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作者是两位日本学者——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书中,一位哲人和一个年轻人针锋相对地谈了五个晚上:哲人精通心理学,对人生有许多洞见。而年轻人敏感、自卑,又有一点固执。
在众多的古代典籍中,对话形式很能启发人,人们在一问一答间,不同的思维彼此碰撞和启迪。比如,《论语》是孔子和弟子之间的交流,探讨了如何为人、为学、为政。《黄帝内经》是黄帝与他的老师岐伯之间的对话,这里说的黄帝是与炎帝并列的那一位先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宗。两位智者谈天地万物之道、谈修身养性之法,形成了中国医学的瑰宝《黄帝内经》。而西方有一部哲学经典《理想国》,是哲人苏格拉底与几位智者之间的激烈交锋,探讨的是“正义”这一话题:有人说,正义是给每个人以恰如其份的报答;有人说,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还有人断言,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在倾听了各种观点之后,我们或许会形成自己对“正义”的看法。
阿德勒出生于1870年,已经是150年之前的古人了,但他的思想非常现代,孕育了许多现代心理流派的种子,比如,发生什么事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这些事才重要;他关注于人的潜能和价值;他把爱、胜任感和控制感,作为人类的基本动机;阿德勒认为,表面看起来生活中有各种束缚,来自于时间、金钱或是人际关系,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最终还是心灵上的束缚。接下来,我们就去感受一下,在年轻人与哲人的一次次对话中,发生了哪些心灵上的碰撞和成长?
第一个主题:你来选,“原因论”还是“目的论”
如果在“原因论”的模式下,我们会变得无能为力、自怨自艾,比如,“就是因为家里穷,所以我才没有更好的教育机会。”“就是因为学历不高,所以我才没办法获得更好的职位。”“就是因为生了孩子,我才没时间学习,也没时间健身。”“就是因为老公不关心我,他还有了外遇,所以我才会过得这么悲惨。”沿着这样的因果关系,我们的生活就会一路惨淡下去。
除了“原因论”外,还有一种更有希望、更加光明的思维模式,那就是阿德勒提出的“目的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给这些经历赋予什么样的意义。
在“原因论”下,我们无能为力,只能困于现状,或安于现状。但是,在“目的论”下,我们可以用好现在的资源,去创造更多的可能,一步步实现更美好的梦想。
第二个主题:烦恼,皆来自人际关系
我们的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而这根本不可能。
我们的人生不是与他人比赛。我们“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
第三个主题:愤怒,都是我们捏造出来的
在阿德勒心理学中,一方面承认:人人都有感情,但是另一方面坚决反对:人是无法抵抗感情的。他坚信:首先,人不受感情支配,进而,人也不受过去支配。总而言之,人是可以改变的,每个人都有强大的自由意志。
第四个主题:放下别人的课题
我们经常苦恼于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最关键的是,你要思考一下,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冷静地划清界限。如何区分这是谁的课题?有一个简单的准则:这件事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比如,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选择是否听从父母的建议,这是年轻人自己的课题。而父母可以对孩子的职业提出建议,但面对孩子的决定如何反应,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则是父母自己的课题。
要想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我承担我的责任,但是不干涉你的选择。越是在关系紧密的人际关系间,越是要有意识地去分离课题。
第五个主题: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当我们不固执于眼前的“共同体”时,就能发现更多的“我和你”,进入更多的“共同体”。
第六个主题:把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
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关键的是,在途中的每一个“此时此刻”,你是否快乐?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你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强烈的聚光灯,是一种比喻: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你在生活中经常回忆过去,或是畅想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当下”。
第七个主题: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当我们用放大镜去看粉笔画的线条,原本以为是一条线,但发现其实是一些连续的小点。就像我们的人生,其实也是一个点一个点的连续,一连串的“此时此刻”。只要你在每一个当下用心感受了,努力付出了,这一生就是有价值的。
有勇气,就是放下过去的种种原因,选择你想要的生活,你希望达成的目的。
有勇气,就是你能管理好自己的愤怒,而不是被别人勾起愤怒,被愤怒所控制。
有勇气,就是放下他人对你的期待,不那么在意别人的评价,按照自己的内心去选择。
有勇气,就是你在一个“共同体”中不如意,或是结束了某一个使命时,你可以进入其他“共同体”,始终相信,还有更多、更大的“共同体”。
有勇气,还在于你接受平凡的生活,或是平凡的自己。只要你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用心过好每一天,让生活的聚光灯始终照在“此时此刻”,那么,你就能活得自由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