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清楚的记得一件事:之前公司有一位实习生,岗位是医药招商代表,来了一个月后,有次碰到我,看她有些郁闷,就主动问了几句,她跟我说,这个岗位工作内容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刺激。
我问,你心目中的刺激是什么样子?
她说,就像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面主人公一样,人生应有起伏。
再过了不到一个月,她离职了。
按照我以前的思路,可能会跟她说很多道理,去摆正她的预期,很多工作不是你想象中美好或刺激,更多的是日积月累的平凡。
当我了解到“躬身入局”这四个字之后,我会说,工作本来就是多样的,即使一样的岗位,在不同行业或者企业文化背景下,可能呈现的风格不一样,只要你保持谦卑的心态,积极去行动,不要只做电影的旁观者或呐喊者就行。
罗胖在跨年演讲的时候,提到了一个概念:躬身入局。
是曾国藩讲的一个故事,让人印象至深。
原文如下:
农村里,有个人出门,看到在一条很窄的田埂上,俩人顶上了,谁也不让谁,谁也过不去。为什么不让呢?因为俩人都挑着很沉的担子,路太窄了,谁要让,谁就得从田埂上下去,站到水田里,沾一脚泥。
你作为一个旁观者,想上去劝,咋劝呢?你说,这位年纪大,你下去,让他先过。他会说,凭啥。你说,这位身上的担子重,你下去,让他先过。他还会说,凭啥。你看,这不就顶死了吗?
那曾国藩的故事里,这个旁观者是怎么做的呢?
他走上前去说,来来来,我下到田里,你把担子交给我,我替你挑会儿,你这一侧身,不就过去了吗?你看,只要你的身份稍稍转换一点,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置身其中的人,把自己放进去,是不是一个看似无解的事,就有了答案?
曾国藩管这种方法叫:躬身入局。
什么叫“做事的人”?不是置身事外,指点江山。而是躬身入局,把自己放进去,把自己变成解决问题的关键变量。
有些朋友来咨询职业规划,总想一上来,就让我告诉他,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
又不是算命先生,哪来的神预测一样的结果,职业规划的核心,是教会你对待职业发展判断的底层逻辑,减少试错成本。
职业定位可以圈定更小的范围,但是给不了唯一答案,一个人能不能干好或者喜不喜欢一个岗位工作,涉及很多因素,学历、性格、成长环境、企业管理风格、企业文化、行业特性等等。
在圈定的职业范围内,有人选择旁观或呐喊,有人选择躬身入局,前者必定是失意者,后者可能是失意者或得意者。
为什么旁观或呐喊,必定会失意呢?
因为观众得到的快乐永远是短暂的,无法形成身体和意识记忆,只存在感官记忆,也许就一个小时,也有可能就一分钟。
就像吃快餐一样,吃完仅仅填饱肚子,满足食欲,毫无营养,只有营养才会浸入你的血液,伴随你的成长。
从面试中也能看出端倪,求职过程中升华下自己的简历,其实无可厚非,但是有些求职者修饰过度了,把项目参与写成项目主导,把子公司岗位业绩写成集团总部岗位成果。有没有“躬身入局”的去做过,从HR的角度很容易问出来,那种发自肺腑的体验感和细节感是唯一的。
既然选择躬身入局,为什么还有失意者呢?
躬身有两个认知基础,缺任何一个都容易变成躬身入局的失意者。
第一个是格局认知,对世界保持谦卑,认可社会的不完美。
社会不缺昂头挺胸指点江山的人,也不缺那种不站同一屋檐下的挑剔,而是需要积极当责之人。
每个人都能做出属于自己的价值贡献,只有能够认识到自己是在事中,理应当仁不让的觉悟者,才有可能低下头去做一些事情。
完美主义或者理想主义者,自己很累,别人也很累,正因为有世界不美好的存在,才有社会人存在的必要,人生才会有探险和惊喜。
第二个是价值认知,保持坚忍,向内求。
坚忍是能够让自己躬身且不悔的前提。
从来没有那本书说正确的事就一定会顺利,甚至更应该说做正确的事一定不会太顺利。
大多数人恰恰习惯于通过别人的认可或者外在所得来认可自己的价值,这样的得失心太重,不容易走远。
不是因为有确定的结果,我才去努力,而是我看到希望了,就可以去努力。
过多的向外求,还不是一个纯洁的躬身入局者,向内求才是保持持续走远的动力,说向内求不是说拒绝外来的奖励,而是说往往向内求是因,而外在的奖励是惊喜的果。
有人说,我每天都在上班,早出晚归这么累,为什么还得不到我想要的结果?
可以从“躬身入局”这四个字着手分析。
你天天叫嚷着怎么晋升的人不是我?加薪也很少?这是向外求的表现,得不到就会痛苦。
事物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因果关系,向内求是因,而外在的奖励是惊喜的果,正因为你没有过多的向内求,何来的果?
职业发展的第一步,不是职业定位,而是躬身入局,接受变化。这样才能做一个得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