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家乡的记忆只是每次回家的吃食,那乡味是什么?
假期回家,母亲照例问我想吃什么。每当这个时候,味蕾都会伴随着记忆,往最初的地方去。每个人的口味不同,那是家乡刻印在个人身上最强烈的印记,无论身在何方,改变口味都不是朝夕之间的事。以味觉做引,眼耳鼻喉一齐浸入时间的老酒。
每个人都有独属的乡味,一碗汗流浃背的汤面,一块香甜可口的糕点,一盘肥瘦得当的肉片,甚至一碟醋、一勺蜜,都能勾起对曾经生活过的一切的念想。
一生不短,世界太大。年纪轻轻便已离开家,离开熟悉的味道,往未知去。为了一些执念,哪怕味道全不尽意,也要坚持下去。少小离家老大回,壮志不酬终不还。探索未知并不意味着胜利和成功,更多是默默无闻、苟且余生,有人不愿坚持,打包回家去,而继续坚守的游子们,若是能在陌生的城市中寻到家乡的味道,寻到那一勺汤头,自然喜上眉梢。那不光是连接家乡的纽带,更是衔接了过去和未来。
但你不能骗自己,你在陌生寻到的乡味,甚至你归家寻到的乡味,已然不是那些乡味了,从你打算离开家,去别的地方开始。你让五官浸入老酒,宁可宿醉也不愿承认。你若选择连根拔起,就不能妄想在原来的沙土之上还会有属于你的新芽。盐和味精调和出来的,只是味,但乡已不存在。
偏重物质的人离开贫瘠的乡,往远方走,越走越远。家乡的食物,吃或不吃反而成了区分游人和乡人的依据,旅游攻略无法涵盖,总有你钟意的独一份。你还有王阿婆的豆腐脑,李大叔的包子铺,何大婶的麻辣烫。但这又什么区别呢?你无法每日迎着阳光拿着热腾腾的包子,中午一头大汗满嘴红油。你抛弃了这一切,你无法辟独独的一块,将乡味永远封存,你必须快点吞咽,离开的火车已经鸣笛。走上火车踏板,你又会回到来时的样子。最终的住所,是在高楼大厦找到一隅,甚至你飘扬过海,到更远的地方去,味道太容易被冲散。
三毛流浪记有这么一幕:三毛只着单衣走在大雪飘扬的街道,玻璃窗里有钱人家开着暖气,穿着短袖,大胖小子吃着雪糕。三毛趴在玻璃窗上看着这一切,他多想和他们一样,但他没有钱。
我们都不想当三毛,我们都想有钱。把暖气开足,开到需要扇着蒲扇。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冬天不用那么热,暖暖和和就好,每天不必大鱼大肉,可口随心最佳。
我们不是三毛,也当不了土豪。
若想要找回乡味背后承载的记忆,不止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还得有平常心。乡味是你饭后的谈资,还是用一辈子慢慢咀嚼,看你。
乡味变得越来越奢侈,而最奢侈的事情,就是拥有时光。
我叫思遥。如果你喜欢这篇内容,可以打赏一下。谢谢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