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问题+”教学核心技术研修班罗德雄专题报告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历经十余年所构建的“问题+”教学范式,超越了单纯知识的习得,而是旨在发展广泛的技能、态度(能力),培育作为学习者的人格(人性)的成长。根据学科特质,“问题+”教学范式演绎出诸学科变式,如体音美“1+X”教学、科学现象教学、英语TBLT教学……
何为体育“1+X”教学?
体育“1+X”教学包含了两重含义,分别是学科内容整合和教学方式构建。
在学科内容层面,“1”指的是一项运动技能项目,即匹克球;“1”的选择和整合需满足连续性、阶梯性和吸附性,同时还要具备可操作性且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及形成体育素养;“X”指的是课程标准中的其它诸学习项目;“+”指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
在教学方式方面,“1”指的是一条问题线,即问题引发—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拓展;“X”指的是课堂教学中的其它诸因素;“+”指的问题线与课堂其它诸因素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问题+”教学范式诸学科变式中,体育“1+X”教学变量何在?
“问题+”教学的两大主要实施策略是问题线构建和文化场构建。问题线构建即学习内容整合和学习过程再造,文化场构建即改造物理空间和优化关系空间。
体育“1+X”教学的主要变量在于问题线构建。体育“1+X”教学的问题线构建,不仅仅只是将教学内容整合为问题主线、问题驱动;而是先将学科内容整合为学习项目,并选择了匹克球(Pickleball)为运动技能项目“1”,其它项目为“X”。
为什么要选择匹克球为“1”?“1”项目早期选择是毽球,后来是跳绳,现在确定为匹克球。匹克球运动涉及的场地、器材、天气、兴趣度等均很适合小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尤为重要的是,有了匹克球运动基础后,学习网球、羽毛球、乒乓球都比较容易上手,有利于学生掌握第二项、第三项运动技能。
“1”项目的实施与推进策略:①专业领航,邀请东莞市匹克球协会专业教练和高校匹克球教练问诊把脉;②课程研发,整合匹克球技战术,研制出阶梯性系列性教学课程及考核标准;③场地器材,规划调配运动场室,现有场地利用最大化,添置训练网来解决场地不足的问题;④师资建设,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匹克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与校外机构乐湖体育合作,解决了师资不足问题;⑤家校联动,向家长介绍体育“1+X”教学改革的意义及规划,增强家长对项目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⑥规范管理,严格按国家课程标准推进体育“1+X”教学,匹克球项目教学不超课标、不超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