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村上春树 15个笔记
作为选择对象的磨难
真的绅士,不谈论别离了的女人和已然付出去的税金。此话其实是谎言,是我适才随口编造的,谨致歉意。倘若世上果真存在这么一句箴言,那么“不谈论健康方法”或许也将成为真的绅士的条件之一。我想,真的绅士大约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健康方法。
离经叛道。这恐怕是一种颇费功夫的性格:一个不写成文字就无法顺利思考的人,想找寻自己跑步的意义,非得动手一个字一个字写出这样的文章才行。
第一章 2005年8月5日 夏威夷州考爱岛 谁能够笑话米克·贾格尔呢
持之以恒,不乱节奏。这对长期作业实在至为重要。一旦节奏得以设定,其余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然而要让惯性的轮子以一定的速度准确无误地旋转起来,对待持之以恒,何等小心翼翼也不为过。
跑步途中,下了一场短暂的雨,那是一阵让身体恰到好处地冷却下来的雨。
自从今年五月末开始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生活以来,跑步便再度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个支柱。我跑得相当认真。非要举出具体的数字加以说明,便意味着每星期跑六十公里,亦即说每周跑六天,每天跑十公里。本来每周七天、每天跑十公里最好,可是有的日子会下雨,有的日子因为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还有觉得身子疲惫实在不想动步的时候,所以预先设定了一天“休息日”。于是乎,每周六十公里,一个月大约二百六十公里,于我而言,这个数字便大致成为“跑得认真”的标准。
我从一九八二年的秋天开始跑步,持续跑了将近二十三年,几乎每天都坚持慢跑,每年至少跑一次全程马拉松——算起来,迄今共跑了二十三次,还在世界各地参加过无数次长短距离的比赛。跑长距离原本与我的性格相符合,只要跑步,我便感到快乐。在我迄今为止的人生中养成的诸多习惯里,跑步恐怕是最有益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我觉得由于二十多年从不间断地跑步,我的躯体和精神大致朝着良好的方向得到了强化。
同样的说法也适用于写作。小说家这个职业,至少对我来说是无所谓胜负成败的。书的销量、得奖与否、评论的好坏,这些或许能成为成功与否的标志,却不能说是本质问题。写出来的文字是否达到了自己设定的基准,这才至为重要,这才容不得狡辩。别人大概怎么都可以搪塞,自己的心灵却无法蒙混过关。在这层意义上,写小说很像跑全程马拉松,对于创作者而言,其动机安安静静、确确实实地存在于自身内部,不应向外部去寻求形式与标准。
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才更为重要。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成绩不尽如人意大约也是一个原因,我开始考虑跑比全程马拉松更长的距离,开始对铁人三项和壁球之类的运动产生兴趣。一味跑步,身体没准会变得失衡,不如搭配上其他运动,来塑造一个全面发展的身体,这样不是更好吗?我如此思量。
往事如烟。尽管如此,河流却仿佛没有丝毫变化,依旧保留着昔日的姿容。滔滔流水向着波士顿湾无声地逝去,浸润了河岸,繁茂了绿色的夏草,养育了水鸟,从石造的古桥下穿过,夏季映照着蓝天白云,冬天则漂浮着冰凌,不急不躁,无休无止,仿佛通过了种种考验、不可动摇的观念一般,只是默默流向大海。
跑步时我一般听摇滚,偶尔也听听爵士。不过考虑到同跑步的节奏相配,我觉得作为伴跑音乐,摇滚最让人满意,像红辣椒、街头霸王、贝克乐队,或者是克里登斯清水复兴合唱团、甲壳虫之类的老音乐。节奏越简单越好。
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
希望一人独处的念头始终不变地存于心中,所以一天跑一个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的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要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就行。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
跑步时浮上脑际的思绪很像天际的云朵,形状各异,大小不同。它们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然而天空犹自是天空,一成不变。云朵不过是匆匆过客,它穿过天空,来了去了。唯有天空留存下来。所谓天空,是既在又不在的东西,既是实体又不是实体。天空这种广漠容器般的存在状态,我们唯有照单收下,全盘接受。
我相当认真地开始跑步,时至今日,又相当扎实地在跑步。这对年近花甲的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不甚明白。想必有什么意义吧,也许并非大不了的事情,并非大不了的分量,但此时此刻,只管埋头跑步即可。意义嘛,留待日后重新思考也为时不晚。
2022年,我才开始尝试重新坚持每天跑步,每天读书,这个年纪才开始做这些或许开始的太晚,又或许根本不晚,希望一直能做下去。
过段时间或者过几年,希望还在坚持读书,能再读这本书的时候,但愿还在坚持跑步。
跑步与读书,或许改变不了什么,或许也没什么意义,空想那么多其实更加没有意义,不如让身体和思想都时刻在路上,若干年后再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吧,不至于太后悔。
微信读者的感悟:喜欢村上春树很多年了,他的书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读过,后来可能我也不那么文艺了,也成熟了,对于他的文字就开始免疫。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他的一本,或许是因为我也跑马拉松,深知坚持的意义和乐趣。因为这一点,就更喜欢他的人,而他的文字倒没那么重要了!
