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把毛姆的《面纱》读完了,时间拖的有点久,在6月份去泰国之前就随机从图书馆借来了这本书,后来在泰国住的是文华东方酒店,做攻略的时候碰巧发觉毛姆正是在这个酒店里写完的这本书。先把基于这本书改编的电影看完了,但是书在泰国期间没能读完,回来以后又插着读了其他的书,所以这本就一拖再拖。
读完以后第一感觉是这个书名起的真是奇妙,全书并没有“面纱”作为一个icon出现,但是整本书又无时无刻不给人以透过薄纱窥视的感觉,这种感觉包括书中人物之间的,还有作者对待现实世界的。
书名出自于雪莱的十四行诗:“别揭开这幅彩幕(painted veil '彩色的面纱'),它被活人称为生活;/虽然上面所绘的图景显得很不真实。/只不过是以随随便便涂刷的彩色/来摹拟我们愿信以为真的一切东西。”
《面纱》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妻子的出轨,丈夫的报复,情人的背叛,妻子的醒悟和丈夫的离去。但经典文学名著不愧为经典正是在于作者对于文字的运用,虽然极有可能这种运用在翻译的过程中会流失一部分,但就我读的这版翻译看下来依旧细腻且不拖沓,对于书中人物的内心探索和所处的时代背景,都有很顺畅且耐人寻味的描写。
面纱之一:Kitty和Walter
书中最主要的一副面纱无疑是男女主之间的。《面纱》无疑是一部女性觉醒成长之作,但仔细品味还是能感觉得到是男性视角下的女性成长史,尤其是书中结尾部分Kitty与Charlie Townsend重逢的处理,带有非常浓重的男性主观视角了,相比之下,电影结尾的重逢我个人就会喜欢很多。但是回头想想,这本书是毛姆在1925年写的,距今将近100年了,一个世纪前,毛姆能把目光放到一位女性的意识觉醒,这已经是很难得了,不是吗?脱离时代背景去评价作品对于作者是不公平的,何况标准宽松一些的话,这本书里女主的人物弧光已经是比较完整的了。
Kitty的成长是从过分地在乎其他人怎么看待自己——她连想到在出轨对象的妻子眼中自己“是不是一个庸俗的女人”时,脸都会“红了起来”,到最后期望自己的女儿成长为“一个不依附于他人,自立自强,忠实于自己的女孩儿”。
Kitty和丈夫Walter双方对于他们婚姻的成因彼此心知肚明——Walter无可救药地爱着Kitty,而Kitty迫于年龄和家庭需要尽快嫁出去——Kitty不爱Walter。之后Kitty出轨,Walter逼迫Kitty陪他去湄潭府,但当他们夫妻二人共同出现在霍乱的重灾区时,无疑给外人一种“夫唱妇随”的假象,因此Kitty需要小心地隐藏她婚姻已经名存实亡的事实,殊不知她是被她心碎而又有自毁倾向的丈夫要挟才被迫而来的,但她的丈夫也深陷痛苦之中,用忙碌的工作逃避应有的家庭生活。两人彼此折磨却无法放手。
Kitty无数次问Walter让她来湄潭府是不是想要让她死,Walter一开始避而不答,后来坦露“我鄙视我自己”,再后来终于承认说“一开始是的”。而Walter临终最后一句话是“死的却是狗”——Kitty在Walter临终时想要求得Walter的原谅,Kitty想要通过丈夫的原谅,“把他从仇恨中解脱出来”,虽然这在我看来是假善而自私的,但Walter的遗言却依旧是隔着一层纱,狗咬了好人,狗却死了,他把Kitty带来湄潭府,他却死了,所以Walter最后是原谅了Kitty但是没有原谅自己吧。
面纱之二:道和修女
书中促使Kitty成长觉醒的一大因素是来到湄潭府之后接触的修女和韦丁顿的“道”,可是直到Kitty离开湄潭府,我认为她也没真正揭开“天主教”和“道”的面纱。
Kitty从第一次参观修道院,就有一种明确的“疏离感压抑着她”。“她们对她很友好,甚至很热情,可同时又似乎有所保留。保留了什么,她也不知道,因此她意识到,在她们眼中,她只不过是偶尔来这里造访的一个陌生人。她与她们之间存在隔阂。不仅是所使用的的语言不同,而且心灵的语言也不相同。当她们把院门关上的时候,她觉得她们同时也就完全把她抛在脑后,继续做着被她耽搁的工作了,就像她从来没有在这里出现过一样。她觉得她不只是被关在这个既小又寒酸的修道院的门外,而且是被拒在一个她日夜渴盼的神秘的精神花园之外了。”
