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起来,人民网发起了“牵妈妈的手”大型网络互动,在这个春节,温暖了许多人。
1
我们中国人向来是很矜持的,不善于表达。 “春节回家,给妈妈一个拥抱,给自己一份温暖”拥抱父母看似很简单的动作,做起来却并不是那么简单。
我第一次与父母拥抱是在年前,在一次心理学的课上,老师给了个任务,给父母一个拥抱,说一声我爱你。当领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对自己真的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长了四十多年,从记事起就没有和父母拥抱过。在课堂上我可以很轻松地和同学拥抱时,面对自己的父母时就僵住了。
那段时间,老妈在老家照顾年迈的奶奶,只有老爸在家。老爸是那种脾气温和的人,对我们一向是有求必应的。我知道只要我说出来。他一定会同意的。可是很简单的一句话,说出口却是那么难。回到家,吃过饭,那句话在嘴边转了许多圈,终于鼓起勇气,“爸,今天学习,老师要求和父母拥抱……”没想到父亲很高兴的和我拥抱了。第二天早晨出门的时候,我又和他进行了拥抱,这次感觉自然了许多。爱的拥报父母不需要而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给。
迈出了第一步以后的表达没有那么难。不久父亲生日的时候,母亲也回来了。那天晚上我对妈妈说我想和你拥抱一下,没想到她也很爽快的同意了。这可是很出乎我的意料。记得小的时候妈妈就不喜欢我们和她有过多的身体接触。很羡慕看到母女挎着或手挽手出门的场景,这样的情景在我家几乎是看不到的。
有了第一次,以后出门,能很自然的和他们拥抱了。那几天,爸爸妈妈特别高兴,我学习的那几天,他们每天晚上都要等我回来才开饭。有一天早晨出门,外面下了大雪,我妈非要把我送到等车站,其实站台离我家只有200米,我妈担心雪天路滑,非要看着我上车。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又成了小宝宝。
2
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用自己的方式传传递着爱。吃饭是父母羞于张口的爱,菜肴是团聚的理由。
现在每次从家里回来,都是大包小包的,总是塞的满满的,装满了各种吃的。临出门的时候,他们还总是要送到楼下,和你说再见,就像是送来家走访的亲戚。尽管你一再说回去吧,他们还是在一旁站着,直到车走了,望不见了,他们才会往家走。
春节回来,每天早晨妈妈都要做手擀面。尽管女儿对每天都吃一样的晚餐感到不满。孩子还小不懂,这是妈妈的味道。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能做手擀面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现在妈妈身体健康能给我们做手擀面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每次回家,爸爸总是会忙前忙后的做饭。有时,吃完了中午饭,他又开始思考下顿给你做点啥。每次有时觉得回去吃吃喝喝老爸过于劳累。可老爸也说能给你们做饭就说明老爸的身体好的,放心吧。伺候孩子们吃吃喝喝,对老爸老妈来说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3
父母给的爱我们无以回报,除了拥抱,我们能做的就是多陪陪他们,在他们面前好好当做孩子。
父母能年纪大了,也越来越依恋自己的孩子了。与父母不在一个城市生活,我平均也就是一个月回去一次。因为孩子要学习,每次都是来去匆匆,父母总觉得和我们聊不够。春节前回来一趟,妈妈问问住几天,当知道只有一天时,很遗憾地说,这么短时间啊。春节回来,多住几天,住到初六,老爸老妈很高兴。
看到一则新闻,一个老阿姨在后公园里打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得知儿女过年都不能回来,孤独的离开了。或许儿女给老阿姨的居住环境不错,但环境在好,没有人陪伴,还是会觉得孤独。就像那首歌唱的,常回家看看,老人不求儿女有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亲子之爱是指向分离的爱,不管我们心里多么不舍,父母终将与我们渐行渐远,一个拥抱,一声我爱你,爱他们向他们表达,爱他们就多陪陪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