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三字经最后这句话,自然带有总结收尾的含义,上半句“无所谓便是有,平常心最开心”,用最朴素话语表达心理定理,即接受自己和孩子都是普普通通平凡人,再用下半句概括总结,“好心情好孩子,好思维好人生”。
心理起到什么作用?毕竟不能变现吃喝,不能展现物质,但是又有决定性作用。
一是情绪稳定,没有稳定情绪注定一事无成,性格不过情绪的换个说辞。
清朝两代帝师翁同龢有个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就是说明临危不惧时候情绪稳定重要性。
积极情绪对人做事至关重要,不言而喻,这就是信心比黄金重要,“稳住阵脚,冷静观察,做好自己的事”。
前面说情绪管理,倡导赏识教育就是,以积极关注为主,忽略那些不满意的。
继续延伸下情绪管理技术,涉及两个方面。对于自己,就是“用语言表达诉求”,这是心理健康标志,遇到需要不被满足,尝试用语言表达诉求。
注意,生人要熟,熟人要亲,亲人要生。亲人太容易亲密无间,生就要保持边界,亲人容易表达感受,而且是否定方式,比如“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你真是太笨了”“你太不讲理”,是用指责的情绪化方式,表达感受“我生气、难受、愤怒”,这时候就要变成陌生人一样彬彬有礼表达诉求,“你可否再说一遍”“你可否让我安静一会”。
对于别人,“先判断再应对”,消极行为表达诉求属于心理不正常,顺着说。情绪表达诉求属于心理不健康,示弱说。语言表达诉求属于心理健康,怎么说都可以,直接讲道理即可。
二是思维转换,就是认知调整,改变不了环境还可以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
前面也说了很多,比如五“观”端正。世界观是基础,“心生万法”。人性观是现实,“趋利避害”,趋势为王顺势而为。人生观是技术,“先苦后甜”,就是底线思维,接受最差情形,一根筋变成三岔路。人际观是技术,“因材施教”,上面情绪管理说的先判断再应对,人际互动就是看心理状态再回应。价值观是目的,“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的需要欲望为根本。
放平心态,主动示弱,降低期待,底线思维,接受最差,做到最好,这是思维模式。
性格决定命运,其实是性格背后的思维决定了命运,有人从谏如流,坚持三岔路走路,有人固执己见,坚持一根筋到底,命运如何不难看出。
好心情好孩子,好思维好人生,这里说的心情和思维,就是心理过程两大内容,这是心理视野创造现实世界的关键,心中有什么就能看到什么,心里想看到什么就会看到什么,因此五观端正积极乐观是生活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