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从来都不是平面的,而是一个网状的结构体系。按照现在疫情网格调查一样,知识点是一个个的节点,我们需要的是把这个节点和整个系统联系起来,让其不局限在那个单点,而是活跃地可以相互反馈的存在。
一、树状结构和网状结构
分门别类的知识系统有其重要的价值,那就是知识清晰地呈现在其前后背景中。知识的组织体现了特定的逻辑,或者说这个系统本身就是一套理论。
比如教材基本上都是树状结构,可以顺着给定的系统,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也可以在某个时间段集中攻克其中的一小块知识,然后再攻克其后的一小块知识,步步为营地向前推进。
而网状结构不一样,分类问题显得不那么重要。在网状结构里,我们可以想象每一则知识(比如我们以“认知负荷”这个概念代表一则知识)都向四周放射出好多条线,在线的另一端则牵连着另外一则知识,线两端的知识必定存在着某些关联,让你能想到彼此。
按照网状结构模型,一旦一个概念结点被提及,那么与之关联的其他概念结点也会被激活,并且这是一个自动的过程,激活的效应可以扩散再扩散,直到比较大的范围。
二、知识体系的建立:由专到博,由入到出
当我们在一个领域中还处于入门和摸索的阶段,更适合吸收和架构起树形的知识体系。如果没有树形的框架,我们就只能学到一些零散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不成体系的,但是有了树形的知识结构,我们就能以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方式去学。先学好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再往高处走,去学一些更深入的知识和更复杂的概念,这是非常合理的学习模式。
历史学家钱穆的一篇文章《学问之入与出》提出了学问的进路有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专门之学”,即专治一门,“专读一书、一人、一家、一派,只求从一门入去求了解”。
第二阶段是“博通”,从原来那个专的领域转入到另一个领域去钻研,“推扩至别一书、别一人、别一家派,亦如专门下功夫”。
第三个阶段仍然是“专门”,这个时候的专门跟第一阶段的已经有所不同,这个时候的专门是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这个体系里面有自己要研究的一大核心课题,而前两个阶段的专和博都服务于这一课题。
第四个阶段叫“成家而化”,“既专门,又博通,循此渐进,可入化境,将其所学皆在他一家中化了”,大家、大师就是走到了这个阶段。
比如第一阶段的专指的是一定要小切口的进去,而不是大范围泛泛而谈。切口越小才能谈及专业;
第二阶段的博指的是要输出,输出的时候一定要有收有放,尤其是收,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某一个专题上输出,输出的是新知,而不仅仅是文章,因为一篇文章完全可以由一连串的废话组成。
三、改变叙事体系:让知识结构化
高手在思维上的一个特点是,他们能进行某种“双线思考”,一条线是在抽象层面思考,讲求的是基本规律、底层逻辑;另一条线是在具体的场景中思考,思考用户需求、交互语言、功能落地等。两条线背后各有一棵强大的技能树,两棵树之间又能阡陌交通。
也就是说,不是让工作去适应我的知识体系,而是让我的知识体系不断地进化、进化,然后去适应同样在不断变化的工作。知识体系最终的试金石是“出”,我能不能在工作中产出一个好东西,能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决定了我要搭建什么样的知识体系。
我要成为我自己的教练。如果真的想在某个领域上形成一棵技能树,那么这本书或者这门课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罢了。你需要用这本书、这门课作为引子,去搜集、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源,包括找来更多的书、更多的课以及其他资源。有了课程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训练环节。那就意味着,我们要给自己出一些题目,或者让自己完成一些任务。
我作为我自己的教练,我的目标是在某个领域建起一棵知识和技能之树,所以我整合了我所有可以找到的资源,把它们重新排列、组合、排序,变成了一个结构化的课程体系,并且我给自己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这些练习是循序渐进的,难度逐级上升,同时我把我阶段性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别人看,哪怕是出糗也不怕,为的是获得真实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