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大马哈鱼的洄游,心痛的要命,它们是何其悲壮。
起初有约上亿条大马哈鱼,浩浩荡荡从太平洋海域开始几千英里的旅程,回到他们出生的地方产卵繁殖,但到最后淘汰的不是30%,50%,70%,甚至不是99%,而是99.6%。
也就是说仅仅只剩下0.4%,100条鱼还活不下半条,这是多么的惨烈。
他们一旦开始洄游就完全停止进食,开启了一路上千辛万苦的磨难。
图中搁浅在沙滩上的大马哈鱼,嘴无望的一张一合,魂断在归乡路上。
剩下的继续前行,遇到瀑布只能拼尽全力,那些体力不好的就被淘汰掉了,只有体格优秀的才能“鲤鱼跳龙门”成功。
可这就万事大吉了吗?不,棕熊们早已等在那里,成了它们口中的美餐。这让我想到,除了努力,运气也相当重要。
最后逃过一次次危险的大马哈鱼耗尽所有精力孤注一掷,产完卵后很快就会死去。
看完这些既为大马哈鱼百折不回的执着精神所感动,又特别特别的心痛它们,干嘛要游那么远回去产卵啊?危险而且很不经济,都快全军覆灭了。
但自从看了伯凡老师的解读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大自然有着最好的安排。
① 一群大马哈鱼在某个沼泽地出生
②随着雨水增大,它们顺流而下,从河流流向海洋,从出生地到大海,全都是在搭便车
③到了大海以后,它们顺着洋流一直往前游,小时候吃浮游生物,长大一点儿选择体量更大的食物,总而言之,在整个过程中大马哈鱼都好像是在偷懒、借势搭便车——它们遵守一个资源消耗最小的原则。
④跟着洋流沿着太平洋和大西洋走一圈的时间大概是三四年,大马哈鱼长大了,到了繁殖的季节——它的基因里有一种能准确找到它当初游出来的那个河口的能力,而且绝对不会错
⑤成年的大马哈鱼找到了那个河口,开始奋力往上游。它们一旦开始往上游,就完全停止进食——这是一个很不理性的原则,能量只有输出,没有输入。
经过艰难的旅程,成年大马哈鱼终于到达了它们的出生地,也是它们下一代的出生地,在那个地方产卵——这时候,所剩数量只有千分之四。
为什么一个善于搭便车、节省资源的物种在繁殖过程中变成了一个非常不理性、不符合消耗最小、效果最大化法则的物种呢?
答案很简单:
这趟旅程唯一的目的是繁殖后代,而繁殖后代只有一个选择标准——留下最好的基因,所以淘汰率是99.6%。
随便找一个有淡水的地方产卵都不能保证这样一个数字,只有设在极其艰难的地方才能行——只有保持极高的淘汰率才可能保证把最好的基因留下来。要想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很简单:把原来的游戏规则反转过来——你顺流而下走了多远,走得多容易,反过来就有多难。
这个故事其实只遵守了两条原则:
第一,让刚出生的鱼减少资源浪费,尽可能顺利生长;
第二,在选择基因的时候尽可能严格。
这两点实际上也是一条原则: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物种的生存可能性。解决方案就是:让大马哈鱼出生在一个有势能的地方,让它的出生地形成尽可能高的海拔——有了这个设计,两条原则就变成了一条。
大道至简,所有的这一切,只有这一个目的:最大限度地提高物种的生存可能性。
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岂止只是大马哈鱼,对于我们人来说,这法则不是一样的通用吗?
尤其是今年的区块链行业,估计绝大多数项目都死掉了,但如果在这样寒冷的冬季,还能生存下来的公司、项目,是不是就代表着优质物种呢?
等待春天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