Pain is inevitable.Suffering is optional.这便是他的真言。其微妙的含义难以准确翻译,明知其不可译而硬译,不妨译成最简单的“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
生命是场马拉松,与自己赛跑,前方没有终点。
小的时候我还是比较喜欢运动的人,每年的运动会都有我的身影,曾经100米短跑、400米接力还有跳绳都得过冠军,篮球、羽毛球等球类也都很喜欢,我的命运从15岁开始改写,那年我读初三,门门功课都是第一,但可悲的是学霸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最终倒在了篮球赛场(为了集体的荣誉,拖着腿上场的),我瘫痪了两年,生活不能自理,腿部肌肉全部萎缩。在很多人眼里,从15岁开始我就成了一个废人,事实上,从15岁到33岁,我的人生是灰暗的,身体的不健康,让我的世界没有色彩。
最害怕春天和冬天,每年都会犯病,会有一大段时间走路艰难,最害怕下雨和阴天,身体的疼痛会伴随日日夜夜。没有人知道那么多年,我是如何熬过来的,我的父亲因为我的病一夜白了头发,我的父亲去世的时候,我还没有学会跑步,只是可以走路,不再需要别人照顾了,但我还是很清楚,我的健康状况还是一年好似一年的,从最初的不会走,到会走路,再到快走,慢跑,再到真正可以跑起来,期间辛酸,冷暖自知。
萨默赛特·毛姆写道:“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大约是说,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客观认知的东西来。
First you feel like dying,then you feel reborn.先有濒死的绝望,方有重生的愉悦。
33岁到37岁,我虽然不会跑,但可以走,或许因为太久不跑,而忘记了如何跑,也是有可能的。这期间我行走过许多地方,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我有限的假期里,我差不多看遍了一二线城市,行万里路,阅人无数。37岁那年,我因病有一次肿瘤切除手术,术后身体虚弱到极点,面对家人和朋友时依然保持微笑的我,内心是有一点点绝望的。不过,从17岁重新站起来后,我是保持乐观努力生活的,无论命运赋予我什么,我都不可以放弃自己。我也一直相信:人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有一条路,等着你重新站上起跑点,继续前进。
这一次病愈后,我对健康更有了新的感悟。我投入了主动的积极的锻炼中,选择跑步,是因为这是一项可以独立完成的运动,而且可以自己掌控和调节。刚开始,跑不到10分钟,就气喘吁吁,心脏要跳出来似的。两腿也抖的厉害,后来也可以坚持跑1公里,3公里,5公里,当我可以跑10公里时,我都佩服我自己了。长年的病痛并没有摧毁我的意志,相反,我越来越坚强,很多人都认为我外表是个柔弱的人,但熟悉的人就知道我内心凝结着无穷的力量。
从10公里到半马,这个过程很漫长,我的病腿无数次反复疼痛,因为没有专业的指导,一直自己摸索着跑,我对跑步一直有所敬畏,配速也快不起来,跑了那么久,还是6-7分的配速,也有过4分5分多,但跑完后代价很惨重。其实在没有生病之前,我的体育是非常好的,或许曾经瘫痪过的双腿失去了加速度的能力,我羡慕身边跑的快的女生,但我知道,跑的太快的人是有天赋的,跑的一般快的是和努力分不开的,而我因为先天的不足,能够跑起来实属不易,不断地告诫自己,一定要循序渐进,慢慢跑,才能跑得远,跑得久,切莫得不偿失,追悔莫及。生命是场马拉松,与自己赛跑,前方没有终点。
我的全程马拉松,正如村上春树所说:“我至少跑到了最后”。
长跑无关别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我现在觉得,这一切历程都不是奇迹;而是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长跑是上帝给人类的恩赐,却也从来没有任何一种运动能像马拉松一般,这么简单,却带给人们这么多启示。
因为一直跑的很慢,加上马拉松的赛事大多离我的城市远,跑马成本又高,所以我参加的大多都是线上马拉松,在跑过很多次半马之后(其实我也只是跑完了,根本没有速度),我也想尝试全程马拉松。清迈马拉松,因为不设关门时间,又可以以跑马的名义去旅行,于是决定跑全程,也不给自己设目标,按照关门时间6小时(多数马拉松的关门时间)内跑完就胜利。
