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才
许多年来,教育均衡,可以算作是长久地占据教育领域的文件、论文、报告等文本材料的关键词之一了,而且经常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联系在一起。
出于对教育均衡的关注,让笔者不得不思考何为“均衡”的问题;如果对“均衡”问题可以草率,那教育均衡岂不成了一笔糊涂账?
所以,还是有讨论的必要,虽然观点可以见仁见智,但思考作为教育人的品质和习惯,是不该丢弃的。
一、关于均衡与发展的哲学阐释
在实践层面,发展是人所追求的目的,而均衡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或条件之一;但均衡又是平衡的表现形式之一。这里,就先说平衡,再说均衡。
1.平衡是事物发展所必须遵循的法则
平衡是宇宙间重要的法则,物质的转化,能量的流动都是在这一法则的支配下完成的。
学习过辩证法的人都知道,事物发展的元动力来自于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可是,又是什么推动这两个方面一定要走向对立和统一的呢?或者说,它们为什么一定要从对立走向统一呢?一言以蔽之,是平衡法则决定事物内部一定存在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一定是对立的,对立给事物以生机、活力和自由;而最终走向统一的趋势和状态,则是为了“平衡”。这就是宇宙及其万物的神奇与魅力所在。
寒尽春生,否极泰来,乐极生悲的现象,也被擅长以象喻理的中国人认定为阴阳对立互变中的道理,其实,背后有一个平衡的法则在支配着对立面之间的转化。自然、社会、人生都必须遵循平衡之道才能存在、发展下去;人的智慧,也在于对平衡之道的理解和运用。但要指出的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在对立统一中力量和地位上永远都不可能相等,如同地球上在冬至与夏至之间不会存在白天与黑夜绝对相等的那一天一样(可以有那一刻,时刻和时间参照物理学意义的区分),这两个方面始终存在着差异,以保证事物运动变化的活力。
试想,正因为地球上从两极到赤道间气温的差异,才会为了温差的平衡(但不会均等),产生了大气环流,随之风生水起,气象万千;也正因为有高山和深谷的高度差异,才会产生相应的势能,为了求得能量的平衡,便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和孕育生命的江河奔流其中。“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代表的矛盾的两个方面,既不能孤立地只有一个方面,也不能整齐划一,它们在彼此的消长之中趋于平衡,在求得平衡的进程中,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着。
2.均衡是平衡过程中的一种和谐状态
平衡,这里指的是事物发展中追求平衡状态的一种法则。对于事物发展的过程而言,有时是事物原有的平衡完全被破坏掉,在此基础上再建立新的平衡,即所谓的大破大立;有时矛盾两个方面差距很大,由对立到统一求得平衡的过程很激烈,甚至产生一定的破坏性,如强对流天气一样;有时人为地使矛盾双方不过于拉大差距而使之趋于一种平衡状态,即视为均衡,均衡表现为和谐,而和谐则不会产生颠覆性或强烈性的变化,它是一种温和的发展状态。
至于处在怎样的发展状态,是由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的;价值的赋予和价值取向的追求是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能动性以外力的形式施加给事物的,只是以外因的形式创造条件,使内部矛盾的消长及其平衡的建立朝向有利于人的需要方面变化发展罢了。其中,也包括对均衡性和颠覆性变化的理解和把握,这也算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吧。
3.均衡不是平均
如前所述,事物之所以始终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就在于内部矛盾双方阴阳两个方面一直处于对立、消长、统一的循环往复之中;均衡是事物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矛盾双方的差距悬殊不大而使之保持一种平衡状态。
但,均衡不是平均。
平均是将事物系统内部不同方面的差别、差异人为地整齐划一。不许存在高山低谷,全部铲平,瀑布河流无从产生;地球两极冰盖调运至赤道而使“环球同此凉热”,不再风生水起。
这就等于消弭事物的活力且阻碍其发展;但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客观规律,是宇宙的法则,非人为可以改变。这种平均主义的行为必然使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流动受阻,从而毁灭这个系统;如此行事,便成了系统建立新的平衡进入新阶段的一个酝酿和准备。如大锅饭时期,平均主义盛行,使中国的经济停滞不前,处于崩溃的边缘,积聚在社会和民间的创造力得不到释放。
改革开放的伟大智慧就在于,尊重个体差异和个性化的创造;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使贫富之间有了差距,产生了发展的张力和动力,多数人的创造力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带动全社会走向富裕。中国的崛起,是从告别平均主义开始的;也是从尊重发展常识开始的。这是值得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方面应当总结的经验,也包括需吸取的教训。
全面思考均衡和发展的关系,所探讨的不仅是哲学和理论问题,而且,对实践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对教育工作者分析解决教育问题,是不可缺少的。
二、关于均衡口号下平均主义的盲目性
教育均衡因理解的程度不同很容易和平均主义相混淆,加之应试教育思想和计划经济式的思维,使平均主义的盲目性成为教育实践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虽是个别现象,但造成的后果是不可补救的。
它主要表现在把均衡性单一地理解为缩小学校间的差距,然后设法减少这个差距,只要差距减小,直至扯平,就是成功。对此,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其一,衡量学校之间差距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知道,对所有的学生要求学习同样的内容,而后接受同样一张试卷的考查,衡量优劣的标准便是统一试卷所呈现的单一的分数,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正是教育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还将这个标准运用于对学校的评价中并作为解决教育均衡问题的重要依据的话,就过于简单化了。
一所学校热衷于应试,学生很苦,成绩很高;而另一所学校成绩较好,但五育并举,学生健康成长;也有的学校,学生成绩优、素质全面,这些学校有可比性在哪里?
