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那么,写些什么才好呢?》(下)
译/彭少君
因此,抱着“自己并不具有写小说的必要素材”的想法的人,不必灰心丧气。稍稍改变视角、稍稍改换想法,你就会明白在你的身边潜藏着许多素材。它们正等待着你去发现、去拿取、去利用。人的一切行为,虽然初看之下甚是无聊,但是陆陆续续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许多有趣之处。其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我反复说的“不失健全的雄心”。这是重中之重。
我一直持有一个观点,即各个年代之间的人并不存在优劣之别。某一个时代的人比其它时代的人要优秀、或者低劣之类的事,是根本不存在的。虽然社会上存在着陈词滥调般的世代批评,但是我确信这不过是毫无意义的空泛论调而已。各个时代的人没有优劣之别,也没有高低之分。当然,可能会存在着倾向性和方向性的差异。但是,质量这样东西却绝无迥异。或者说,是没有会造成问题的迥异。
具体而言,比如现在的年轻人,或许在阅读、书写汉字的能力方面比前一代的人要差(我并不了解具体事实是怎么样的),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在计算机语言上的理解处理能力肯定比前一代的人要强。我想说的就是这个事实。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也都有自己棘手的领域。事实仅此而已。所以,每个时代的人为了创造出某种东西,只需要从自己“擅长的领域”里不断拿出素材就好。以自己最擅长的语言为武器,将映射在自己的眼中的最清晰的东西,使用自己最熟稔的词汇叙述出来就好。不必对其它时代的人抱有自卑感,同时也不必怀有优越感。
我大约是从三十五年前开始写小说的。那个时候,经常会遭受到前辈作家们诸如“这样的东西不能算是小说”、“这样的东西不能算是文学”之类的严厉批评。当时的状况极为严峻(或者说是令人抑郁不堪),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离开了日本生活在国外,在没有杂音、安静祥和的地方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小说。不过当时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有错,也没有感到不安。我曾严肃地对自己说:“实际上,我只能写这些东西,也只能这样写。没有其它路可走。”现在看起来或许不够完美,但是在那之后我确实写出了一些品质较高的作品。所以,我坚信即便再次回到那个时代,虽然时代发生了变化,但是我做的事却没有差错。这样说或许有些恬不知耻。
这是否被现实所佐证,现在即便环视一下四周,我自己也无法了解到。为什么呢?因为在文学领域,永远都不会有什么东西会被证实。可是尽管如此,无论是三十五年前还是现在,我所做的都基本没有发生错误的信念,却丝毫没有出现动摇。或许再过三十五年,会产生新的状况吧,不过从年龄上看,我似乎难以见证它的始末了。就烦请大家中的哪一位关注我的变化吧。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新时代里的人拥有自己时代所固有的崭新素材,可以逆运算这些素材的形状和重量,也可以设定承载这些素材的载体的形状和机能。并且从这些素材和载体的相关性中,从它们连接的应有状态中,产生出小说性质的现实感。
不管什么时代,不管什么世代,都有着各自所固有的现实感。但是,即便如此,对于小说家而言,要为物语专心致志地收集、储备必要的素材的工作,依然极为重要。我想,这个事实无论在哪个时代中都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如果你立志要创作小说,那么就请认认真真地环视四周吧——这就是本回的结论。世界看上去了无趣味,却充满了许多具有魅力和秘密的石材。小说家就是拥有一双发现这些石材的眼睛的人。并且更美妙的是,这些基本都是免费的。你只需要具备一双明澈的眼睛,就可以随意挑选、任意拿取那些贵重的石材了。
你觉得还有什么工作能比这项工作更加美妙呢?
(第五回译完,敬请期待第六回《与时间为伴——创作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