天呐,读完这一段,我一边无比能与Kitty的那种outsider的局促感产生共鸣,一边又赞叹毛姆竟然能把这种微妙的感受描写的如此精准,这一层纱看似轻薄,但只有走到面前的人才知道这层纱是如何厚重。
我想,这可能是和毛姆写这部小说时候人是在异国他乡有一定关系吧,长期在国外生活过的人可能才会懂,那种周围人明明都非常友好,带着笑,张开双臂随时能给你一个拥抱,但你就是能非常清楚的感觉到,这种友好是基于对方的教养和礼貌,对你的亲近和交流也都是带着好奇和窥探的态度,you are not one of them, you are not and you won't be.
另外,毛姆也试着借用韦丁顿之口,探索“道”的意义,我觉得有意思的原因是,这种非常虚幻而东方的哲学,在西方人的眼中是怎样的呢。
在Kitty见到韦丁顿的妻子之后,Kitty跟韦丁顿倾诉:“我在寻找着什么,我并不确切地知道那是什么。但是我知道,了解它对我来说至关重要,一旦我找到了它,我的人生就会发生改变。”然后韦丁顿告诉她,她找的东西是“道”并且跟她说“有的人在鸦片里得道,有的人在对上帝的信仰中得道,有的是在威士忌里,还有的是在爱情里。万道归一,皆归于无”。而后来在Walter去世后韦丁顿和Kitty再一次的交流中,他进一步回答解释到:“‘道’就是路和走在路上的人。这是一条万物生灵都要走的永恒之路。但并非被谁所创造,因为它本身就是万物。道是万物,也是虚空。万物循道而生,依道而行,最终万物复归于道。道为方,却无棱角;道为声,却无由听到;道为象,却无形而状,道是一张巨大的网,它的网眼像海一样广阔,可什么东西也休想疏漏过去。道是为万物提供庇佑的圣所。道无处可寻,可无须望向窗外,你都可以见着。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道都教会了世界万物去自行其道。谦卑者将会保全了自己,能弯能曲者终将挺直了脊梁。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背后也埋下了失败的种子,但谁又能知道那一转折点会在何时到来呢?以和为贵的人可能会变得温顺如孩童。谦和能使进取的人大获成功,使防备之人安然无恙,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人。”
能感觉的到,毛姆在极力地用西方文化能理解的表达解释“道”的意义,他把“道”这一概念抽离出东方的文化背景,描述成一种“秩序”和“规律”,一种从无序到有序的熵减过程。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万物的“内核”,这一个概念出现在一位西方作者的书中,也让作为读者的我,透过了面纱得以窥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哲学了。
最后简单说点其他的吧,这篇有点太长了……
这本书中其实我是最喜欢韦丁顿的,感觉他是书中唯一没有蒙着面纱的人,他可能有点酗酒的倾向,但是活的比其他人都清醒透亮。他不去窥探Kitty和Walter的婚姻和生活,虽然可能他已经从与这对夫妻相处的过程中了解一二;外界对于他神秘的东方妻子有各种传言,他不辩解,但当Kitty问起,他也直言不讳;他应该也是书中唯一给Kitty提供情感价值的人了,书中几次对于精神和灵魂层面的讨论,都是借由Kitty与韦丁顿的对话展开的。
这本书读完一遍,又看了电影,之后因为想要写点东西,又快速的通读了一次,贴了好多标签,但是如果把每个小点都拿出来写,可能要写得比原著还要多字吧……另外,读的这版翻译好像并不是最好的,有机会重读的话换一个译本。
——202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