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也就是过去的旧事,小学课本告诉我们,每一个故事被讲出来的时候都意有所指,或蕴含哲理,或借古讽今,或者只是为了听故事的人与自己多一份交流。我是个不大会讲故事的人,经常把一件本来充满生趣的事情描述的索然无味,因此我不大和人讲太多故事,无论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还是自己的亲身经历,都把他们放在心里。只是人来世上走一遭,在不同的际遇下遇到不同的人,相互熟识起来的最佳方式,就是交换故事。
我们每个人的过往种种,就像时光巨轮倾轧而过后留下的一道道车辄印,这些车辙印在地球表面、在海底平原、在推杯换盏之间、在每一个真情实感流露之际相互交错,织造了巨大的社会关系网,而故事在这些交汇点像流水一样,潺潺的从讲述者心里流出来,只是这水的颜色,味道甚至清澈程度,都因为故事的不同而各有差异。
记得第一次去北京旅游,彼时我还是个大二的在校生,在学校附近的商场里打工赚了一点路费,便逃课跑到从小就心向往之的首都北京,首次独自旅行,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欣喜,26小时的硬座车厢里,我和坐在旁边的老爷爷全程交流,听他讲述上世纪国内人民的时代故事,和历史课本中不一样的是,他很少提及国家大事,更多的是讲述自己作为国人的一份子,几十年来所经历的种种,虽然离不开大环境的驱使,但听起来却不像板正的教科书那样晦涩;后来我们到了中国传媒大学,到了故宫与长城,见到了许久未见的老同学,遇到了不同的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年龄职业都不尽相似,但在相识与道别之间,我们之间的每一次故事交换,都为这一段旅途增添了不同的色彩。而我也会在以后的人生里,将这些故事作为自己的故事,与接下来出现在我生命里的其他人进行交换,告诉我故事的那些人或许不会再有机会相见,但那些他们讲给我的只言片语,都会以微弱的信息波纹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姑且不论故事的真假性,当讲述者和倾听者置身于故事本身的情景之中时,他们的五官与心理所感受到的各种波动,都是真实而有迹可循的。最近对我影响很深的一部叫做《声入人心》的综艺,里面邀请了36位来自世界各大著名音乐学院的优秀歌剧、音乐剧从业者,为观众普及一直在发声,但很少被看见的高雅艺术,只是这些艺术的载体,就是36位活生生的人,他们用自己的音乐和人生故事,将原本小众的高雅艺术推到大众面前,这个与观众交流的过程,也是不同群体之间的故事交换。
记得其中有一位成员说:“永远不要为你的真情实感感到抱歉”,无论是讲述者还是倾听者,都在故事的交换过程中有所感触,这些感触的存在,也使得故事交换的过程更值得令人回味。
那些交换得来的故事,那些你与任何一个人的情感交流,都将在以后的故事交换过程中随时出现,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这一生,都在交换故事的路上不断前行。每一个人都是倾听者,也是讲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