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解读的这本书的作者是韩国作者韩星姬,她是一名医学博士,是一名从业33年的精神科医生。作者目前在大学里任教,同时呢,开设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室,专为心理受创的患者进行咨询治疗。
这本书是作者写给她成年的女儿的,也特别适合所有的女性读者来看,作者从病患的实际案例出发,把女儿成年后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忠告。
成年后我们都会遇到的婚恋问题,作者会怎么告诫女性朋友呢?
职场或者事业上我们都想做到最优秀,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作者说,不管做什么,快乐最重要,可是如何才能保持一直快乐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完这本书。
一、关于婚恋
恋爱期和结婚后,两个人的生活状态有什么区别呢?
对于这一点,美国作家海伦罗兰德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她说:““结婚前男人发誓,为了你愿意放弃生命,婚后男人不会为了跟你说句话而放下手中的报纸。”
对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结婚就是希望在一起;
对于三四十岁的人来说,婚姻意味着生儿育女,置办房产,积累财富;
而对于五六十岁的人来说,婚姻就是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两个人,到这个阶段,大家都希望能回归自己,尊重各自的空间,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
到了七八十岁呢,开始要面对死亡,需要慢慢做一些准备了。
那么,婚姻生活到底是什么呢?
一项针对离婚后的单身男女调查中,问了一个问题就是:“你对前妻(夫)最失望的是什么?”
选择“看不到努力的态度”,这个答案占第一位。
所以,婚姻生活是两人在一起慢慢把自己打造成对方的至宝的过程。
同时呢,婚姻生活要求两人搭伙解决各种问题:
婆家和娘家问题,育儿计划,教育问题,理财,打理家务,饮酒习惯,甚至是袜子脱下来放在哪,使用马桶后马桶圈放不放下来...............各种大事小事都是恋爱时不曾想到的,现在需要一一面对。
所以,作为结婚对象的那个男人也许现在并不闪亮耀眼,但他可以为你牺牲,并且你相信他会一直陪在你身边,这样的男人就是好的结婚对象。
对女性来说,那些很有异性缘,并且很享受女孩的追求的男性会散发迷人的魅力,但是作为结婚对象,这类男性是最差的选择。
还有一种情况是:
女孩的潜意识中会选择那些不付出爱的男孩,这样小时候得不到爱的场景就会反复再现。
弗洛伊德称之为“强迫性复现症”。
因为受到这种潜意识的影响,我们看到的不是客观的对方,而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对方。
也就是说,潜意识已经做了取舍,做了决定。
但其实,就算我们搞明白了爱情背后的玄机,也无法操控它。
所以,能做的就是把握好当下的爱情,就算结局是分手,通过这场恋爱,你也能了解自己更多一点,也是一个不错的成长经历。
也许有人会问,当下的这个人不是最佳的结婚对象,迟早是要结束一场恋爱,还有没有必要再拖延时间?
作者的答案是如果仓促结束一段感情,以后很可能会留下遗憾,而且下一段感情也不会好起来。
二、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人
作者给出的建议是:不要试图各方面都很优秀。
作者举了个例子:
朋克风格的薇薇安韦斯特伍德30岁的时候,放弃了令人羡慕的教师职位,选择做一名设计师。
因为她没有学过美术或者设计,所以遭到了周围人的反对,都说她这是干没用的。
但是现在她得到了英国女王颁发的大英帝国勋章,在时尚界站稳了脚。
还有一位呢,就是美国的摩西奶奶。
我之前在《只要你想做的事,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这篇文章里介绍过她。
摩西奶奶,在76岁高龄的时候,才开始学习画画,到101岁离世前扔不离画笔。
1949年获得杜鲁门总统颁发的“女性杰出成就奖”,1960年纽约把她100岁生日那天命名为“摩西奶奶日”。
摩西奶奶的成名很偶然,有一天一个收藏家来到乡下的杂货铺,看到墙上挂的画就买走了。
第二年,美术企划商为摩西奶奶在纽约举办了一场美术展。
看到画作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摩西奶奶开始出名了。
好了,当我决定不断地打磨自己,变成更优秀的人,这个过程都会遇到挫折。但其实,无论什么样的难关我们都有能力战胜它。
心理学家把这种能力称为“心理弹力”。
用力踢橡胶球时,球受到地面的阻力,会反弹得比原来还高。
心理弹力就是这样的橡胶球。
碰到逆境,不但没有陷入绝望,反而更加成熟。
三、如何与自己相处
作者的建议是:你只需要让自己快乐。
美国剧作家乔柯德尔说过:“你无须一定要得到别人的爱,更不要为此牺牲自己,人生真正的重心是爱自己。你一辈子遇到的所有人中,最终只有自己不会离开,不会走散。”
在电影《爱情故事》的剧作家埃里奇西格尔,长期受帕金森综合征折磨,2010年离世。
在他的葬礼上,她的女儿杰西卡提到:他在长达30年与病痛斗争的时间里,坚持教授知识。
那份执着不会使他的病情好转,但却是他战胜日益加剧的病痛和行动不便的力量源泉。
假如他没有这份执着,会很容易丧失存在感,所以这是他的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心理分析学中把这称为“自体客体”(self-object)。
要想安全健康地实现自我成长,必须要有自体客体。
年幼时,父母可以充当自体客体。
长大后,只要可以为自己带来充实感,支撑感,成为安全基础的事物都可以充当自体客体,它可以是理念,爱好,活动,职业等。
作者举了个例子,芭蕾舞演员姜素珍曾经说过:
“人生就像一个圆,有上升,有下降。每天前进一点,会感到很有趣。”
她的每个脚趾都曾肿得像大脚趾一样。她的脚严重变形,看上去甚至觉得可怕。
但是她依然带着未愈合的伤口,踮起疼痛的脚尖,努力呈现一场又一场完美的表演。
坚持下去的理由是什么?就是只有跳舞时才会出现的那种强烈的“这才是我自己”的感觉。
所以,如何和自己相处呢,就是要让自己快乐,找到那个能够给你带来充实感和支撑感的事物。
四、如何与他人相处
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我们总会产生嫉妒心理:
人们不仅无法洒脱地远离嫉妒,更令人困扰的是人们常常嫉妒跟自己亲近的人。
嫉妒的对象不只是境况好的人,有时更倾向于那些境况不好的人。
眼见着原本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朋友渐渐缩小了跟自己的差距,心理很是不痛快。
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差距嫉妒”。
那么,聪明人该如何管理嫉妒之心呢?
