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一本书《维罗妮卡决定去死》。无意中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被名字吸引就翻开看了起来,书很薄,内容很简单,就是维罗妮卡自杀未遂被送到精神病院度过了一周的故事(结局有反转,不剧透)。
这本书不算是故事情节性很强,但是很多话都会让人对生命对现在的生活产生更多的思考。在我发表我的感慨之前先说一件我身边的真实故事,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这个故事一直萦绕在我脑中。
01
Q是我的高中闺蜜,高中三年我们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一起睡觉一起上厕所,几乎形影不离,各种小秘密小心思都互相能看透。高考时她发挥超常考进了一所北京的211学校,而我发挥失常留在了当地的一所普通大学。
大学四年偶然会见面,会一起吃饭逛街聊天,并未觉得有什么异常。
然而四年之后,我考上了北京一所211学校的研究生,她没有考上本校的研究生也没有找到工作。听另一个跟她同校的同学讲,她大四那段时间精神状态很不正常,甚至把双手都咬破了,每天都血淋淋的。那时,我并未觉得她会有什么精神问题,只是认为她压力过大,看到身边同学的结果都不错,她可能受到了刺激一时没有缓过来。而她也跟我们说,她会继续考研。
上研之后的第一个寒假我约她出来吃饭,那时才得知她没有继续考研也没有找正式的工作,就是偶尔去饭店或者花店打打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睡觉看综艺或者发呆。我记得那次吃饭我问她“身边那些同学那么优秀,他们对你的刺激就不会化作动力吗?你这样在家啃老就不会觉得对不起父母吗?”她很简单的回答我“不会,我已经麻木了。”她还说她打算去厦门旅游,顺便去那边一个寺庙里带发修行,只给自己买了去的车票,并没有定回程的时间。这时,我才真正觉得她可能是得病了。
第二个寒假再约她,得知她在一家茶馆当服务员,看她精神不错也就没再说什么,那晚我们几个闺蜜决定住在M家畅聊一晚。当天下午Q的爸爸给M打电话解释了Q的状态。
Q的爸爸说,Q这半年在北京的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之前甚至还写过遗书准备自杀,现在情绪刚刚缓和过来,但是心理很单纯也很脆弱,让我们多跟她说一些生活中积极向上的事情。Q爸爸看过她在大学时写的日记,从中找到了原因:Q在高中时和我们关系过于亲密,以至于她以为舍友闺蜜之间就是无话不谈就应该时刻相伴,然而上了大学之后发现,舍友们并没有那么如胶似漆,反而在各忙各的,她用了大学四年的时间也没适应过来。她问她的舍友要不要考研,她舍友说如果能找到工作谁还考研啊,于是她认为她的朋友们都没有在认真准备考研,而当最后她发现周围的同学都考上研究生的时候,她觉得自己被她心里所认为的好朋友好闺蜜欺骗了,这也就成了直接导致她崩溃的导火线。
也许她是得了抑郁症或者是某种我叫不上名字的精神性疾病,但是这个得病原因我实在费解,她的大学生活在我看起来很安稳很滋润,而她遇到的困难在我看来也不是什么困难,她难道看不到她舍友在努力的学习努力找工作吗?
看了《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这本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02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的原因:
一是因为她生活中的一切没有任何变化,但青春逐渐在逝去,这意味着日子只会一天不如一天,比如疾病缠身、朋友远去,继续生活不会增添新意,只会忍受痛苦。
二是因为她认为这世界的一切都是荒谬的、错乱的,但她却无法以一人之力改变这种局面,所以她产生了自己一无所用的感觉。
她的存在没有意义,所有的日子都一模一样,所以她决定去死。
这种困境不是因为混乱,而是过于循规蹈矩的结果。
书中还穿插了其他几个精神病人的故事,他们得病的原因几乎都很莫名其妙,平静安稳的日子过着过着突然就发病了。再联想到我的朋友Q的故事,我觉得这些故事都有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感觉,从医学角度讲他们是因为身体少分泌了些让他们积极向上的物质,从社会角度来看,他们就是生活的过于安逸与平淡。
如果每天都是千篇一律的生活,那么生活中突然出现一点不正常的事情也许就会承受不住打击,这其实是他们心里在拒绝改变吧。
书中的维罗妮卡25岁,她是这样评价她的母亲的:
正是这种不求回报的爱让她充满自责,总是想达到母亲的期待,尽管这意味着放弃自己的梦想。正是这种爱数十年来让她看不到社会的污秽与挑战,全然不顾有朝一日她会自己发现,而且没有任何能力面对与抵御
我觉得所有父母都应该看看这句话,有时候孩子们的叛逆甚至轻生行为与父母的教育和过渡保护有很大关系。我们不知道维罗妮卡在决定自杀前是不是看到或者经历了一些肮脏的事情,也不知道我的朋友Q在崩溃之前是不是看到了一些社会上的潜规则与阴暗面。她们承受不了来自社会的打击,主要原因是父母保护的太多,之前的路走的太顺。我不敢妄议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只是希望不要过度溺爱。
03
看完这本书,我告诉自己:
我不一定能把自己的生活打理的那么丰富多彩,但是至少要让自己的每一天过得充实有意义。
做涓涓而出的泉水,不要做一潭死水
这是最后一章的一句话,送给自己,也送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