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德希尔·穆来纳森,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
埃尔德·沙菲尔,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塞得希尔·穆来纳森和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强强联合之作,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之后的又一部行为经济学重磅新作,《金融时报》2013年必读十佳商业图书。在长期研究穷人和扶贫的过程中,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发现他和穷人的焦虑竟然类似:穷人缺钱,他缺时间。在这一现象基础上,他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却发现了一个存在于世人中间的惊人真相: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因为即便是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变得富足和高效。实际上,在长期性的资源(钱、时间)稀缺中,人们已经形成了“管窥”之见,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虽然这有可能为我们带来“专注红利”(短期的富裕或效率),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专心致志”反而会让我们产生“权衡式思维”,不断增加我们的带宽负担——当1元钱的价值在穷人与富人之间产生了巨大差异时,当印度金奈的街头小贩们陷入了无止境的借贷压力时,当每个人都处在多任务处理的“杂耍”状态中时……最理性的经济模型和行为方式都会变得不再符合自身的内在逻辑。最终,稀缺会俘获我们的大脑,渐渐让我们失去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变得更加愚笨和冲动。
为什么穷人会更穷、富人会更富,而拖延症患者永远没时间?针对这一现象,社会学家称之为马太效应,经济学家称之为稀缺现象。
作者观点我不敢苟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穷人真的陷入了一个遇到一个死循环,我能够真正的感觉到这个东西。假如我一旦毕业,我就会到生活这个循环怪圈里面,但是我知道,如果为了生活的话,那么人就不会饿死。但是为了给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人可能就会饿死,那么怎样去摆脱这个生活怪圈啊?就让作者讲一讲吧。
这本书提出了一个解释体系,有一系列的名词,稀缺,管窥,杂耍,带宽。解释了稀缺产生的机制。稀缺产生于充裕,在没有强大理性和带宽的支持下,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稀缺是一个有害的怪圈。但是他也会提高效率。在这里,稀缺和效率是一对矛盾,互相转化。
可以合理的利用稀缺,设定一系列的红线,也可以认识生活中被利用的稀缺从而避免进入稀缺陷阱,例如,过度消费就是资本主义下蓄意制造的稀缺陷阱。
解决稀缺的途径是提高带宽。我觉得提高带宽的途径有不少,但书中没有太多的提及,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我想起了正念冥想,通过冥想,把带宽集中到一件事上。
说白了就是放长线,等大鱼。不要贪图短期的利益,而要把目标放长远,短期的一些痛苦是必然要经受的,但是长期来看,这些都会受益匪浅。虽说我们只能从长远看。说白了还是个心态问题只有改变心态,才是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把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做好,如制定计划规划未来,这些都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在富足的时候多为将来着想,多留有余闲。只要规划和管理好“带宽”即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稀缺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还有一定要留够空闲的时间自我放松,自我调整。这就是作者所说的余闲,我们不能像一张紧绷的弓一样。我们要学会适度放松自己,这样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达到一个目标,有时候以进为退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而且凡事分个轻重缓急,先做后做,—我们忙着那些看似“重要紧急”的事情,却无视了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人与人的差距就此拉开。我们身边常见的例子就是,很多人希望获得更多的收入(物质稀缺),却为了短期回报无谓消耗时间(玩游戏、看剧、无效社交),消耗物质(吃喝玩乐月月光),导致没有时间学习提升、没有存款,进而加剧了时间稀缺和物质稀缺。
可见,时间稀缺与物质稀缺往往是关联的,时间稀缺可能会导致物质稀缺,反之亦然。
另外,这个对扶贫工作也有很大的启发,就是贫困户落到一个这样的死循环,那怎样帮他走出来。作者的建议就是建立一个预警机制,能够帮他有效地识别到这个东西,才能够摆脱扶贫。
一般说的稀缺都会指的经济上的含义,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世上大多数资源都是有限的,都可以就是稀缺的。
而这本书切入的角度是人在稀缺资源状态下的心态。穷人可以说是金钱稀缺,工作忙的人是处于时间稀缺状态,忙碌的人处于精力稀缺状态下。那人们处于稀缺状态下的心态是如何的?这种稀缺心态导致了什么?怎么可以转变这种稀缺心态呢?
