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不战之战---逼降与逼反
小武感叹道:“您对兵法的认识果然深有哲理!然后你又去追击章邯了?再继续扩大战果?”
项羽摇了摇头,道:“再去追章邯,那就错了。须见好要收,得意不可再往。我军好不容易占了上风,可不能随意挥霍,给章邯扳回一城的机会!”
小武奇怪道:“章邯全军不是士气尽丧吗?又如何能扳回一城?此时如何不追?难道给他机会、让他卷土重来?”
项羽微笑道:“虽说兵败如山倒---可是章邯一撤数十里,硬是一口气渡过了漳水方才扎营下寨。我军已将船只都烧了,又如何渡河追击?”
“而且秦军数量依然众多---虽然大败而逃,但是章邯逐次收拢残败人马,司马欣、董翳两军尚在,加起来仍有20万之众。单从人数上看,秦军还是多过楚军之数,我军适才经过大战、减员不少,再要硬打的话也不是那么容易。”
“况且章邯深通兵法,亡羊补牢,绝对不会再吃同样的亏。这次秦军退走的方向,正是西方的甬道上游。如此则他们背靠粮道、前阻大河,没有明显的弱点,再不给我军突袭要害的机会。若想强攻,那就是事倍功半的情况了。”
小武钦佩道:“有道理。那你下一步怎么办?就任由章邯后退整军?”
项羽微笑道:“你忘了,先前我曾跟全军说过,要去巨鹿吃饭的吗?我们就不急不忙地、按原计划去那里,给章邯进一步的惊喜。”
小武奇怪道:“哦?王离已经完了,巨鹿方面已经没有秦军围城了……而且这不是跟追击章邯相反的方向吗?还去那里做什么?”
项羽眼睛睁大道:“我要去营造一个更加强大的形势,从而让章邯进一步绝望!这一点非要去巨鹿不可,况且我军的粮食也确实没有了。”
小武略微清醒了一点,道:“哦,没错,三天的干粮基本上已吃光了喔。”
项羽笑道:“不过我也没打算进巨鹿城中,而是在城外就地扎营。然后派人知会城内的赵军将领,以及周边各路前来援赵、却畏缩不前做壁上观的燕军、齐军等等,都来我的营帐中相见。”
小武微笑道:“这样一来,楚军就是主场,正好显一显威风,对吗?”
项羽微笑道:“唱一出大戏,架势自然要摆足,此刻正是关键时候。故我不入巨鹿城中,却让城内赵军将粮食送来。他们必遵照执行、绝无二话。”
“接到通知后,各路诸侯军的主将不敢不来楚营中见我。只是从辕门到大帐的距离不短---我都吩咐过了,沿路的楚军战士无需盥洗、就让盔甲战袍上的秦军鲜血从头流到脚,给来者留下深刻至无法磨灭的印象!”
小武身躯一震,惊道:“楚军的十几万将士刚从大决战中出来,完全没有洗涤军衣、盔甲、武器,人人杀气腾腾,而且都是一身红到脚。想来浓浓的血腥味、秦军首级必定充斥一路,让入营的诸侯军将领吓破了胆!”
项羽点头眯着眼,道:“正是如此。入我辕门的诸侯将领们,在地狱式的场景中行走不久,都不由自主地跪下、膝行而前,直到我的大帐。然后我再客客气气地迎接他们,给足他们面子。”
小武钦佩道:“那些诸侯军不敢跟秦兵决战,肯定会被浑身是血的楚兵所蔑视!而您再恩威并施,他们就彻底被您的霸王气势给压倒和征服了!从此你就可以直接对他们发号施令了吧?”
项羽点头微笑道:“正是。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对那些燕、赵、齐的将领来说,此后我的话已经比燕王、赵王、齐王的话更管用了。我成功塑立了诸侯霸主之位,然后再慢慢收拾章邯残军也不迟!”
小武翘起了大拇指,振奋道:“我终于明白了,你说‘目标是巨鹿,却又不是巨鹿;说不是巨鹿,却又是巨鹿’---是什么意思了。同样,你不追章邯,却去了巨鹿;目标不是章邯,却又是章邯---我也有点明白了。”
项羽微笑道:“你的悟性也不错呀。---所谓‘兵形势’,要点并不在于最终的直接发力,而是先从外部着手造势---看似与敌无关、其实与敌有关。”
“这样可以使敌人在不知不觉之中丧失先手,为我所调动,待时机到达、形势有利,再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破敌!”
小武点了点头,又问道:“你是不是想让诸侯的军队去围攻章邯呢?”
项羽微笑着摇了摇头,道:“那些诸侯军队是啃不了硬骨头的,但是有机会‘喝喝汤’,‘痛打落水狗’,则是人人奋勇当先的。”
小武嗤得一笑道:“好像大多数人都是这样。”
项羽沉声道:“但我知道此时的章邯仍不可轻敌。也不能让其它诸侯军同他硬拼,免得给秦军翻身的机会。待楚军休整以后,就追去漳水边与秦军隔河对峙,摆出一副要渡河进攻的样子,不过暂时还不必渡河。想来章邯也只能收缩死守,防备我军进击,受我牵制而不敢再有其它作为。”
小武眼睛一眨,道:“那么其它诸侯军队虽不能打大战,但从四面八方去游击骚扰已经缩成一团的章邯秦军,可以吗?”
项羽摇头道:“也不必如此。其它诸侯军队并不需要同章邯的主力直接作战,就让他们各自去拿下他们想要的故土好了。反正无论打下哪一块地盘,都是秦朝的损失、我方的胜利。而章邯无力阻止叛乱的扩大,那就是他的过错!”
小武恍然大悟道:“没错!章邯本来就是领军来平叛的!现在叛乱越来越严重,他在朝廷里恐怕吃不了兜着走!”
