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张文质家庭教育研究院很长时间了,因为不在学校工作,也因为距离浙江嘉善较远,“张文质家庭教育指导师”一直让我可望而不可及。惊喜的是,张文质家庭教育研究院“每日蜜谈”,让我近距离接触到了二十一位优秀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每晚八点,打开千聊,进入课程,我感觉就像跟主持人和主讲人面对面一样,聆听他们的心路历程,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或者在开展共读活动中具体的做法,我时而会落泪、时而会欣喜、时而会感同身受,虽然大多数家庭教育指导师我都不认识,但听着各位老师真诚的分享,我感觉特别亲切,在心里,早已悄悄地记下了他的名字,记下了他的故事。
张文质家庭教育研究院【每日蜜谈】共开办了二十一期,有21位优秀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走进千聊直播间与大家做分享。担任主持的有李晓霞、王彬彬、孟庆功和郭菲等四位老师,可以说每一期的蜜谈我都听了至少两遍,有的甚至是三遍四遍。因为只有30分钟的分享时间,大多数老师还是第一次通过这样的方式做分享,但听得出来,大家都做了认真的准备,或者说每位老师各有所长,关注的点和分享的内容都不一样,对于我这个铁杆蜜友来说,每一期都干货满满。
因为在“每日蜜谈”中,总是能听到一些精彩的语句和实用的做法,我每次在听“每日蜜谈“的时候,都会准备好纸和笔,把老师分享的重点记下来,也会把老师分享的图片下载下来。刚开始几期,我是计划在美篇上写下我每天的听课心得,结合图片,记录一下自己在听课后的收获和自己的感悟。
但后来,我发现了“小打卡”这个工具,我毅然加入了“十万班级百万家庭”共读第一期,从8月19日开始打卡,我已经打卡8天了,我相信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每日“打卡”记录自己一天的做学所思,是听了“每日蜜谈”带给我的改变之一。“每日蜜谈”带给我最大的改变时,我开始在我的家群里读书了,说起来应该是受到酒方方、肖会欣、张宝玲还有程锐刚等几位老师的影响。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深知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我是一名电台节目主持人,我读的有声书在喜马拉雅深受听众喜欢。但是,面对我的家庭问题,我却选择了逃避和无能为力。听了“每日蜜谈”几位老师的分享,我觉得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没有努力去做,怎么知道不可以。我立马有了一个想法,要在我的家群里读书,就从张文质老师的《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开始读起。虽然这本书我已读过,但我担心发录音链接,可能有些家人不会点开,我还是打算发微信语音条,感觉这样比较有亲和力,也适合老年人操作,年轻人也不易错过。
虽然这个群只有34个人,但这里面有我的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还有我的舅爷、我的孩子等重要家人。换做平时,我是不好意思在父母面前说普通话的,但读书的时候,我是一定要用美美的普通话,让长辈们都听听,雪梅读书的声音多么好听。每次读书前,我会发几张图片,向大家问好,调侃几句,才开始读书。这让我觉得即便我没有给亲人们打电话,也很久没见他们,但我通过这种方式向大家问了好,还让大家听到了我的声音,感受到了我的状态,我就觉得心里很踏实。
读书很快得到了妹妹们积极的响应,不识字的舅爷和二妈,也通过语音夸我读得好。我相信我的爸爸也在听,女儿的声音,怎么能不听呢?我不确定我哥哥会不会去听,但我想我坚持的久了,他也会去听的。一直以来,父亲和哥哥的关系都很僵硬,父亲不理解母亲,对我和哥哥也一直不满意。我眼睁睁的看着父亲和哥哥都脾气暴躁,自己却无能为力,有些话就是到嘴边也说不出来。曾经我选择了逃避,反正不在一起生活,但这是我的家。我时不时会想起,我的母亲都六十多岁了,还经常受到父亲的责骂;我的侄儿已经上高中了,啥时候见了他爸爸都是小心翼翼。这些年,我努力在学心理学,对家庭教育尤为感兴趣,可是如果我连自己的家庭关系都处理不好,又怎能帮助别人处理家庭教育问题。
我很感恩“每日蜜谈”带给我的思考和启发,首先我要回归家庭,把张文质老师的书读给我的爸爸妈妈和家人们听。潜移默化中,把我想对家人们说的话,通过张老师的书带给我的家人们。其次在读的过程中,我要再次做深刻的反思,把张老师在书中的观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还是一名社会工作者,我相信我一定有机会在家校共育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