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罗兰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所谓幸运就是,从小便有一个良好的、有爱的成长背景和家庭环境,那么便能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这样健全的人格在之后的生命过程中,会使孩子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幸福生活的能力。
所谓不幸是指孩子童年期处于一个缺爱或压抑、放纵的家庭环境中,所以很难培养出健全的人格。这样的小孩往后的一生都会努力的去修复治愈和填补童年的不幸。
《身体未曾忘记》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孩子其实是一张白纸,也没有所谓是非对错的观念,而父母的行为准则便是孩子最直接学习的榜样,包括对孩子的人格健全的塑造,方方面面都来源于父母。
最近正好读了一本书,叫《为何家会伤人》,本书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父母的无意识行为可能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同时告诉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如何给予孩子正确而适度的爱。
作者武志红,是资深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2009年成立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曾主持《广州日报》的"健康•心理"专栏,致力于用心理学去理解中国式的个人、家庭与社会的种种经典现象,读者遍布世界各地华人区。
一、警惕无意识的忽视,爱是对孩子的无条件积极关注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画面,家长和孩子坐公交、等火车的时候,许多家长手中拿着一个手机玩,孩子被冷落在一旁,甚至有的家长面对孩子无聊时的纠缠,大声呵责、训斥孩子,孩子要不怯怯的,要不就会委屈的大声哭闹。
父母这种不自觉的忽视,会让长大以后的孩子缺乏自信或自卑。对于一个成年人,如果他总会在不同场合莫名其妙的感到自卑,可能就与他童年时期遭受的类似经历有关。
心理学里有一个词叫“无条件积极关注”,强调了对孩子无条件的接纳。
而父母没有意识到,大多数孩子都是在有条件积极关注的环境下长大的。因为大部分父母不大会无条件地做到爱孩子。只有孩子“听话”的时候,才能感受到他们的爱。就是说,多数父母只在孩子符合他们期望的时候才爱孩子,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满,他们就隐藏对孩子的爱。
作者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说,“对于一个幼儿来讲,父母的无条件和积极关注是至关重要的成长因素。他们无条件地爱他,不向他提任何要求,也不谴责他,他们只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孩子而爱他、呵护他,无论他有什么缺点。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幼儿就会在心中形成一个“安全岛”,爸爸妈妈的爱就是安全岛的基石。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源于父母对孩子的忽视,导致孩子出现哭闹、打人、摔东西、过度黏人等常见问题。其中重要原因是,孩子缺乏存在感和安全感,以此方式呼唤父母对自己的关注。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石。
养育中,唯有与孩子长时间相伴,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孩子,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构建起独立的人格特质以及与父母稳固的依恋关系。父母才可能把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等传递给孩子,帮孩子成就自己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二、警惕无意识的溺爱,爱是合理的给与合理的不给
曾看过这样一则新闻,有一个赴日留学5年的25岁青年,对前来接机的母亲连刺9刀,致其生命垂危。原因仅仅因为他嫌弃母亲不能满足他的生活费需求,于是竟拔刀相向。
类似的故事在媒体上层出不穷。有太多喜欢溺爱孩子的中国式家长,养出了遍地的“中国式巨婴”。他们在娇惯、宠爱、百依百顺中长大,习惯了享受和依赖,没有独立成长的能力,他们不尊重规则,漠视他人的感受。
当孩子第一次试着自己系鞋带时,溺爱的父母们,会觉得孩子慢,动作笨拙,统统包办;当孩子第一次吃饭的时候,怕孩子吃不好,于是一口一口自己喂;当孩子幼儿园受委屈了,父母不问青红皂白恶语相向,出手伤人……结果这些言行无意中助长了孩子“唯我独尊“,剥夺了孩子探索与发现世界的权利,剥夺了孩子努力后得到新认识、获得新能力的机会。
重要的是,孩子也因此失去了对这个美好世界的好奇,探索世界的热情,慢慢的变得越来越没有激情,逃避现实,逃避责任,不敢、不能承担责任,没能力面对现实处理问题。他们长大后要么自大,要么自卑,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总感到生活没有意思,只能依赖父母,依赖重要他人,成为心理上的“巨婴“。
其实每一个中国式巨婴的背后,都有一对过度溺爱的父母。孩子在家中为所欲为,纯粹是家中的“小霸王“。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说,一旦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亲子关系比夫妻关系更重要,这个家庭就离麻烦不远了。
其实,父母溺爱孩子,很多时候认为是爱孩子过度,事事代孩子做。但事实上没那么简单,大人这样做,往往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小孩“,为了慰藉他们童年的缺失,所以,成年后在孩子身上找补,但自己却意识不到。
作为父母,要有自我觉知能力。对孩子要以持之以恒的耐心与坚持,鼓励孩子尝试独立完成任务,从自己穿衣,吃饭开始,先易后难,期间不指责孩子的错误,让他一次次的努力,收获点点滴滴的成长,给他尝试。当他一次次从中得到想要的结果后,他就会加快自我成长的速度,慢慢变得自信起来,最终仍能成长为一个能担当的人。
三、警惕无意识的“转嫁”,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中国父母是世界上最累的父母。许多父母有劲儿全往孩子身上使,特别是一些妈妈,把业余时间全部拿来陪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培优班”,除了工作外,她们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不让孩子有一刻空闲。
并且,这样的妈妈成了一个群体,她们相互交流信息,听说哪个“培优班”好,就会相互告知,然后纷纷去替孩子报名。尽管出现了孩子作业拖延、厌学等明显的负面效果仍不肯停下来。
正如《为何家会伤人》中所解释的那样,这些父母是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了孩子。父母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他们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还有一些父母,自己并没停止成长,但是却按照理想自我塑造孩子,孩子成了他们证明自己的工具,而不是独立成长的另外一个人。只有孩子成功了,自己才有脸面。如果孩子不能出类拔萃,自己会觉得很丢脸。
这些父母在塑造孩子的同时,还包办孩子的成长,什么都替孩子做决定,那么,孩子就学不会自己做决定,就学不会果断和思考。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称,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相反,强加自己的意志给别人,你们不管那个意志看起来多么好,都不是爱,而是“假爱”。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一个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选择,只有不断地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这个人才算活过。相反,假若自己的人生总是被别人选择,那么这个人可以说是白活了。
著名作家六六说,一个完整的人生,要是能与孩子和平相处,以礼相待,我们的人生修行就算完满了,我们焦虑的,忍耐的,妥协的,都是当年的自己,而最终成长的是现在的自己。
作为父母,必须懂得自我成长,这样就不容易对适应社会产生恐惧和过分的焦虑感。并且,如果他们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成长,就不会动辄干涉孩子的成长。
《为何家会伤人》中指出:“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成为他自己的过程,爱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给孩子什么样的爱,孩子就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成长。”
因此,父母如果真爱孩子,就要给孩子内心里种下一个良好的关系模式,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或塑造他们的底层情绪逻辑,使得他们有一个和谐而健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