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个与教育职业无关,又没有更多实操经验的普通妈妈来讲,如何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是没有方法和捷径的。但秉承着自己的孩子只有交给自己养最踏实的原则,近一年我开始学习、探索这一育儿的重要方法。
梅璎老师写的《唤醒孩子的内驱力》一书仿佛给我开了一扇大门,她的观点以及方法让我如醍醐灌顶。学习后就想写点什么,我想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讨育子的心得感受。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学翻身、学爬行到学走路、吃饭,其实每一个阶段性的成长变化,来自生命本身的动力。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这种动力开始变弱。我有一种实际的感受:总觉得孩子学习动力不足,作业磨蹭、做事懒洋洋。面对孩子这样的行为,只觉得血液往头顶冲,血压一路飙升。
想必,不少的家长朋友跟我一样有过这样的经历吧?我曾看过一位网友发的弹幕这样说的:每次看到我6岁的儿子,都有种想揍一顿的冲动。孩子幼小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监督、唠叨,他们就可以学会很多行为,而越大怎么就不行了呢?
我反思了一下我的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孩子没有目标驱动力。
梅老师的女儿是北大妥妥的学霸,对学习这件事从不厌倦。这样的学霸孩子,心里有向往“优秀“的目标,为了实现目标,他们可以忍耐学习上的各种艰苦,这是多少家长羡慕不及的。
但学习上有了目标驱动力,其他行为上的目标驱动力就不算动力了吗?答案是:不是的。我观察过我的孩子,只要她在乎的事情,她都会做得非常好。例如她在学校负责的一些职务工作,到了周二她会主动准备好;每天必练的钢琴她也会准时坐在琴凳上。这些无需提醒,她都能认真地执行。由此可见,热爱和兴趣,是产生驱动力的前提。
曾经,我孩子的学习任务就不如上述两项执行得完善,有时需要我的提醒甚至让我的态度到了不友好的地步。我也曾听过一些学生在高中三年拼命学习取得了优异成绩并考上了理想大学,到了大学后整个人松懈再也不想学习的例子。三四线城市的重点高中,往往用高压的手段推动学生学习,依靠外力而引发的动力是短暂的。我想改变的是,没有我的监督孩子也能在学习上产生目标动力。
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安琪拉·达克法斯在一次TED演讲时提到: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若一直依赖于外部评价或物质奖励来生产成长的动力,其本质和训练马戏团里的小猴子并无差异。
现在,通过孩子每天坚持练琴这一兴趣,反而在学习上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我也很奇怪这一现象,钢琴老师前年曾对我说过,孩子只要把琴弹好了,学习成绩就会好。现在回想,老师传达的观点是兴趣和热爱是产生驱动力的根基,一件事情上做到了坚持和专注,其他事情上也就有了好的习惯。
拿学艺这事来说,凡是家长强迫下的孩子,有多少真的热爱艺术的?“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产生持久的内驱力。”
我身边不少认识的家长,在孩子读到小学三年级开始,将孩子的一些兴趣班砍掉,换成了语、数、英的课外补习班。甚至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看小说、看漫画是不务正业,唯有将精力全部放在学业上才是正道。
小学阶段,孩子的校内课如果很顺溜,可以适度地增加一些课外拓展。但是家长要认清一个现实:课业多了,孩子并没有足够的户外运动、阅读和发掘培养兴趣的自主时间。孩子往往是放下这本习题册,就要赶下一场培训班。
我们都知道,亲近自然和阅读,是人类探索、感知世界的一把金钥匙。在学业轻松的小学阶段,家长人为地剥夺了孩子这把开启人生大门重要的钥匙,未来孩子哪会有更多的创造力和动力。高压管制下的孩子,成了学习的机器,到了初、高中或者晚一些的到了大学,孩子的问题就凸显出来。走入社会,才是孩子正式人生的开端。
发现孩子的精神内驱力,才是为人父母当下要重视的。并不是孩子喜欢某一件事,就可以称之为热爱,“持久的迷恋和探索才是热爱。“这个过程,需要我们静待花开,细心观察。我们要适时地给孩子做正确的引导,有的孩子就喜欢玩手机游戏,而这怎么能算孩子的兴趣。积极的、乐观的、正确的事物,打球、户外跑、学门艺术、写连载小说等等,并不是孩子没有寻找兴趣的心,是家长没给孩子创造兴趣的环境。
反思到此,引用梅老师在书中所写的一段话:兴趣是一枚星火,会从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上开始燃烧,也能在其他的领域呈燎原之势。人一旦找到热爱,自然专注于心,内在驱动力就在这样的状态中逐渐长起来,自律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文/小学生陪读日记原创 图/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