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母亲节,被要求写下关于妈妈的话题,我内心极其抗拒,不想回首往事,也不想自我剖析。那么多年的伤痛,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离去。好象是结了疤的伤口,不碰它,它就暂时完好,不疼不痒,但是一旦揭开那一层疤,里面依然是血肉鲜红。
我和妈妈的关系,就是那句话:妈妈在等着孩子道谢,而孩子在等着妈妈道歉。
如果说以前成长过程中的阵痛慢慢远离,那她现在还依然存在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就是我们相处的鸿沟。
最近的一次我和妈妈的争吵发生在去年过年前。那时我正在帮家里操办我爸的七十岁大寿。这是第一次替父母办寿辰,深知他们节俭至上的作风,我就要求爸妈要订最好的酒店,最好的菜,不要在乎钱。这样的寿宴,人生还有几次呢?钱我和弟弟分担,所以不要担心。期间接到好几次电话,爸爸妈妈在电话里还在吵。春节期间订的日期、桌子大小,都指向钱。吵得我最后都烦,都这样表态了,还有什么可争吵的呢。但最后好歹是搞定了。
但这时候,他们在家族群里通知大家大年二十八去喝生日酒,是我小侄子过10岁生日。小侄子实际是9周岁,但老家是过虚岁,所以我之前没有想起来。我听到后很生气,这本来不是个什么事情。但是在一次次地打电话给我商量我爸的寿宴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决定不了的他们,画风一变,自己迅速地搞定了小侄子的生日宴,而且一点没提,当然也不等我们。在家庭群里发过消息之后,我妈才单独跟我说了一句话,说是小侄子让她办的,让奶奶给他办10岁。
挺可笑的是,从我儿子出生起,我妈就一直要求我请客吃饭时不要亲戚们出礼份子,我觉得有道理,也照办了。但这次给小侄子请生日宴的理由之一是我们请了那么多回,该收回礼金了。是我出钱请客,我给亲戚出礼份子,然后由我弟收回,是这样子的么?
之前还有一个插曲,我邀请小侄子回家途中经过上海,去迪斯尼玩。弟媳妇坚持要先回老家,我问为什么先回家,她什么都没说,只是坚持。我居然苦口婆心地劝她,先回家再来上海,我妈会生气的。结果没想到,一切都在背后计划进行着。
我在微信发了语音,发了一通火,我妈找各种借口,说什么我儿子没办是因为日子不在过年,这次是我爸提出来的等等。以我对我妈的了解,我都能看得到她打电话给孙子献媚讨好的样子:你回来吧,回来奶奶帮你过生日。
虽然过年回家,我什么都没说。但是我妈心虚,年后还打了一通长长的电话给我。从她小时候怎么给家里干活开始,最后得出结论:一个姐姐半个妈。我当时火透了。我告诉她:我为什么是他半个妈,他有自己的妈。他多大,他快四十岁,缺妈么?他是穷还是差,我要帮他?
真是从小到大受的委屈喷薄而出。这么多年,我是我妈情绪的垃圾筒,一面用自己的委屈向我抱怨,一面按照她小时的观念来要求我。你的心呢?就从来没有心疼过女儿么?
离开家是我这辈子最最正确的选择。不然,我一定被她按扶地魔的标准要求。
我也时常觉得困惑,我觉得爱孩子是我的天性,不会因为她是个女儿就要求她以儿子为中心。换个角度,如果我自己因为是女儿就被忽视,那么我就会更爱我的女儿。
但我妈象被植入了一个思想,就一辈子按这个思想来要求自己了。不仅如此,她也要求我象她一样。不管我如何对她,都破不开她内心深处的蒙昧。
我不再象以前一样,一周一次去打电话了。
父母和子女之间是否能相处融洽,其实最终还是会还原到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本质,不一定要相互理解,但是一定要人格上平等,相互尊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物和控制对象,或者是对待孩子不平等,不管嘴上再如何说爱,都一定会处不好的。
对于我妈,我不想索爱,也不想给予。
我是很珍贵的人,我要爱我自己,也要把爱花在值得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