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
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
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
——萨默赛特·毛姆《面纱》
文/叶薄荷
喜欢《面纱》这部电影还是因为张爱玲。
电影改编自英国作家萨默赛特·毛姆的同名小说。毛姆可以说是张爱玲的偶像,对张的创作影响很大。《紫罗兰》刊物主编周瘦鹃曾指出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很有些毛姆的味道,张爱玲毫不避讳地承认,她正是毛姆作品爱好者。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也说过:“《红楼梦》和毛姆写的她顶爱看。”那么,偶像的偶像的作品,当然要一睹为快了。因为《面纱》原著还在发货途中,于是忍不住先看了同名电影。
影片从女主角吉蒂的回忆开始。吉蒂有个爱慕虚荣的妈,妹妹嫁了上流社会的高富帅,而吉蒂却因为挑三拣四渐渐变成了老姑娘,吉蒂在家中的处境日愈艰难,因忍受不了母亲的冷嘲热讽,吉蒂答应了木讷寡言的细菌学家沃特的求婚,并在新婚之后远离英国,来到上海。嗯,可以,这很张爱玲,多像《倾城之恋》的白流苏啊。
沃特沉迷于他热爱的细菌学研究事业,本就寡言自制的沃特让吉蒂很孤独。很快,吉蒂和英国驻上海副领事——风趣迷人的唐森有了婚外情,她满心沉醉于唐森的热情抚慰与甜言蜜语中。沃特发现了他们的情事,报复性地以要求离婚为名,胁迫吉蒂与自己远走霍乱肆虐的湄潭府。气愤无助的吉蒂向唐森哭诉事情败露,恳求唐森离婚并娶自己为妻,唐森无情拒绝了吉蒂的请求。到这里,一切都很张爱玲,刻薄而冷峻。吉蒂像《红玫瑰与白玫瑰》里为爱孤注一掷的娇蕊,唐森则像极了怕负责任的佟振保,也像《沉香屑·第一炉香》里的乔琪:“薇龙,我不能答应你结婚,我也不能答应你爱,我只能答应你快乐”。瞧,渣男都是何其相似,长着同样一副嘴脸。
而接下来,影片却画风突变,逐渐走起了温情路线。吉蒂幻想破灭,只得跟随沃特来到霍乱肆虐的湄潭府。沃特因为遭到背叛而心灰意冷,他用冷漠、无视、积极投身救治来报复吉蒂,两人渴望温暖,却选择彼此伤害。吉蒂开始在一家修道院做义工,在修女们充满感恩的谈论中,吉蒂才恍然发现,自己眼中古板沉闷的丈夫,是一个多么崇高、无私、善良的人,而在吉蒂熟悉的钢琴曲中,沃特感受到心底的恨之深实则缘于爱之切。不幸的是,就在他们相敬相知、爱意渐浓时,沃特染上了霍乱,命不久矣。沃特临死时,为自己曾经的冷暴力悔疚,他说:“原谅我。”吉蒂无声地哭了,“从来没什么需要被原谅的,沃特,对不起。”在霍乱的成全里,两人原谅了彼此,爱得以升华。
我从沃特发现吉蒂出轨开始实施报复起,心就一直揪着疼,看到这里,已然哭成傻逼。W…Wait…感动归感动,但说好的张爱玲呢?说好的残酷冷峻呢?怎么结尾这样温情脉脉,这不太科学。
如饥似渴地读完《面纱》原著,果不其然,原著比电影残酷冷峻多了:
1、原著里吉蒂从始至终都没爱过沃特,即使后来,她意识到他诸多优秀品质:
“很奇怪,他面孔清秀,诚实可靠,才华出众,可她就是不爱他。如今他的亲吻、爱抚再也不会找上门来了,想想还真让人松了一口气。”
2、吉蒂怀孕了,是唐森的。电影里沃特深情地说,“是谁的都无所谓了”,然后将哭泣的吉蒂拥入怀中。但原著里,他诡异地笑,掏出一根烟来点着,轻轻地叹了口气。在房间待了一会儿,他没再看她一眼就走了出去。
3、原著里,沃特临死前,吉蒂恳求得到沃特的原谅,但沃特直到死仍没有看她,眼睛依然无神地盯着粉刷过的白墙,最后只留下一句:“死的却是狗。”这句话来自于戈德·史密斯的诗《挽歌》,大意为,一个好心人在城里领养了一只狗,起初人和狗相处融洽,但是有一天二者结下怨仇,狗发了疯病将人咬伤。大家都预料被咬的人将死去,但是人活了过来,最终死去的却是狗。其实沃特带着吉蒂来到霍乱重灾区,是报复性地希望不忠的妻子染上瘟疫死去的,然而最后死的却是自己,在他心里,爱是过去时,而恨却难以平复。
4、电影里沃特死后,吉蒂回到英国遇到了旧情人唐森,她云淡风轻地拒绝了唐森的邀约,头也不回地离去。但原著里,当唐森又出现在吉蒂眼前时,虽然理智告诉自己这个人是多么卑劣不堪,但事实是,她还是没有抵挡住唐森的引诱,他在她眼里依然魅力四射,她又一次和他上了床。尽管,事后她羞愤不已。
原著冷酷地、讽刺地、意味深长地、极其张爱玲地告诉我们:这就是人性。
尽管电影和原著有很大区别,而且几乎整个主旨都大相径庭,但奇怪的是,这并不影响我对电影的喜爱,我还是顺手在豆瓣电影上打了个五星好评,为什么呢?
大概是因为电影的制作精良,虽然故事情节变动很大,但不否认,它依然是个打动人心的好故事。
首先是音乐很抓人。《面纱》原声音乐斩获了当年“金球奖最佳电影原声”,像一条包容的、静静流逝的河流,有一种默默呐喊的力量。由开头的平静转为惊涛骇浪的紧张激烈,继而又转为晴天后的风平浪静,一切自然、顺理成章。尤其是结尾的颂歌,天真又纯净的童声响起:“我爱你已久,永不能忘”,吉蒂与沃特的爱情与品格在歌声中静静升华,抚慰人心。
然后是细节的点染。我注意到一个原著中没有的情节。吉蒂与唐森在上海的剧院看戏。戏台上旦角水袖遮面,埋头啜泣。
唐森为看不懂的吉蒂解释:“她在自悲身世。她被卖身为奴,罪责加身,生活无望,流落异乡。看见锁链了吗,它代表不可摆脱的枷锁,永远压在她可怜的灵魂上,所以她哀恸欲绝。她为自己哭泣,她曾经是活泼可爱的少女,却变成了世界上最孤独的女人,最重要的是,她永远不曾感受爱情,她为这些哭泣。”
吉蒂仿佛被戳中了内心,惊问:“她真的是在唱这些吗?”
唐森回答:“其实我根本不知道,我一句中文都不懂。”
吉蒂与唐森一齐暧昧地笑了。
这个细节加的很好,既为吉蒂的内心空虚、红杏出墙作了辩解,又刻画出唐森风趣幽默、善察人心的特质,与男主个性形成对比。
最后的最后,演员真的帅爆了好吗?!爱德华·诺顿给原著中这个冷漠、自制、木讷的男人加了太多分,他的表演隐忍、克制又具有强大的戏剧张力和情感渲染力,当他用碧蓝色的眼眸,深情款款地凝望着对方,任谁到最后,都会不由自主地爱上男主吧?
因为张爱玲喜欢上毛姆,因为《面纱》又喜欢上爱德华·诺顿。
喜欢,大概就是这样一件环环相扣、又乐在其中的微小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