如何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科学评价是一个难度颇高的课题,对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价同样不是比比分数那么简单。多元化和综合性是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其二,因为有升学率突出的学校而产生了择校热,又因为这类学校不能满足所有的家庭于是有人抱怨甚至表现出过激言行,就得出人民不满意的结论。
那么,如果让所有的学校学生的成绩都平平,热度没了,老百姓是否对教育会更满意?答案是未必。一方面择校者当中存在对自己孩子缺乏客观了解的盲从者;另一方面,教育及相关的制度设计所能提供的发展和上升渠道比较单一,它超出了教育范畴。
人民对教育满意的要件之一就是他有可选择性,如同到超市购物一样,所有的食品种类都一样,价格都相同,他们会更满意?就教育而言,对适合自己的学校及课程的选择远不像选择商品那么简单,且孩子的智力水平和兴趣特长的差异更大,更复杂,也进一步说明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选择的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增加可选择性是提高人民对教育满意度的首要途径。即使出于为择校降温的目的,关键还在于横向地增加可选择的通道,而不是一味地将精力放在纵向地削平学校的差距上。
其三,为了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而进行师资交流,同样需要尊重教育规律。
师资交流的力度加大,其的结果肯定可以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但是,需要追问的是过程:是差校提升了,还是好校变差了;或者是差校提升好校变差同时发生了;再或者差校和好校同时进步而前者进步更快。追问的目的不是反对师资正常流动或者交流,而是在紧盯结果同时,也应当关注过程,对过程的高度关注,会让措施更科学、有效,减少盲目性。
因为这是教育,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
只有关注过程,才能重视发展的质量;也因此更重视学校教育的生态建设和保护。教育是为生命健康生长创造条件并为此精心做好服务的事业,酷似农业,生态的呵护是干好这项事业的大前提。即使你想移栽,也只是对播种缺失的自然补充,且要选择合适的天气和环境来进行。事实上,师生彼此适应、相知,共同地熟悉环境,浸润于校园文化的过程,是比较漫长的,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有着自身文化积淀和教学特色的学校,它的生态系统的建立更加不容易,更需要保护。
可喜的是,从学校的管理者到上级部门,都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问题,而且做得越来越好。
教育均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盲目走偏了就会滑到平均主义的道路上去。须知,教育固然是社会管理中的一个子系统,要适应快节奏发展的经济社会;但同时,它又是一个独特的生命、生态系统,生命的成长和生态的培育,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立竿必须见影,是可嘉的做事风格;但不是可取的育人方式。
三、试析人民的教育困境
目前,义务教育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使百分之七八十的高中毕业生都可以升学。教育的大发展似乎已经近乎完美地解决了学生上学的入口和出口的问题,为什么孩子求学的路还是那么拥挤不堪,令家长紧张万分?概括起来就是:一条道路,一个标准,一种观念。
一条道路
当所有的孩子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后,第一关是中考,一般将有50%的孩子被淘汰,不能升入高中通过高考进入令人体面的大学。这已经让一半以上的家长紧张了。进入高中,那70%——80%甚至更高的升学率一点都没有给家长带来宽慰,反而更紧张。因为大学的层次在社会上更加清晰:首先有一本二本之分,而就一本而言,有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C7超一流大学;有39所“985工程”和112所“211工程”的大学;其余则是普通一本院校。为了减少落差,一些地方将二本和三本合并了录取,但是,学校实际层次以及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也没有根本的改变。
对于家长来说,考什么大学面子倒可以暂时不谈,毕业后找工作的难度会因学校层次的走低而大幅提升,有的单位非985和211不要,连报名的机会都没有。为此,家长在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开始,就一定选择当地最好的学校,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在高考时有竞争力,不吃亏。
于是才出现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的择校热。至于中考有50%不能升高中和高考二本以下的孩子,加起来占当初小学入学总数的大半,属于名副其实的大多数,遗憾的是,他们要走的路却不被当做一条通往成功的路。
一个标准
在面对如此激烈竞争的同时,也面对唯一的一个竞争的评判标准,那就是考试的分数。面对生动、鲜活,情感丰富而又充满奇思妙想的孩子们,有的善于手工,有的善于思考,有的擅长体育,有的擅长歌舞,有的一时没有发现擅长什么,但富有爱心,乐于助人,是未来从事公益事业的好苗子。
但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必须为分数的比拼接受不断加码的考试训练,任何学习似乎都成了考试的准备;任何一种学习的质量似乎都要经过考试的检验才有说服力,否则,就难以被广泛认可。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里,考试、拼分、竞争成了主旋律。
挫败、被淘汰的压力伴随着绝大多数的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天性初显中对世界的好奇心以及探索的乐趣,创造的灵感还未及好好培育就被销蚀殆尽。
