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商品与劳动
《资本论》这本书在经济领域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① 商品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产品。目的很明确,是为了交换,而不是为了使用。又进行交换就无比具有使用价值,能给别人提供具体的用途。为了交换,同样需要一种可以比较的价值尺度来进行,这就是包含在其中的价值。把包含在其中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这样就使得交换变得更容易。
无论生产的是精神产品还是物质产品,只要是用来用于交换的,都可以把它叫做商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章也是一种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此写文章的人就有考虑这篇文章的使用价值是什么?能够揭示什么规律,能够给人提供什么帮助。
资本论这本书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围绕着资本所进行的社会关系一系列规律的阐述。
学习资本论能够让人清晰地看到资本主义社会,围绕着资本的所有者和出卖劳动力的劳动者,相互不同的阶级因为资本这一纽带而联系在一起。
通过学习进一步认清了生产关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存在。而决定生产关系的最根本的因素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力最重要的力量掌握在谁的手里,谁就更有话语权,更有对资源的支配权,在分配中取得更大的份额权。
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规律决定的。
② 同时,从劳动的角度来讨论商品:
具体劳动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则生产了商品的价值。这种劳动的二重性也决定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一切劳动都可以看做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从抽象的人类劳动来看,一切劳动尤其是有一定目的的耗费,有用劳动都可以形成商品价值。
③结合商品与劳动来看: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而劳动的价值也是由商品价值提现而产生,例如:A公司花费了5年以及300万元开发一个产品,结果产品开发成功后,B公司同时成功开发了一个相同类型的产品,但B公司的产品在每个性能都优于A公司的产品,且B公司产品的价值相比于A公司更低。在这样的情况下,A公司的劳动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所以说劳动与商品的价值是相互提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