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在上射十日之后,又下除众凶,堪比西方神话中的赫拉克勒斯,完成了12种艰险无比的任务,只不过羿需要面对的是六种怪兽,然而他们真的只是怪兽而已吗?
之前分析过,其中的凿齿与九婴,很有可能正是海外三十六国其中之二,反映的是尧帝扩张时期,族群融合的结果,那么这个位于青丘之泽的怪兽大风呢?
(一)是自然之风?
这段故事的脚本,依旧来源于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本经训》: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
大风,顾名思义,就是“很大的风”,风无形而有迹,但怎么说也不是一个生命体,那要怎么杀死它?
既然它首先是一阵风,那我们就从古时的风开始深究一下:
大风有隧,有空大谷……大风有隧,贪人败类……
这是《诗经·大雅》中的《桑柔》,其中写到了大风,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狂风暴雨”的“风”,这里的风不是无名之辈,东汉郑玄的解释是:“西风谓之大风。”
也就是说,大风是来自西边的“风”,是为“西风”
古时候,四面八方的风可都不是等闲之辈,均有名有姓,比如《尔雅》就是这么解释的:
“南风谓之凯风,东风谓之谷风,北风谓之凉风,西风谓之泰风。西风称为泰风。”
这里的“泰”与“太”通用,太与大又是一回事,如太一即大一,太宰即大宰。所以,西风也就是大风。
但是啊,又回到了本质问题上,风无形无象,“羿缴大风于青丘之泽”,这个“缴大风”究竟该怎么“缴”?
(二)是野兽之风?
既然排除了自然现象中的风,那么我们回到《山海经》中,去看看那些可能与“大风”相关的兽,毕竟这些兽类也是与“大风”息息相关呢!
《山海经》中有两处记载引人注意:
其一在《山海经·中山经》: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几山,有兽焉,其状如彘,黄身、白头、白尾、名曰闻獜,见则天下大风。
另一处在《山海经·北山经》:
又北二百里,曰狱法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犬而人面,善投,见人则笑,其名如山[犭军],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
真是有趣,《山海经》中这两个兽类,一个“状如彘”、一个“状如犬”,一个像猪一个像狗,出场都会自带强大的气场:飞沙走石,狂风不止!
所以,这里的“见则天下大风”,或者是在形容这两个动物在奔跑迅疾的夸张比喻而已。
看来,如果只是这样两种普通野兽,似乎还不用劳羿大驾去亲自射杀之,那么还有其他答案吗?
自然是有的!
(三)是风神之风?
不是自然现象的“大风”,也不是迅捷兽类带起来的“大风”,那会不会是神话传说里的“风神”?
《诗经·小雅》有一首《渐渐之石》: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武人东征,不皇他矣。
这里的“月离于毕”之后则为“俾滂沱矣”,说明,古人古人通过长时间的天象观察,发现当月亮靠近毕(二十八星宿之一)星时就会大雨滂沱,因此“月离于毕”这个自然天象,就被当做天要下雨的征兆。
与此类似的说法,还有明末孙瑴(jué)的《古微书》说:
“月离于箕风扬沙。”
箕,也是二十八宿之一。古人发现当月亮靠近(离并非离开,而通‘丽’)箕星之时,则往往会有大风骤起,黄沙漫天!
因此,毕星和箕星,是古人用于判断雨和风的观测对象,所以呢,古人所谓的雨神、风神自然就可以附会到这两个星宿上去,这自然是一种经验之谈。
到了东汉时期,在蔡邕《独断》中就直接称“箕星”为“风神”:
风伯神,箕星也。其象在天,能兴风。雨师神,毕星也。其象在天,能兴雨。
说到箕星,它是东方苍龙七宿中的最后一宿,因形似簸箕而得名。但是,如果说羿缴杀的就是是“风神”,那岂不是更加玄而又玄?
(四)是防风氏?
古人曾以天文对应地上的分野,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就提到: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这里以天上的翼星与轸星来对应地上的位置。所以,如果我们在“天上”找不到线索,为何不去“地上”寻找一番?
我们再看这句关键的一句:
“羿缴大风于青丘之泽”
我们都一直在纠结于考证大风之事,或许忘了去看看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了,那就是——青丘之泽!
青丘在哪里?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青丘山与九尾狐,没错,当然还有《山海经》中的青丘之国。
《隋书》:青丘七星在轸东南,蛮夷之国号也。
之所以这段记载,因为它透漏了两个重要信息:
其一,青丘是星宿,其二,青丘是国名!
既然羿是在“青丘之泽”缴杀的“大风”,青丘对应着天上的星宿,在轸星东南,同时对应着地上的国;那么,大风对应着天上的毕星,在地上又对应什么国呢?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找到,那“大风”就是确凿无疑的人了!
《山海经·海外东经》中,记载了从东南到东北的各个方国:
由南至北依次是丘、大人国、奢比尸国、君子国、然后就是青丘国,再往北还有黑齿国、玄股之国、毛民之国、劳民国。
同样的,在《淮南子·墬形训 》中提到的海外异国:
凡海外三十六国……自东南至东北方,有大人国、君子国、黑齿民、玄股民、毛民、劳民。
也就是说,青丘国与“大风”所对应的国,定然相距不远,或许就是大人国、君子国、黑齿国……等其中的某一个?
我们有理由相信,“大风”应该是“大人国”,而“大人国”中的“大人”就是指“防风氏”,所以,这个名为风的大人,才被称为“大风”!
这个故事来源于《国语·鲁语》,讲的吴国攻破越国之后,得到了一根巨大的骨头,有一节车那么大,于是便派人去请教孔子,孔子说这是巨人防风氏的遗骨:
仲尼曰:“丘问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
所以,扒到了最后,原来事实是这样的:因为防风氏所在之处就是大人国,那么,防风加大人,可不就变成“大风”了么?
——丸——
文/Muscle书生李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