简单点说,这本书重新审视了因果关系,你是因为穷人的思维导致的穷,还是穷导致了穷人的思维。一般的市面解释就是你是穷人的思维导致的穷,这本书独辟蹊径,说你是因为穷所以才会有穷人的思维,穷人的思维又加剧了你的穷。
稀缺现象
1.稀缺——管窥之见和没有余闲
2.穷人为什么穷?从管窥之见的角度来说,穷人的注意力都在当下的没钱的状态当中,注意力根本不会到自我提升上面。即使有培训,也会很容易掉下课程进度,课程进度一旦落下,就会跟不上,跟不上就达不到自我提升的效果。
3.穷人为什么穷?从没有余闲的角度来说,没有余闲=没有允许失误的空间。也意味着人们更有可能会出现失误。因为所有行为都必须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精打细算。造成的结果:当我们的带宽承受负担时,最简单的障碍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稀缺原因
1.金钱原因:在富足的时候不积攒,稀缺的时候就没有余钱用于填补稀缺,掉入稀缺中就会借用,借用就会反复的在稀缺当中了。
2.时间原因:在充满稀缺的世界中,漫长的截止日期就是酿造麻烦的问题所在。早期的资源充沛会变相鼓励人们浪费,而等到截止日期临近时,管窥心态和忽略行为又会出现。
稀缺的根本原因在于充裕时刻的浪费。
稀缺始于富足,如果某个资源充裕的阶段不时地被稀缺所打断,那么其很快就会演变成一种永恒的稀缺。
解决稀缺问题的办法
1.解决稀缺问题要从富足着手,这是原则。打破“充裕——稀缺”循环的一种办法,就是将资源均摊,从而创造出长期的节制状态,而非突如其来的资源充裕,然后紧跟着阶段性的稀缺。
2.频繁的节点式截止日期。将漫长的一次性截止日期改为渐进式的阶段性截止日期,有助于问题的改善。
3.留有余闲。不管是工作计划,不是金钱安排,必须有“余闲”。只有存在余闲人们才不会全神贯注在迫近的截止日期上,也会去关注那些重要但并不紧急的任务。
4.把重要的事情放在“管子”里。多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这样才能让重要紧急的事情变少,才不会杂耍式处理问题。
最后:只要你规划和管理好“带宽”,稀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哒
专注红利”是稀缺俘获大脑时所产生的积极成果,即我们会淋漓尽致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做当下最关注的事情,这能够大大提高我们做事的效率。但是,如果太过于专注于某一事物,我们就会忽略其他事物,产生“隧道视野”,也叫作管窥心态。管窥会让我们只专注于管子内的那些迫切事物,而管子外那些重要却不迫切的事总会被我们忽略,长此以往会造成严重的带宽负担。换言之,会使我们心智容量中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下降,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这就好比,我们前行的道路上布满了坑坑洼洼,我们用尽所有力气只专注于填补一个坑洞,而之后的坑洞却再也无力填补,只得借用相应的时间或金钱来应对。从长远来看,这只会进一步加剧稀缺。
稀缺会俘获一个人的大脑,使他过于关注稀缺的对象从而失去正常的判断力,这恰恰会导致稀缺状态进一步恶化而不是使它得到改善。
当稀缺俘获大脑时,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紧急的事情上,并将其他事物排除在外。这种专注会让人们从稀缺中获益,让人们获得“专注红利”。由于“目标抑制”的作用,人们在专注于某项重要事物的同时,就不容易想到其他重要事物。因此,专注也会导致管窥,让人们的视野变窄,从而付出沉重代价。
当稀缺将我们的大脑俘获时,我们不会通过对得失利弊的谨慎思考来进行权衡。可见,我们用管窥的方式来应对稀缺,既有利,又有弊。
专注具有积极意义:稀缺会迫使我们专注在迫近的重要事情上;管窥则是消极的:稀缺导致我们有了管窥之见,让我们忽略了其他可能更重要的事情。
钱的问题会永远纠缠着穷人,而时间问题则会永远烦扰着忙碌之人。若仅仅把稀缺现象视作压力和忧虑的结果,那就是忽视了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一方面,稀缺会导致人们的认知能力下降,削弱人们的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稀缺也会导致人们的执行控制力下降,削弱他们抑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的能力。
稀缺,不仅仅会令我们入不敷出,不知如何分配资源,而且还会让我们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手足无措。稀缺会使人变笨,变得更加冲动。我们不得不在流体智力和执行控制力被减弱的情况下,依靠更为有限的脑力去勉强度日。生活,就这样变得举步维艰起来。
余闲还能够提供一个隐藏的功效——在我们犯错误时,它给了我们周转的空间和失败的空间。
稀缺不仅提高了失误的成本,也为人们创造了更多机会去犯下错误、做出不明智的选择。
“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所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
它是由稀缺所引发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稀缺状态下,因为所有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俘获了我们的大脑,以致我们开始对之念念不忘,开始产生决策难题。
穷人对所支付的金钱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他们不会为环境所动,而是会依赖于自身对金钱价值的内化衡量尺度做出判断。
当今天的资源,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能在当下为你带来比未来更大的利益时,借用就是行得通的做法。而当我们有了管窥之见时,借用就会超越得失均衡的限度。当面临稀缺状况时,我们的借用,从长期来看通常是不合理的。
更宽泛地说,稀缺陷阱并不限于实物资源的短缺。它的根源在于对资源的错误利用,从而出现了实际的短缺。稀缺陷阱就是一直在落后一步,一直在偿还上个月的支出。用这种方法管理并使用资源会让我们感觉所拥有的资源变得更少了。对稀缺进行放大的行为,就像复利一样,会使最初的稀缺变本加厉。
无能可以导致贫穷,贫穷也可以导致无能。穷人的稀缺心态,是导致他们无能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穷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更弱。他们的大脑中装满了稀缺,就没那么多心思去想其他事了。穷人不仅缺钱,更缺带宽。反过来,带宽负担会致使他们的智力下降。
任何形式的技能习得,无论是去学习社交技巧还是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都需要带宽。如果穷人缺乏带宽,那么他们就无法很好地掌握这些实用技能。
我们要设计有效的预警机制,让穷人提早为未来做准备。所以,为穷人提供的培训要简单实用——节省带宽的教育方法才是好方法。
认知负担一旦减轻,你的执行控制力和自我控制力就会有所改善,养育子女的方法和态度也都会得到提升。你的认知能力会提高,同样获得提高的还有专注力、工作质量和你选择去关注的每一种能力。
时间表排得最满的计划,不是好计划。如果没有构建起余闲,我们就会专注于当下必须完成的工作,预测不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情。当然,余闲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是浪费,太少又不能应对突发事件。
我们之所以没有能力构建起余闲,是因为专注于当下必须完成的工作,预测不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情。
带宽是一种核心资源,我们在为人父母、学习、强迫自己去健身、思考自身的人际关系时,都会用到。带宽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做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