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8月30日,星期五
晚上村里的戏台上要放电影。
戏台座落在糖厂大门前靠右边的一块空地上,是糖厂和大队共同出资修建的。它是用条石垒成一米多高、十米多长、五米多宽的平台,平台后是一面三米多高、用白灰抹面的墙,电影幕布就是挂在这面墙上的。
一条马路从戏台边穿过,直通糖厂大门,使得戏台前的空地显得有点小。还好马路的另一侧是一片斜坡,斜坡的一端用青石块砌了三级一米高、一米宽、十多米长的大台阶。大台阶是最好的观影地点,在这里不用担心会被前面的人挡住视线。
我很奇怪每次戏台这边要放电影,消息都能早早的被人们所知悉?半大小子们早上就会扛出家里的长条凳子去戏台前占位置。那些后知后觉者到戏台时会发现所有好的位置都已摆放上长条凳。他们只好在斜坡上用小锄头挖四个小坑,以便自己的长条凳能平稳的放在斜坡上。没有人会想着把别人的凳子从好的位置挪开,所以所有占了位置的人都很放心的离开,不用担心晚上过来会找不到自己的凳子。
天刚黄昏,我们就迫不及待往戏台去了,在大台阶的第二层找到弟弟早上就拿过来的凳子。
幕布已经挂起来了,放映机放在离戏台十几米远的一张桌子上,有放映员在拨弄着机器。
空地和斜坡上的人渐渐的多起来。背着木制冰棒箱、还有像大保温瓶似的冰棒瓶的小贩在人群中穿梭吆喝;几个用大竹篮挑着的、卖零食的小贩点起小油灯。
两毛钱一根的冰棒对小孩极具诱惑力。那边一个小孩又哭又闹,还在地上打滚,最后挨了妈妈一巴掌,觉得确定没能如愿,才抽抽嗒嗒呆一边去。
卖冰棒的是一个大十几岁的小孩,看着一单生意黄了,失望的离开这对母子,去别的地方吆喝。
孩子找错人了,找爸爸撒娇,大多能如愿的,不信看看那些正在买冰棒、买零食的,大多是爸爸在带着小孩买。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一轮明月正从东方升起,而戏台前的人更多了。所有的长条凳都坐满了,空地甚至马路上也乌鸦鸦的站满了人。农村难得放一场电影,所有四邻八村的人都会过来,我们也曾走着去几公里外的地方看电影呢。
戏台早已被那些半大小子们占领,调皮的在追打嬉戏、翻跟斗炫技,还有真打架的,打得哭哭啼啼,空气中充满噪音,振耳欲聋。
这时,放映机射出一道明亮的光柱,投向幕布。光柱投得有点偏,经过一点点的修正,才方方正正的落在幕布中间。
喇叭里响起放映员响亮的声音:“各位观众,请安静,电影马上就要开始,晚上放映的电影是《将军与孤女》、《少林寺》。”
喧嚣声短暂的停顿一下,人群爆发出一阵更大的呼声。当屏幕上出现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片头:一颗闪闪发亮的红五星时,巨大的喧闹声仿佛被一双巨手扼住了喉咙,嘎然而止。
《将军与孤女》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救了两名日本孤女。我晋察冀的聂司令员得知此事,命令把孩子送到司令部,给她们医伤治病,并设法把她们送到日军驻地的经过。
电影反映了在战争残酷的环境中,我中华民族依然具有的伟大的善良的人性,反衬出日本侵略者的残酷丑恶嘴脸。
短短一个半小时,人们随着电影情节,时而感动、时而揪心、时而愤怒……灵魂都得到一次洗礼。
《将军与孤女》放完,整个场地又喧闹起来。《少林寺》迟迟没放,听周围吵闹的议论才知道《少林寺》需要“跑片”。“跑片”就是《少林寺》正在别的地方放映,等他们放完了,有专人用摩托车把它“跑”过来,与《将军与孤女》交换着放。
这种情况大家早已司空见惯,所以很少有人离开。小孩又开始打闹着要吃零食,大人们则抽烟、聊天、骂娘……
没等多久,马路的尽头出现一盏亮光,隐约有摩托车的声音,灯愈来愈亮,声音也愈来愈大,终于,戏台上的小孩首先尖声地叫起来:“片来啦!片来啦!”整体观众一起发出巨大的欢呼声,站着的人们开始纷纷落座。
很快,《少林寺》开始放映。
《少林寺》我看过不少于五遍,所以我看了一会,挤开人群,先回家了。
今夜月光如水。天空是纯净的蓝,像一块巨大无匹的幕布,点缀着稀稀疏疏闪着光的宝石。远山把幕布的边缘裁剪成连绵不断、起起伏伏的花边。
房屋和树木在月光中静静地矗立。《少林寺》的打斗声从身后传来,隐隐约约,在月光中飘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