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童年3
虽然已经到了秋季,但天气还是很热,玉米长的又很高,玉米叶的边缘有一排很小的毛刺,被划到就会出现一道红印子,遇到身上的汗水就会很疼。爸爸会让我穿上长袖的衣服,脖子里还要围个毛巾,尽量减少皮肤裸露出来,武装好自己以后,就可以去干了。
一只手拿着玉米的上部,另一只手拿着底部像翘东西一样,上面的手一用力一个玉米就掰掉了,等到全部都掰完了,还要拿着口袋一个个的装起来用车子拉回家堆到院子里,等到晚上吃好饭,全家要一起剥玉米,爸爸会让我每个玉米上留下两三片叶子,为的是可以把玉米编成长长的玉米编,可以挂在墙头上,木架上晾晒。
地里剩下的玉米杆是要砍掉的,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秸秆还田,大人们一根根的砍倒放在地上,等待捆扎。我是很乐意在这个时候到田里去的,因为田里会有很多的蚂蚱,蟋蟀。
看到一只蟋蟀在一根玉米杆上,要悄悄的靠近,慢慢的蹲下来,两只手伸开向前,然后迅速一捂,它就逃不掉了。
可以自己逗着玩,把两个蟋蟀放在一起看它们打架。蟋蟀分公母,母的头很圆,公的头是扁平的,好像戴了顶帽子,我们称之为警察蟋蟀。
还有蚂蚱,颜色有土黄,有绿色,还有少见的红色。蚂蚱捉起来要比蟋蟀困难些,因为它个头小,跳的又快又高,最难捉的就是土黄色的了,颜色和土地的颜色很相似,而且落在那些枯黄的玉米叶上很难发现。
其实捉了这些活蹦乱跳的小家伙们也仅仅就是看看玩玩罢了,如果家里养着鸡鸭就可以带回去喂,鸡鸭是最爱吃这些虫子了。说起这家里养的老母鸡,我敢肯定的说和我年纪相仿的小时候都有过噩梦般的经历。
以前家里都会养些母鸡,因为会下蛋,而且还会孵小鸡。母鸡在孵小鸡的时候会变得特别凶,哪怕你从它面前过,他都会离开摆出攻击的架势来。
小时候的我好奇心又重,始终像看看母鸡是怎样孵小鸡的。终于有一天,我大着胆子走到鸡窝旁边看,这可惊动了正在抱窝的老母鸡,它忽地站起来,张开了翅膀一下跳出了鸡窝,扑到我身上不停的啄,吓得我哭着喊着飞快的逃走,那老母鸡还不依不饶的紧跟在我后面追了好远才回去。
从那以后我是知道它的厉害了,再也不敢去看了。到后来孵出来十几只小鸡仔,一个个黄橙橙的,可爱极了。从此以后,我家的那只老母鸡更是嚣张的不得了。好像全世界都不放在眼里,连我家的那条狗都被它追的夹着尾巴满院子跑,更不要说那两只老实巴交的鸭子了,追的一下子跳到架子车上不敢下来了。这也就是母爱的力量吧。
那只母鸡就整天领着它的宝贝孩子们在院子里东刨西挖的找食儿吃,有时候碰见掉队的小鸡仔,我看母鸡走远了没注意,就抓起来拿到屋里看。小鸡仔很小,浑身上下毛茸茸的,我把它放在手里,它好像被我吓到了,一直不停的叫唤着,还对着我的手啄几下,还好不怎么疼,我怕引来了老母鸡就赶紧把它放了。
让我们在回到田地里吧,除了蚂蚱蟋蟀这些小虫子,田里也经常会有野兔,野鸡出没。我记得有一次我舅舅就在地里干活的时候捉到了几只刚出生没多久的小野兔,舅舅把它们送给了我,让我在家养着玩。我在家找了个没用的竹筐,里面放了点麦秸秆,把那几只小野兔放到里面,上面就随便找可块布盖上了。
谁知道第二天醒来一看,竹筐子倒在地上,里面的小野兔早就没了踪迹,翻遍了家里的各个角落都没有,为次我郁闷了好几天。
捆扎好的玉米杆用拖拉机拉拉到树林里一捆一捆的堆起来,会堆得很大很高。中间是空的,我们这些小孩子就从一头钻进去,里面一片漆黑,啥也看不见。我们会在里面玩捉迷藏的游戏,有时候玩的累了竟然不小心在里面睡着了,等出来的时候天都黑了,回到家肯定少不了一顿揍。
这些堆起来的玉米杆还是有很大的用处的,在冬季的时候可以用来当柴烧,家里有牛羊的可以用来做饲料,我们这些小孩子可不管这些,只要给我们能带来欢乐,照样把它当成玩具。
等到每家每户的玉米杆都砍完了,拉完了,地里也就空旷了起来。我的家乡地处平原,也没什么大的起伏,所以这个时候站在地头向远处望去,很辽阔。
正值秋高气爽的时节,天很蓝,稀疏的有几朵白云飘在天上。柔软的风吹在脸上很是舒服。几个小伙伴可以放肆大胆的在这空旷的田地里跑啊,闹啊,累了就直接躺在地上看着天空中不时飞过的小鸟,心里羡慕着,要是能跟它们一样多好啊。
过不了多久便要开始整理土地了,大人们从家里拉来农家肥撒在地里,用拖拉机带着犁子开始翻地,犁过后还要用耙把地耙平整,就可以播种小麦了。
种上了小麦,就进去了农闲期,大人们都是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拉家常。那个时候还没有外出打工挣钱这个概念,所以一年到头村里人都很多。
那时不像现在电脑手机网络啥都有,很多人家家里连个黑白电视机都没有。邻村有一个和我爸爸关系不错的人家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村里人全知道了,都嚷嚷着要去他家看电视。这不,有天晚上放砍电影,什么名字也记不住了。吃完晚饭爸爸就带着我去他家看电视,由于村子离得很近,几分钟也就到了,没想到的是他家院子里早就站满了人。大人,小孩,老人,妇女好不热闹。大家有的带着小板凳,有的靠在墙边,还有的坐在院里的木架上,大家都聚精会神的看着电视机,生怕漏掉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