这是我一个人的境外全马,没有人陪跑,39岁的我孤独地跑在路上,战胜自己,挑战自己,这个过程并不那么愉悦,有肉体的疲劳和痛苦,也有精神上的单调和枯燥,30公里之后,甚至有绝望,但跑赢自己,就是跑赢人生,为自己找一个坚持的理由,用它来击败所有的想放弃的念头。只是告诉自己不要停下来,一直跑,跑下去。因为跑不快,也没有所谓的撞墙期,只是33-37公里时腿就如绑了石头一样抬不动,默默地给自己鼓励,与自己心灵来一场对话,与身体展开一次较量和对抗。
每一个坚定的跑者,都是用不断地奔跑来修炼自我,这其中的滋味唯有自己体会,有时竟是不可言说。38公里之后,也许是因为心灵的放松,最后几公里竟然轻松跑到了终点,正如村上春树所说:“我至少跑到了最后”。
这世上,最美的便是坚持。让跑步成为一种信仰。
喜欢许三多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未来的自己,会在跑步的路上慢慢沉淀,更加要科学地跑步,健康地奔跑。我从来不是女汉子,跑步让我学会了感恩与喜乐。跑步到最后,你发现不是跑的多快和多远的问题,而是自律、自由和自信、自强。跑步是一种修行,让跑步成为一种信仰。
这就是我人生第一个四十二公里,差不多是。在如此苛酷的条件下跑完四十二公里,谢天谢地,这也是最后一次。那一年十二月的火奴鲁鲁马拉松,我以还说得过去的成绩跑完了全程。夏威夷尽管炎热,但是跟雅典相比就显得可爱了。因此,火奴鲁鲁马拉松对我来说才是全程马拉松的处女跑。打那以来,每年参加一次全程马拉松赛,就成了习惯。
世间最容易的事就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只要你坚持,一切都会变得简单,不仅仅是马拉松。最受欢迎的跑步专栏作家约翰.宾汉说过一句话:“奇迹不在于我跑完了,奇迹在于我有勇气起跑。”生命很长,我会一直跑下去,享受跑步的慢生活,要记得,汗水不会辜负自己,会在你的身体上雕刻努力的痕迹。在这世上,最美的便是坚持,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自己渴望的样子。
再推荐一些曾读过的跑步的书。
《跑赢人生》、《跑步圣经》、《天生就会跑》、《强风吹拂》、《爱上跑步的13周》、《拉伸》、《跑步该怎么跑》、《百马人生从55岁开始》、《你也可以跑马拉松》、《马拉松训练宝典》、《太极跑》……
唯有跑步和读书不可辜负。最重要的是,我们从读书和跑步中找到了努力的意义和幸福。
我曾经给自己写过两条原则:
1,不要停止跑步与阅读,那是我自信的源泉。
2,千万不要自我感动。
一起跑步,一起阅读,一起向上。
他的文字平简易懂,清丽流畅。我最近开始每天晨跑,所以想把这本书拿出来看一下,希望对我的晨跑有帮助。开始以为会有些跑步技巧,但是读完本书发现,更多是他在跑步过程中的所见所闻。那些琐碎的,细腻的描写,让我看到了20多年跑步者身上的坚持和韧性。我想他的文学的成就与他日复一日的坚持肯定有莫大的关系。我觉得这本书是写给跑步者的精神食粮,喜欢跑步的小伙伴一定要读喔~
读完本书,我的一些小收获:
1.坚持每日复盘,定期清理相册,每天都认真生活。
2.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计划,然后实施。有时候慢就是快,不能急功近利。
3.不要太在乎外在的东西:别人的眼光,无上的荣誉,而要去追求自己内心的满足。
4.不要和别人相比,要优于过去的自己。
5.享受独处,让独处时刻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6.人都有惰性,也会有倦怠期。要正视它,我们也是软弱的人类,可以让自己适当放松。
7.当情绪不好时,可以通过跑步发泄自己的情绪。
8.有时候努力去做一件认为是对的事情,因为它总会教给你一些东西。
9.练习古筝,要踏实的练好每一个指法。
10.要过有节制的生活,自律带给我们自由。
超级喜欢一句话:唯有热爱,才能抵得岁月漫长,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热爱的,努力坚持~
不要和别人比,要优于过去的自己。许多焦虑,都源于比较吧。
这是一本让人看着看着就会去想跑步的书。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可以从他的行为举动中看到很多细节。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不服输的品质,虽然没啥竞争的侵略性但却会坚持战胜自我,从哪里跌倒的,一定会想办法从那里爬起。一旦下定决心做这件事,就可以坚持不懈地花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来跑步。作者通过跑步锻炼身体,磨练意志,汲取思路,启迪对人生的思考与反思。我想,这也是作者能够在写作上如此有成就的原因之一吧。
