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证明,少量的家庭作业对中学生学习有帮助,作业太多造成疲劳感则事倍功半。家庭作业:要启发,别强制。
芬兰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在离开学校已经完成大部分作业,15岁以前不需要找私教、补课等,但成就惊人。芬兰的学生享有全世界最高水平的教育成果,而家庭作业要求也最低。
如果可以,转到一个以认同孩子大脑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好奇心的学校。
有证据表明,7岁孩子教他们阅读最有效,如果提前教的话,这样的优势在童年以后会消失。
把时间和钱花在提前学习可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并不明智,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也就是说早出手不一定结果好。
轻微的压力可以锻炼孩子的学习能力。当老师以测验的分数作为评比的依据,会降低他们的自主性,也更容易把其他老师当成竞争者,而非合作者,也就无从考虑孩子的幸福感。降低了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控制感,就必然失败。
也许孩子在音乐、体育上表现优秀,我们也要支持,未必非要走上狭窄的强调文化考试成绩的道路。要让孩子知道测试成绩只是评估他们的知识水平,而不是智力的标签。
学校应该多关注怎么培育健康的大脑发育,而不只是成绩。多研究如何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通过增进自主感来最大化学生的自我激励水平。一所学校做试验,给30个上课鬼混的孩子每天两次练习禅定,每次用15分钟,两年后,一个这样鬼混的学生也没有了。
抑郁是天底下最残酷的疾病,会让孩子非常沮丧,因为太累、压力太大。对于一封录取通知书来说代价太高。提醒孩子要有大局观,成绩没有学做人与学做事重要。
年轻人的很多社会认知都是在一个屏幕上发声,甚至短短几小时没有用社交媒体,很多人就会感到恐慌。
电子技术可以让生活丰盈起来有强大力量,但它所取代的东西,比如跟家人相处的时间,朋友当面的互动学习时间,睡眠时间等等也都非常宝贵,技术不断训练大脑去期待不间断的刺激。
有些学校禁止在教室里使用电子产品,还劝阻孩子在12岁之前不要使用电子产品。科技大佬乔布斯就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很多人都亲眼看见过新技术有多危险,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并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自己生孩子身上。
如果把新技术看成一头野兽。当它被驯服时,能给孩子带来很多快乐和可能性。但学着驯服一只还要和你长期相处的野兽,是需要技能,关键要教孩子怎样才能保持上风。
有些内向的或者是觉得自己被边缘化的人,他们能在网上找到那些与他们同样境遇的人取得联系。
玩电子游戏能开发4个特质,一成功在即的紧迫感,二强化的社交能力,三越玩越带劲,四史诗般的意义。电子游戏会让多巴胺水平达到峰值并引发心流,这样的表现是需要足够专注并长时间思考才能获得的。
科学家得出结论,游戏满足了人们对能力表现和控制感的需求,多人游戏也满足了人际关系的需求。孩子接触了新技术,大脑与以前的孩子完全不同,许多孩子无法忍受哪怕一分钟的无聊,也无法忍受一次只做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