商,他们都生产一模一样的产品,谁都没有资格定价,谁都赚不了钱,但谁也不会长期亏钱。
任何一个消费者和厂商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都没有能力创造价格或者改变价格。而消费者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支付的价格,是最低的价格。
完全竞争的厂商应该生产到最后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成本等于产品的市场价格为止。
严格意义上的垄断是指某种产品的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供给者,垄断者具有决定价格的力量。
自然垄断是指当一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时,由一家厂商提供,其平均成本最低,由多家厂商提供,成本反而会高,所以出现了一家厂商的垄断经营。
行政垄断是指政府通过行政力量阻止其他厂商进入,而只让指定的厂商垄断运营,如某些国家的铁路、邮政、电信和银行部门等。
要实现垄断利润最大化,垄断者需要做产量和价格两个决策,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垄断利润达到最大化。此时的产量,就是利润最大化的产量。而垄断利润最大化的价格,应该是大于边际收益的,但等于平均收益的价格。
博弈论分析的是人们在行为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是如何作决策的。在博弈中,不仅要考虑别人的决策对自己的影响,还要考虑自己的决策对别人的影响。
有四种类型的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从长期来看垄断竞争厂商不会获得经济利润。
寡头市场中仅存在几家大厂商,而且他们的决策是相互牵制和彼此关联的。
寡头市场的厂商在某种意义上是利益共同体。理论上他们应该结成价格联盟(又称串谋),签署一个协议,共同维持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以维护共同的利益。但事实上,价格联盟最后都会流产。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一年、一个季度或一个月)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劳务)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总需求是指一个社会愿意购买的东西的总量。
凯恩斯认为,仅仅依靠上述家庭和企业,即私人部门的力量,是难以消化所有商品的,所以总需求是不足的。公共部门,即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也应该为总需求做点贡献:家庭和企业不愿买的东西,就让政府来买。
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认为:在短期,社会的最佳产量,即均衡产量,是由总需求的水平决定的。社会应当生产出与当时的总需求相等的产品。
财政全称叫“公共财政”,是指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
私人物品是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
公共物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所谓搭便车,就是指某人或某个组织承担了提供某项物品的成本,而其他所有人都可以免费享受,我们就说这些免费享受的人是在搭便车。
税收的三个重要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法律规范性。
最初一笔不大的政府支出可以引起后续一系列家庭和厂商的购买支出,这就是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
挤出效应是指:当政府增发国债、增加支出时,经济中的储蓄就会被政府所吸收,私人部门或者企业能分得的储蓄份额就会减少,引起企业对资金的争夺,导致利率升高,企业的投资下降。
成功的交换需要满足一个前提:你能提供的东西正好是对方需要的,对方能提供的东西正好也是你需要的。这就是“欲望的双向一致”。
货币的价格叫作利率,即利息与借出本金的比率。
中央银行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监管并维护金融系统的安全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
货币创造的倍数是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
贴现率越高,则商业银行愿意向央行借的钱就越少,商业银行可以用于贷款的钱就越少,个人和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就越大,利率就越高,投资下降,总需求下降,过热的经济会逐渐降温。
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政府债券,就要“吐出货币”,这些货币进入商业银行系统,增加了贷款供应,使利率下降,总需求增加,经济更加繁荣。
如果某个社会的失业率正好与自然失业率相当,我们就说这个社会是“充分就业”的。
解决失业问题最终靠的都是经济的增长,只有经济持续繁荣发展,才能不断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吸纳新增劳动力,降低失业率。
CPI一般是由国家统计部门选取若干(通常是几百个)城市居民有代表性的消费品(像是用苹果手机代表所有手机),跟踪、记录这些消费品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同时选取有代表性的家庭,跟踪他们的购买行为,然后计算出来的。
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单个甚至很多个商品的价格上涨都不是通货膨胀。
不可预期的通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失业率和通胀率(可近似替代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当通胀率较高时,失业率较低;当通胀率较低时,失业率较高。
经济学中说的经济增长是指潜在GDP的增加。潜在GDP,是一个国家没有通胀时的最大产出,也即是充分就业时的产量。
影响经济增长的四个重要因素是:自然资源、物质资本、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
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直接成本(即会计成本)比别国低,该国就在这种产品上拥有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就是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比其他人低。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就是因生产这种产品而放弃的生产其他产品能获得的最大价值。某国可能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一定不会都具有比较优势;某国可能生产任何产品都没有绝对优势,但一定会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同一种商品,虽然在不同国家用不同货币标价,但如果都换算成同一种货币,其价格应该相等。这就是“一价律”。
购买力平价说指出:汇率应由两国货币相对购买力即相对价格水平决定。
国际收支说认为,本国货币对某种外国货币的汇率由该外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而一个国家对外币的需求和供给来自于该国的国际收支。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讲的是通过“利己”来促进社会和谐,而他的《道德情操论》讲的是通过“利他”来促进社会进步,从根本上来说两者并不矛盾,因为两者可以统一于“利己心”。
门格尔和马歇尔都对经济学中重要的思维方式——边际思维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中的悲观预言让英国意识到了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并于1802年就开始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人口普查。
弗里德曼和科斯都是芝加哥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