如果哪天你所处的位置引起别人的嫉妒,那么,要尽量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给予对方关照。
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不惹人注意,却掌握着全局,聪慧伶俐,还有气场。
另外一点,在现代社会,嫉妒的滋生往往在社交网络中。
社交平台可以做到把不如意的部分隐藏起来,把自己包装成“理想的样子”展示给别人呢。
为了让别人认可自己过得很好,夸大自己的兴趣爱好,学识,人脉,有意突出自己旅行的照片或者高档餐厅的体验,来隐藏自己狼狈的一面。
所以,当你了解了社交平台的属性之后,不要试图在社交平台上寻找慰藉。
如果你真心希望和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就把自己原本的样子展示出来,包括适当地表现缺点。
你会因为得到大家的关心而高兴。
最后一点:在职场上,如果不想被人继续超越,那么,从现在起学习商业游戏。学习如何和职场上的男人们“比赛”。
男孩喜欢玩棒球,足球等竞技性的游戏,喜欢跟对手斗争比拼。
男人将小时候游戏的态度带进职场,如同体育竞赛一样,出现任何状况,都不会随意改变规则。
如果能理解男人的游戏规则,也就能理解公司的规则。
女人常抱怨男人不重视自己应尽的责任,反而热衷于聚餐和阿谀奉承。
而站在男人的立场上,充分利用人际关系网络,可以有效帮助他在集体内部取得成功。
男人在集体中对秩序和阶层比较敏感,而女人对沟通更擅长。
所以,当女人在公司里出现失误时,要试着站在男人的立场去思考:
如果是规则的问题,不要想着改变规则,尝试自己变通一些;
如果因为聚餐太频繁,就不要把聚餐本身当成问题,而是讨论一下哪一种方式聚餐更好;
如果是胜负的问题,就要勇敢地用正当的方式赢对手;
在公司这个赛场上,把那些跟胜负无关的事,不要当成重要的事。
总结一下:
在职场上,真正聪明的人内心都很强大,不会让对方紧张或者产生防御心理。
他们容易让对方敞开心扉,让大家站到自己这一边。
五、如何做父母
为什么说只有抚养过孩子才会成为真正的父母?
如果没有孩子,也许会在事业上有更大的成就,但是内心一定是空虚的。
每当乱了阵脚的时候,想到孩子就能重新找回人生的重心。
所以,为人父母是一件幸福而充满挑战的事。
关于一下几个问题,作者给出了很多建议:
(1)对于独生子的家庭来说。
没有兄弟姐妹,尽量培养孩子勇敢,多给孩子幸福的拥抱。
如果你为孩子设想好了将来,并武断地认为孩子只有按这条路走才能幸福,那绝对是你自己的傲慢。
(2)有了孩子之后,是否考虑辞职在家?
可以想一下,如果心中对婆家和丈夫有怨言,自己本身更关注自我成长,那么请三思你辞职的决定。
如果工作和育儿都不想放弃,那么,无论如何坚持住,并积极找出可以平衡两者的出路。
如果真的没有人照看孩子,不得不放弃工作,也要下决心不久后再次回归职场。
在育儿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早做准备。
(3)在教育子女方面质比量更重要。
妈妈尽可能带着关心的态度多跟孩子一起分享时光,并且对孩子有敏锐积极的反馈。
(4) 孩子3岁前女人需要把生活的重心放在育儿上。
3岁前是脑部发育的关键时期,特别是人际和情感方面集中发育,并形成基本框架的重要阶段。
(5) 把丈夫和家庭中的其他人拉拢到自己一边。
无论是职场还是家庭,产生问题是很正常的,要想解决问题就需要拉拢周围的人,让他们支持你。
遇到做不到的事赶紧说出来向周围的人求助。
这是守护自己和孩子,以及守护家庭的最明智的途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