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7.6 5:00-6:30 am
人物:易仁永澄&伙伴们
共读内容:第一章引言和<行为与注意力>分析阅读
前面大家各自看书半小时,老大5点35分开始和大家讨论所读结果,我自己的结果:
(看到群讨论内容,图中”捷径“改为”直觉“)
请参考:快思慢想共读笔记 Day 10 By 光牧 (感谢小伙伴的笔记)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进步)!
自己的图只是对自己觉得重要的知识点的抓取,无他,老大昨天那张思维导图是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做出来的,而且不止步于此,还把书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做成自己的系统,可随时调取运用!
【共读收获】
一、系统的重要性
这个系统模型也是一种思维模式,高手都具备的思维模式,做不做系统的差别在哪?
eg: 高手知道上班可用乘地铁、打车,但是自己只会走路;
eg: 高手知道工作用模板,但是自己每次都是重新做;
eg: 高手知道认知学习法,但是自己每次囤书、囤课都没看。
老大从引言17*24这道乘法题的部分提炼出一张流程图形成系统,但是自己只是看看觉得懂了就过了,只知道直觉容易产生偏见,但是完全不知道输入端到输出端都发生了些什么,没有意识到其中隐藏了这么深的知识,来看看思考过程:
请参考:在那0.5秒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思考,快与慢》共读Day10
提取出其中的隐藏知识,经过刻意练习内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来,这才能真正发挥读书的效用!看起来复杂的系统,熟练之后只要有输入端就会自动有期待中的输出端出现,大脑从原本需要慢思考的系统2慢慢成为不需再耗费多少能量的系统1,最低能耗却得到最优策略。
【自我联系】
1. 反复出现2次以上的事情形成小系统:在工作中总有很多重复性的工作,旁边一个男同事虽然世界观和我差很多,但是有一点很值得学习的就是工作中他觉得繁杂的事情就想各种办法来简单化或者形成流程来简化操作步骤,用最短时间达到最高效率,并不会像机器一样只是执行每一步该执行的,而经常有自己的操作方法,也会毫不保留教授于我,因为自己对平台的不熟悉,这些流程系统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自己也开始对熟悉的工作进行思考是否可流程化,可最低能耗最高效率,果然有很多枯燥的工作流程起来速度翻倍!!用系统来指导工作。
2.在学习中组块化知识,整理运用流程: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总有很多零散的知识和运用方法,经常记东忘西,记南忘北,捶胸顿足怒欲摔书,而把这些组成流程可大大缩减搜索碎片记忆的时间,在有输入的时候能自动化输出结果,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比如现在每天背诵的法语动词变位,一个动词9种变位,8种人称,合起来是一个动词72变啊!但是全部整理出来按照规律去记忆背诵就简单多,需要某个动词的变位时,一整张动词变位的图都会出现在我脑海里随时接受调取!
二、从流程图看思考
当接受到某件事的触发时,感觉接收器官通过神经的传导进入大脑,大脑会通过隐性的解释环节(3F: Fact Feel Focus, 即对象是什么?情绪是什么?要表达的意图是什么?)来解释而得出直觉的判断,表达出3F答案是什么。再由内心是否对答案满意而进入决策或者慢思考,进入慢思考会从尝试工作记忆系统种调取相关知识组块,有则写入工作记忆系统得到答案从而进入新一轮慢思考判断,得到最后的判断后认知度放松,从而执行。被流程化后恍然大悟,原来人有一块藏起来的隐形思考,咦~被我看见了!
【自我联系】
在和人相处中,可以按3F原则思考对方是如何思考而得出来的判断的,通过触发的对象,对方的情绪以及对意图的判定来掌握对方想要表达的最终意思从而进入决策环节。
比如在和partner沟通的时候,偶尔会出现无效沟通,用直觉来进行判定,缺乏过脑袋的思考过程,而导致讨论无价值,没有真正掌握对方的需求,推动每次讨论的有效进展。
比如在和一些朋友沟通时,因三观越来越不同,昔日好友再无共同话题,除了每次听抱怨,我给建议,不行动,下次继续抱怨,反复后我也开始疏离。用抱怨来蒙蔽现状,期待获得认同感,在我这边没有得到认同,所以这类朋友内心会不满意会认识紧张,但是为了让自己满意,带着自己的抱怨答案进入决策环节达到认识放松,从而也开始离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