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破坏性创新技术时,管理的更好,工作得更努力,同时不要范那么多愚蠢的错误,这对创新者的窘境而言,并不是解药。但企业并不应该因此而放弃这些曾经让他们在主流市场大放异彩的能力、组织结构和流程决策。因为企业面对的绝大多数创新挑战在本质上都属于延续性创新。
以下是几条洞见,希望可以启发那些深陷创新者窘境的读者:
第一,时长要求或者能够消化的发展速度,可能会与技术能够到达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这也就意味着,今天似乎对客户来讲不太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在日后可能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第二,创新管理反映了资源分配流程。做出资源分配决策的似乎是企业的管理者,但这些决策的实施则掌握在中层管理者或者普通员工的手上,而员工的智慧和直觉则是在企业的主流价值网络中形成的,他们知道企业应该做些什么来提高盈利能力。
第三,正如资源分配方面的问题一样,市场与技术的匹配是这个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从历史上看,更成功的方法是为破坏性技术找到一个看重其当前特性的新市场。破坏性技术应被看作是一种市场营销挑战,而不是技术性挑战。
第四,能力都是在价值网内形成的,而破坏性技术催生的新市场通常要求企业具备截然不同的能力。
第五,在面对破坏性技术时,信息只能通过对市场和产品进行快速、低成本和灵活的创造性尝试才能逐渐积累起来。因此,失败和不断学习是探索破坏性技术的必经之路。
第六,在技术战略方面,企业应根据破坏性技术和延续性技术的不同,采取截然不同的战略。破坏性技术具有显著的先发优势,因此领先地位至关重要,但在延续性技术市场通常没有这方面的优势。
第七,市场准入和市场流动经常会遭遇非常强大的壁垒。在为破坏性技术创建新兴市场的过程中,小型新兴企业所能获得的最有利的保障就是,他们正在做一些成熟企业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