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常识。但可以肯定的是,相当的多的人还是喜欢在普遍认同的经验中确证自己的存在价值,是谓“天道人心”。仔细想想,常识不就是彼此间形成的一种默契吗?人终归是为意义而活的动物,而意义的广度常常决定着生命的厚度与宽度。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光阴逆旅,百代皆为过客。此生太过短暂,故我们对宇宙人生的参透与了悟就难免肤浅。没有一代一代的知识累积与精神进化,以及从这种累积与进化中萃取出的人生智慧,我们又如何能以一己微末之躯,去抵御世间种种层出不穷的无妄之灾呢?可见,生之痛苦,往往不在于负重前行时的压抑,而经常体现为朝不保夕时的绝望。
所以,我们必须要拥有历史记忆,并且将自己塑造为这种记忆承载者。于是,那些行之有效、朴素凝练、透彻通达的人生常识,便成为我们试图参透天地精神密码时可以凭借的某种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常识、认可常识、接受常识,就意味着我们有可能成为那些记忆的主人。因为,常识中,有我们的生命姿态与心灵密码。
那么,成为一种常识,需要哪些条件呢?
其一、基于事实
常识之为常识,必先能“司空见惯”,而令人有似曾相识之感。这意味着,常识的背后往往站着人生的真相。它不断地在我们切近的感知经验中出现,从而确证着自我人格与现实世界的意义联系。另外,常识还必须可观察、可追溯、可记录,则它本身便是一部鲜活的心灵史,从渺远的历史记忆中撷取可以穿透岁月川流的思想精华,使之成为通向灵魂澄明、通达与理性之境的重要途径。常识未必都是真理,但真理应该最终变成一种常识。为此,我们相信常识的唯一前提就是“真实”,一种洞悉真相后明心见性的真实。
其二、普遍认同
常识,不是理想,而是底线,是“习以为常”的共识。有些知识,深刻精微、清明高远,体现着人类心灵无远弗届的自由昂然之态。但也因其无比精深而应者寥寥,通常难以被认可为常识。虽然,曲高和寡往往意味着卓然不群与精致优雅,你也可以坚持认为:正确与否,与认同者的多寡并无必然联系。毕竟,你有你的看法,世界自有道理。但当我们讨论常识的定义时,就必须要考虑其被接受的程度与范围。因为,常识之“常”,不仅意味着经常性,也意味着广泛性。所以,即使作为已经被事实所确认了的常识,也还是一种有其固有立场与特定介入角度的有限经验。显然,那种认为所有对现实的真实反映都将最终变成常识的看法,是天真的。一言以蔽之:常识,不能“养在深闺人未识”;而要集“三千宠爱在一身”。就这一意义而言,常识往往同时意味着普及。
其三、时空尺度
既然常识是一种有限经验,那么,我们就必须将对常识合理性的审验纳入时间与空间的丈量尺度之中。正如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一样,也从来不存在涵盖任何时代的绝对意义上的常识。比如:在传统社会,妇女遵守“三从四德”是常识,但在现代社会,这还能算常识吗?又如:在很多西方国家,对长辈直呼其名,体现为一种对于“平等”观念的常识性认知;但在中国,直接道出长辈的名讳,则会被斥为悖逆无礼,因为,“长幼有序”才是我们的常识。看来,承认常识的有限性、阶段性,本身也应该成为一种常识。所以,我们相信常识、认可常识、运用常识,却并非毫无前提条件。一切常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范围的界定与时间的挑选,才有可能积淀成为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与思考范式。实际上,真正有价值的常识,也并非完全就是一个封闭自足的认知体系。它更应该有一种与时俱进的气质与追求,在对认识的不断矫正中,在对见识的持续提升中,积极完善着自身的内涵与作用。
在对真理的求索过程中,常识一个座桥梁;而在历史语境中,常识则往往表现为一种自我审思与省察。知来路,是为了明去处。回归常识,我们才能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