一种观念
其实,绝大多数家长对应试、竞争、淘汰是完全认可的,甚至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考上去,争上去了,就是成功;考不好,被淘汰,自愧不如人。虽有不甘只得无奈接受,这一过程很痛苦,这阴影可能要伴随孩子的一生,因为,他们的心中仍然还是“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读书的目的就是成为人上人,至少是脱离体力劳动的白领。
在田野里、车间里的劳动者,被看作是教育领域输出的失败者。这种观念和认知,虽已习惯,但细思难安。看不到劳动者的素质以及他们掌握的技术是生产力和国力提升的根本所在,看不到,随着产业升级,与时俱进地掌握先进技术,同样是一种成功,同样拥有美好的未来。
四、培育新生态,提供可选择的教育
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确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方向,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瞻远瞩。
因此,仅仅从教育均衡这一点出发还是远远不够的,何况,部分不适当的做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从长远谋划人民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应当从培养健康和谐的教育生态入手,为人民提供可选择的教育;可选择的教育一旦被社会所全面接受,又会使教育事业的生态日趋优化,从而就会把教育事业所追求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人民健康幸福这一目标落到实处。
培育教育生态的目的,既有利于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也为人民提供可选择的教育服务,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笔者认为,该项举措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发挥每一所学校的资源及人才优势,倡导多样化办学
多样化体现在类和层两个方面,类指的是不同的类型;层指的是不同层次。
首先,不同类型的学校,应当以突出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为目的,好的生态就是让每一个物种都得到充分健康地生长。如义务教育阶段,围绕基础教育,进行体现学校人才优势的校本课程开发及应用。事实上,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艺术特长、人文精神、公民意识等方面有着广阔的空间留给学校去发挥和利用。在中考之后的非义务教育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应当得到同样的重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根据以上论述,办好职业教育,是破解当今教育难题的关键点: 如果那半数以上的孩子不是因为竞争中被淘汰才进入职校,而是和普通教育系列的学校一样,出于主动选择和职业理想,那么,前文提到的一条路就会真正地变成两条路,择校之烈、应试之弊就会得到有效缓解,这在发达国家已是现实。
其次,在同一类型的学校中,应当允许不同层次的学校的存在,犹如同一片田里同一种类的庄稼,总会有高低之别,高者自然成为低者的标竿和耕者的参照。不同层次的学校,也为该类别中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供了应有的选择。
总之,多样化的繁荣,是生态良好的表现,也为人民的选择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2.社会思想观念中价值观的引导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学生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的求学路径来看,和中、高考对接,国家已进行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双轨制的设计,前者走学术研究之路;后者走技术创造之路,两条路也不乏贯通融合之处。
应当说,和发达国家相比,结构设计也是较为合理的。但是,却丝毫没有改变前一条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困境,而后一条路却鲜有问津者,即使有人马过来,也是在独木桥上摔下来的甚至带着伤痕踯躅而行的人。我们需要那么多的人搞学术吗?事实上,即使是985、211高校也深受就业率的困扰,就像普通中学受升学率困扰一样。而且,压力越来越大,毕业生远离学术和本专业不得不从事技术制造者也越来越多;同时,职业学校的生源不高,国家制造业人才匮乏,影响产业升级的问题又十分突出。
办好职业教育是化解教育难题,发展国家经济的重中之重。其中的关键是应当从两个方面寻求突破:其一,提高中、高职学校的办学品质,发挥各自的办学特色及专业优势,国家在政策、经济、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且作为搞好教育事业的战略性任务来完成;其二,对职业教育,制造业优秀学子进行大力表彰、宣传,以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固有的、落后的思想观念为目的,使之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观,价值观。新闻媒体从炒作中、高考状元的误区中走出来,让职业教育也能得到社会同样的关注和关心。诚如是,教育就会真正走上了双轨并行且通畅的健康之路。
办人民满意教育,追求均衡是策略之一,而且需要对学校教育教学规律的深入研究;面对人民福祉和国家发展赋予教育的责任,均衡所适用的范围就更加有限。我们还应该在政策创新、结构优化和思想引领上用心地去谋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