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争取到机会去太平人寿旁听廖廖的课,路上窃喜,有种偷得浮生半日闲之感。趁春光正好,和我心仪的老师、和我敬佩的同学来了一个“春天的约会”!
听过廖廖的很多课,但每次听,收获都会不同。这次的感受是:追求完美的廖廖有针对性地又把课程升级到新版本,将发展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与浅显的生活事件结合,以生活化的平实语言展示,降低了理论的生涩感,变得易懂、可操作。听课之前,我觉得讲提高专注力的主题,两个半小时的培训,时间远远不够。但是课跟下来,发现我的考虑是多余的。
课程主体分成三个部分,即影响专注投入的三个因素:物理环境、时间管理、心流通道。物理环境的干净整洁,功能分区明确,有利于提高个人的专注力。讲到时间管理,引入时间“四象限”法,重要/紧急的事情立即做,良性循环状态是大部分时间在处理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但是事情的重要与否,由价值观确定,带有很强的个人特色。引入生涯彩虹图,让学员思考现实生活中自己这六个角色的匹配比例,及期待的生涯平衡状态。接着,关于意义的讨论就被自然引出,虽然很多人认为工作是生活中的“鸡肋”,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做的事。而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工作是存在意义的落地之处,我想这样的信息足以引起学员们的认真思考。然后是心流通道,获得流畅感需要挑战和能力的平衡,需要把个人的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项活动上。而关注当下、有意识地觉察、不做评判的正念练习,成为提高专注力的重要方式。
两个半小时,三个因素的解读,不仅给出了相关概念,而且现场感受了提高专注力、降低现实压力的方法。总体印象:课程设计精辟易懂,虽都是心理学的大概念,但却无空泛之感。
经过个人思考,在我自己以后的课程设计和培训中需要精益求精/不断提高的几个要点:
1. 引用企业最新的管理理念,跟培训主题相结合做开场,自然流畅又可以很快增进和培训员工的熟悉程度;
2. 热场、增加参与度:开始培训前,从一个指令清晰的小游戏开始,让学员把意识拉回当下。完成几个动作,反馈感受,引出培训主题;
3. 形式多样:有群体参与的活动(左手右手/正念练习),有视频(关注目标的传球实验),有思考(快乐和幸福/生涯角色平衡),有分享;
4. 案例选择精准到位,和学员的生活息息相关,紧紧抓住学员的注意力,积极参与,深度思考;
5. 降到心流通道时引入正念,然后使用“正念”练习,使深奥的心理学理论落到可操作、可使用的实处。并引导大家记住这种感受,倡导学员经常练习;最后带着这种放松的感受结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