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犹太人,
这是个很有趣的题目。
正统派犹太人是什么,犹太人还有不正统派的一说吗。
正统派(Orthodox)是犹太教的一支主流,包含极端正统派(ultra-Orthodox ),和一般的正统派。
极端的正统派比如哈瑞德Haredim ,在以色列有专门的群居社群,一般不与外界接触,妇女不用上班,占用犹太社区的福利。那类社区的妇女甚至到了三十四岁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社区,也没有外出看过电影或者做过轿车。哈瑞德对于塔木德很看重,是严格的经学家,所以他们分析塔木德不支持锡安主义,因此内塔尼亚胡很头疼哈瑞德的游行。 严格遵守 Sabbath(安息日)外,她们的婚姻也有极大的宗教色彩,frum 式生活方式,frum指的是守摩西律法。所有的正统派除了会堂,有犹太家庭聚会,当然除了chabad house 哈巴德 还有 Mosesie house 等。
Bashert,是个意第绪语,意思是 Soul Mates,男女双方心投意合在摩西的律法面前立约。婚礼上,新郎需按照宗教传统执行以右脚打破玻璃酒杯或者玻璃眼镜片等习俗, 为什么呢,因为那象征对当年(公元70年)圣殿的毁灭的怀念 ,不忘记灾难才能够更好地生活 。
犹太律法中婚姻的过程有两种状态,kiddushin (commonly translated as betrothal) and nisuin (full-fledged marriage),kiddushin 指的是女方接受了男方财物或性要求,犹太教认为都是属于两人间在物质世界方面的联系并且由此联系在摩西律法中将婚姻成圣化的过程。 kiddushin 不能翻译作 英语的 engagement(订婚),拉比(犹太社会上层的高级教义学者)认为,kiddushin标志着女子合法成为男子的妻子,女方与男方联系的这个宗教律法下的合法婚姻状态只有男方死亡或者离婚才能结束。kiddushin的状态只是犹太正统派婚姻的第一步,双方在这个时间段中不得同居。接下来就要说下一个状态,就是前面引出的nisuin,男方邀请在kiddushin状态下的女方进入他的屋子同居,并开始一起生活。如今,某些犹太社区已不太严格两种状态的界限。正统犹太社区的宗教法庭决定了婚姻的预定、开始和结束,没有任何女权主义的空间。如果女方需要提出离婚,必须男方签字同意,许多犹太正统派男子为了脸面,就开始躲藏女方,不与女方或女方委托的犹太律师见面,那么女子便永远结束不了那段婚姻,无法与另一男子再婚。除非她有勇气独自脱离本社群,或者男方是失踪几十年或战争中突然死亡,女方需通过拉比办理离婚手续。但一般也不会被改革派等其他犹太社区接纳,等着男方签字等了四十年、五十年的人大有人在,甚至到老死。比如Yeshiva University有过这样的案例,后来犹太正统派社区也谴责那个男子,认为他那样做事不道德却没有律法违背的,正统派内妇女也有团体援助要离婚的女子。这样的妇女叫做“阿古那(音译)agunah (literally, anchored)”。在不同种族人群中看律法生活中,综合看,西犹、德犹、俄犹、波犹等只有习俗的不同,siddur (祈祷书)中仅仅是部分术语的差异,大体内容相同。
还有一种叫改革派(reformed )犹太人,也就是认为犹太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严肃的宗教。 这类犹太人出现在二战后来到美国的犹太社群中,他们与欧美的主流社会融合,也出现了犹太人LGBTQ(指同性、双性、酷儿)社群或者女权的思潮。介在改革派和正统派之间的叫做保守派(conservative ),余和他们也接触过,他们也相当热心融入欧美白人主流社会,但较与改革派,对于犹太的律法还是有相当程度的坚守,比如犹太教饮食律法体系(Kashrut ),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比如牛奶汉堡包,不能吃,但偶尔也有犯规,群体成员间指责不厉害,最后越来越自由,在生活方式越来越摆脱宗教束缚,可能会演变成改革派。保守派礼拜的场所叫temple 圣庙 ,而不是正统派的那种Synagogue 会堂 。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小规模的犹太社群,karite 卡拉派,区别于正统派,实际上是一种相当严格,保守的犹太宗教社群。卡拉派只承认摩西律法和Tanakah 塔纳赫(内容等同旧约) ,不承认任何口传的妥拉 (Mishnah),拉比文献(比如Talmudic(比如其中的Gemara ), Midrashic ,Hagadahic) 和卡巴拉,这样的社群中没有拉比,但又有自己的宗教带头人,他们通常比较孤立外人,所以外人对他们具体宗教的操作流程便所知不详,相当一部分犹太裔日本人属于此类,原因待查。卡拉派在以色列,美国都有社群。 拿撒勒犹太人Nazaroth Jews. ,这类犹太人其实就是弥赛亚派犹太人 messianic jews 的先祖,他们和弥赛亚派犹太人不同的是,他们拒绝使用英文的圣经,只是用犹太文的旧约和希伯来文重新翻译的新约(余认为可能是 B'ritChadashah 英文翻译即为 “新约” ),在新约上与弥赛亚派趋同,基本上相信yeshua 耶稣是弥赛亚(救世主),但强调犹太性,并提倡锡安主义,热爱以色列。 弥赛亚派亦有不同的派别,其中有不少年轻的弥赛亚派犹太青年已经和欧美社会的无宗派教会中的基督徒青年融合,在灵恩运动下,音乐崇拜,几无差异。此外,还有noahides (坚守诺亚七律的外邦人),这类外邦人可以归化为犹太人,如果母亲有犹太血统,则更容易被正统派犹太社群接纳,他们通常不会相信新约,因此属于非弥赛亚派。
其实这类东西谈起来都可深入,但既然是简书,便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