项羽微笑道:“正是如此。所以我不必再继续攻打章邯,也不必同士气低落、但困兽犹斗的秦军再决战---等待形势逼迫他们从内部崩溃好了!”
小武翘起大拇指,钦佩道:“不错呀!虽然你们两军隔着漳水对峙,表面看似局面两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军的优势在持续扩大,而秦军形势却在不断恶化。”
项羽哈哈大笑道:“不错。此时正所谓‘敌急我不急’,也不怕章邯飞到天上去!”
小武感叹道:“如此用兵,真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啊。这不仅仅是兵法,也是政治。你也是很懂政治的!”
项羽叹道:“凡是懂人心的,都知道形势如此发展下去,秦军败亡只是时间问题。章邯心中忐忑,害怕朝中有变,只得一边固守待援,一边派司马欣回咸阳汇报,顺便打探情况。可是司马欣发现赵高想杀他抵罪,于是没命地逃回,并劝说章邯率全军来向我军投降!”
小武羡慕道:“于是乎最后的二十万秦军主力,就这么简单地被你不战而胜了!”
项羽舒然点头道:“灭秦形势的发展,的确比我想象的还要顺利。然而就在此时,却听说刘邦一军抢先摘桃,已经反攻进入关中去了---这是当时唯一不利的消息。”
“怀王先前曾对天下放话说:先入关中者王之。于是我也急着率领楚军,联同已投诚的秦军,以及其它诸侯部队,一共不下五六十万大军,急着向关中赶去。”
小武想了想,犹豫道:“可是我听说,你在入关的半路上将投降的20万秦军全部坑杀了,对吧?但何必要如此呢?你不是连章邯也可以宽恕吗?”
“恕我直言---是否因为你对秦朝的历史仇恨极深,心灵深处根本就放不开、放不下,故在战胜之后的所谓‘宽恕秦人’都是骗人的口号?”
项羽苦笑道:“我们这些关东之人,与秦人的积怨已久,这点不用隐瞒。但我并非出尔反尔之人---比如说承诺过章邯、投降就不会杀他,这点我绝不会改口。”
“只是在诸侯军队里尽多苦大仇深之人。现在同归降的秦军待在一个军营里,总免不了辱骂、殴打对方;还有在配给军粮、衣物之时,总是把最差的留给那些秦兵。这些都是历史造成的仇恨,我也很难阻止。”
小武皱眉道:“难道只是因为诸侯的军兵、不肯放过秦国军人?”
项羽面容凝重道:“在向关中进军的路上,一开始英布、蒲将军等先锋部队经常屠城;但后来我也听劝,约束手下人尽量不要屠城。事实上我也很少杀人了,以便让天下人都能归顺我。”
“只是归义的秦军毕竟心不向我---他们是无可奈何下才投降的,而且与诸侯军之间相互血债累累,要想化解彼此仇怨,短期内实难做到。而且秦军里的中下级军士也已经不再信任章邯的领导了,认为降敌的现状都是他造成的。”
“大批归义秦军认为,自己迟早会被诸侯军折磨死;又害怕关中的父母妻儿受牵连而被秦二世满门抄斩---如此进退无路,不免就起了反叛之心!”
小武点头道:“出现这种心态、倒也是正常的!所以你害怕他们反叛,就将他们全部处死了?“
项羽面无表情,却道:“在投诚的秦军部队里面,我不可能不安插一些耳目,这样才能掌握他们的一举一动。”
“当时粮食也不是很多了。筹集数十万人的军粮并不容易,而且关中已不会再运粮食出来。我们自己找吃的都不够,也很难要求诸侯军束紧裤腰带,却把粮食省给归义秦军。而如果归义秦军断粮了,不是也可能造反么?”
小武又点了点头,道:“除掉这些秦军,倒是省了不少粮食,20万人每天的消耗也不得了---这可是你考虑的主要原因?”
项羽摇了摇头,似有遗憾道:“其实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因素却是刘邦---如果他不是那么早入关,我也不必那么急着进入关中。我军大可在关东慢慢休整,将各路军马都安顿好再说,大不了将归义秦军全部就地遣散!”
“可是在此时,我急着入关与刘邦争胜---按章邯等人所说,归义秦军比较熟悉关中地形,可以用来对付刘邦的军队(归义秦将立功心切)---想来定会有些用处,故此我将他们都带上了,因而忽略了一些东西。”
“快要入关时,我突然从耳目那里得到一些私下相传的消息:说是有很多投诚的秦军人马,约定入关之后即刻造反---即便不成功,也可以落草为寇,总好过天天过被打骂的日子;而且就算战死,做的也是家乡之鬼,死亦无恨!”
小武紧皱眉头,大惊道:“这消息可靠吗?不过倒是的确有这种可能性!”
项羽昂然道:“此时也只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说实话,归义秦军若是在关东造反,我一点都不担心!他们都处在关东军队和百姓的汪洋大海之中,造反可不是自寻死路么?”
“可是若到了关内造反---他们对当地非常了解,如鱼得水;我们倒是人地两疏,到时候主客易势,情况很容易失控,不免后悔莫及呀!”
小武恍然道:“原来如此。你为了免除后患,索性在入关之前,就将秦军主力全部坑杀了。”
项羽昂然点头道:“不错,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先排除掉这个巨大风险再说!而且不管结果怎样,是我自己下的命令,绝对不会不敢担责!”
“至于这20万归义秦军、已经是秦国最后的有生力量了。就算是我杀的不对,激起了秦人的反抗,他们又拿什么来反抗我?当年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坑杀40万赵军战俘之时,不也就是这么想的吗?”
小武只得嘟囔道:“可能如此吧,但是白起的下场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