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品牌”是一个美誉度很高的标签,获此殊荣意味着企业在本国居民心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甚至变成了一种文化符号。正如奔驰、宝马之于德国,苹果、微软之于美国,三菱、索尼之于日本。商业社会发展到今天,口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诚然,林子大了,鸟儿自然就多,免不了众说纷纭,好的坏的纷至沓来。今天想说说国内科技制造业的两大巨头,联想和华为,一个是前朝廉颇,已过勇猛之年;一个是壮年吕布,正大杀四方。
十余年前的联想广告堪称广告界的灵魂作品,即使已是经年旧闻,但脑海中画面感依旧:一只猩猩通过电脑与一个小孩进行视频,一边是森林小屋,郁郁葱葱,一边是城市公寓,暖意融融,两个不一样的世界却通过电脑连接在了一起。只是半分钟的电视广告,却构造了如此让人心驰神往的意境,直叫人拍案叫绝。
新世纪的头十年是联想风光无限的最好十年。用一骑绝尘来形容联想在国内电脑整机行业的地位绝不过分。在整机质量,后期维修保障,产品性价比等等指标来综合评价,联想也确实配得上这些赞誉。
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联想引以为傲的台式电脑整机销售利润指标开始萎缩,笔记本电脑也面临着国内、国外品牌的围剿。智能手机时代的群雄并起不止杀伤了联想这样百亿美金年收的庞然大物,更是让手机巨兽诺基亚一蹶不振。
手机业务不力只是联想节节败退的原因之一。延伸全国的销售和售后网络所消耗的巨额运营费用也蚕食着联想的血肉。小米的线上销售轻资产模式打破了科技产品的销售逻辑从线下为主的观念。线上电商的收入爆发式的增长更是让动作缓慢、价格体系复杂的联想备受打击。
华为则是一家在业界潜伏了很久的巨头公司。华为出征海外的年头比很多人印象中要长得多,1999年,华为就已经在印度的班加罗尔设立了研发中心。
而这家以狼性著称的公司,直到智能手机时代才开始铺设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手机产品。此前则一直活跃在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采购端,没有被大幅曝光在普通消费者眼中。
在大众消费产品打开缺口后,华为当机立断,全面铺开消费级产品线,笔记本电脑、平板、路由器、手表等等让人目不暇接。不止于此,华为在每个品类也采用类似小米快速迭代的做法。好处自然是快速打造了一系列华丽的产品,短短几年时间就已经发布到了第十代,坏处则是每代产品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消费者感受不到明显的品质升级。这种“机海”战术无疑消耗了消费者的关注度,同时,过于紧凑的产品周期也扼杀了一部分追求产品耐用性的消费者。
历数这几年媒体对华为的赞许,把买华为、用华为变成一种在大众眼中的“爱国情怀正确”,从商业的角度来说,这是对企业品牌的无上美誉。但是对企业来说这也变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一旦产品出现质量危机,口碑雪崩的后果万难拯救,如同三星手机的爆炸事件一样,危及的是集团公司共同的品牌形象。
从联想到华为,国民品牌的易主更像是兵家常事。从PC时代的单品突围到信息时代的困兽,联想的没落可以归咎于手机端业务的乏力,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而PC产品更新周期慢,市场保有量又已经达到一段时期内的顶峰,从巅峰滑落也就不足为奇了。华为的崛起,在于诺基亚在智能机时代的无为,填补了手机中端市场的空白,和小米一起瓜分了诺基亚这头巨兽留下的蛋糕;另外,企业市场上,华为也一直延续了霸主地位,通过不断申请的专利数持续拉开与第二集团军的差距。
华为作为以非大众业务起家的企业,海外的企业销售终端虽然星罗棋布,但消费品市场在海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是产品本身包含的文化和特性,还需要把国际市场上许多隐性的用户特征摸清楚,才能在海外消费品市场站稳脚跟,成长为环球顶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