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是在知乎读到采铜的《深度学习的艺术》,书中系统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后来又在简书读到他的文章《如果你的资源贫乏,那么专注做好一件事将是你的唯一出路》,觉得是对普通人学习最好的建议。所以对他的新书《精进 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非常期待。
看完本书,觉得对大学生成长最益的两个建议是:
1、尽早了解大学学习与走向社会的区别:游乐场模式和荒野求生模式
2 、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做中学,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
为什么谈读《精进》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因为在大学是唯一有大块自主学习的时间,这个时候形成的思维方法和习惯会对一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和职业发展的基础。
一、从"游乐场"到"荒野求生"
游乐场模式的本质,在于它由一系列既定的游乐项目所构成,每个项目都设定好了起点、终点和时长。游乐场里的挑战是模拟的,老师已经为你准备好了答案。
而在荒野求生模式中,你无据依凭,你必须使尽浑身解数,去独自解决扑面而来的问题,然后是下是一个问题,再下一个问题......没有说明书,没有攻略,没有锦囊。
简而言之,求解现实问题,就是求解复杂性,求解各种未知和不确定,以及求解永恒不挺的变化。而这些,都很难在校园中得到锻炼。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在学校中尽早体验"荒野求生模式",是会引起学习方法、学习心态上的成长和变化的。在大学里,我们的信息输入是理论,信息输出也是理论,而到现实中,需要把"现实世界"作为一个重要的求知变量纳入进来,不只在理想化的情境下去思考问题。
怎样做到"理论输入"和"现实输出"相结合,书中总结了五位人物的方法:查理·芒格的跨学科应用,张五常的从现实输入到理论输出,纳西姆·塔勒布的理论和现实中交替学习,理查德·费曼的具象表达法(用经验表达理论,用具象表达抽象),侯孝贤的读人法(从现实中学习又回来现实中)。
这个理论是不是能很好的解答现在大学生中的无目的考研,或为逃避工作而去考研呢?
二、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
求知分为三级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最差的学习者只接收贪信息,念多求广;好一点的学习者看知重知识,以记忆为目标;高手磨炼技能,只求日日精进。信息,知识和技能本不冲突,只不过技能是终点,前两者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
学习的基本理念: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及知识关联。
把技能作为学习的终点,这种说法好像太功利化,与素质教育的提法相违。其实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也提到“学习”的重要起点是:起码学会一种技能。一个说起点,一个说终点,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技能的学习是不可逆的,会带来心智成长的变化。
对于大学生掌握一种技能,不但是将来职场、工作的需要,也是切实行动成长的第一步,无论是英语、编程、PPT、写作,还是其他,都是值得当作一个技能来学习,来操练,而不是作为一个考试来学习。我说的是达到技能的交换的水平,也就是市场上肯为你这种技能买单。要把知识当作技能去学习和操练!
至于如何把知识当作技能操练的方法,书上讲了三种方法:
1、写作式操练,写作是对知识的解码和重构,还是一个好处是,获得反馈。如写读书笔记,而不是单纯地做书中内容的摘抄。
2、游戏式操练,投入一个自己构建的假想世界,扮演其中的角度,遵守其中的规划,主动维护这个世界的秩序。
游戏式操练在我看来,还在于如何借鉴游戏的方式和思路,怎样找到学习中的及时反馈和激励,建立和游戏中一样的兴趣和效果。3、设计式操练,就是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
比如在自学编程时,写出对知识点的总结和理解(而不是抄一下做笔记),学习中遇到问题及是如何解决的,这也是写作式操练。而在学习中自己构建一个项目来实现其功能,这就属于设计式操练。都是属于比较有效的自学方式,相反,那些只满足于看书,看视频,做一下课后练习的方式,学到后面要么是效果比较差,要么是放弃了。习得性的技能和习惯怎样做会比较有效,值得我们去不断探索。
《精进》这本书从时间、选择、行动、学习、精维、才能和成功七个侧面来讲如何做到成为一个厉害的人,值得深读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