写小说很像跑全程马拉松,对于创作者而言,其动机安安静静、确确实实地存在于自身内部,不应向外部去寻求形式与标准。
但正是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人,这世间方是世间。
仔细想一想,正是跟别人多少有所不同,人才得以确立自我,一直作为独立的存在。
竭尽全力埋头苦干还是干不好,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撂开手了。然而,如果因为模棱两可、三心二意以失败告终,懊悔之情只怕久久无法拂去。
我知道对感兴趣的领域和相关的事物,按照与自己相配的节奏,借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探求,就能极其高效地掌握知识和技术。
我常常寻思:“人生真是不公平啊!”一些人不努力便得不到的东西,有些人却无须努力便唾手可得。学校就是这样一种地方: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最重要的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这个真理。
失去理智的人怀抱的美好幻想,在现实世界中根本是子虚乌有。
恐怕人生来就有类似“综合性倾向”的东西,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都无法逃离与摆脱。这种倾向可以进行调整,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把它称作“天性”(nature)。
我觉得所谓结束,不过是暂时告一段落,并无太大的意义,就同活着一样。并非因为有了结束,过程才具有意义,而是为了便宜地凸显这过程的意义,抑或转弯抹角地比喻其局限性,才在某个地点姑且设置一个结束。
正因为痛苦,正因为刻意经历这痛苦,我们才能从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活着的感觉,至少是发现一部分,才能最终认识到(如果顺利的话):生存的质量并非成绩、数字和名次之类固定的东西,而是包含于行为中的流动性的东西。
“疼痛无法避免,磨难却可以选择”,每当我长跑的时候,脑海里就反复出现这句话。
这是我读到的第三本春上春树的书。读到本书,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由本书,我被村上春树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对热爱事物的坚持所打动,也开始喜欢上他了!
昨晚读完了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本书是作者叙述自己跑步生涯的一本书。
从为何选择跑步这个项目?到从跑步小白开始跑步,由完成第一场马拉松,到一天之内要跑完一百公里的超级马拉松!再到后来挑战铁人三项,二十多年下来,作者每年坚参加一场马拉松比赛,每天坚持跑步,风雨无阻!跑步的好处可以一个人独处,无需投入太多,一双跑鞋而已!每天哪怕只有一个小时的独处时间,都是自由的。心灵的自由,是你拥有多少金钱和物质财富都不能给予的!我看到了春上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某项热爱的事情,数年后会变成自己内心强大的力量!每天进步一点点,人生的对手只有自己!内心对自己的肯定,比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更为重要!
由坚持跑步到职业小说家,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写作,虽然数度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但在文学创作这条路上,春上先生像跑步一样,因喜欢而热爱,因热爱而坚持!他不在意是否获得奖项?因为喜欢写作,所以一直坚持着…
这是一本给人以力量的书籍,也让我知道为何我的很多书友如此喜欢春上春树的原因。而且好多书友,都有多次跑马经历!
坚持,这是一种人生态度,无论是锻炼还是学习,坚持就会受益!我跑,故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