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中国球迷来说,世界杯上出现中国队不可强求,而没有意大利队这支潜意识中情之所牵的球队,不啻是一场无法形容的悲剧。
我们七零后,是在有生之年第一次目送蓝色军团出局,而1978年出生的布冯赛后抑制不住的泪水更是深深刺痛了拥趸们今晨本就迷离破碎的心。意大利足球,一个少年时期就在心目中顶礼膜拜的王朝,如同我们这些年届不惑的中年人一样,在北半球这个萧索的秋冬之交,在疯狂的圣西罗,留下了落寞而无奈的背影。
灌水区里,有人说:“布冯退役了,意大利被淘汰了,我的青春也结束了。”我想他和我一样,一定是生于七十年代。
在那个意甲被称为“小世界杯”的辉煌时期,亚平宁半岛是世界足球的中心。中学时代的我们,床头上贴满了古力特、马特乌斯、克林斯曼的巨幅海报,那通常是《足球俱乐部》等杂志的中缝,承载了多少少年时代的激情梦想。
我们津津乐道于范巴斯滕的零度角抽射,以博学多球自诩的时候都不厌其烦的谈到过不下十数次,之后往往是诅咒“天妒英才”、恶狠狠的辱骂那个踢断他腿的“屠夫”;我们惊叹于马球王之于那不勒斯,以传奇般的一己之力登封意甲之巅;那时的欧洲冠军杯,是红黑王朝AC米兰狂扫如今如日中天的巴萨或是斑马军团点杀当年的青训王者阿贾克斯;我们曾经疯狂的一起唱着“桑普多利亚、桑普多利亚”或是“米兰!”或是“尤文、尤文、尤文图西亚”,这些队的队歌全都耳熟能详。
喜欢上意大利国家队是在1994年的美国世界杯。高二的暑假,宿舍楼二楼,黑白电视机,在罗马里奥和贝贝托捧起大力神杯的时候,我们却一下子爱上了那个单肩把意大利队抗进决赛、射失点球的忧郁王子罗伯特·巴乔。此前一年,施拉普纳率领的中国队兵败伊尔比德,国内哀鸿遍野,而蓝色军团史诗级梦幻般却又因意甲底蕴博得人气的气质表现抚慰了被也门队任意球划得血淋淋悲戚戚中国球迷的心。
大学时期,在一个楼层里唯一的一个电视厅,提前三个小时占座观看意甲是家常便饭,虽然常有国米、米兰和尤文的支持者打嘴仗,但是也有齐齐为“紫百合”佛罗伦萨和“Batigoal”喝彩的场合。及至欧洲杯世界杯,那些拥有意甲球员的国家队无一例外会得到拥护,仿佛这些国家的胜利就是意甲的胜利、意大利的胜利。
当然,还是意大利国家队拥有最多的支持者,对于七零后的中国球迷来讲,由于中国队长期缺席世界杯,在那段岁月里,法国西班牙等后起之秀尚未成大气候或者说是初试锋芒,意大利国家男子足球队以其三次世界杯王者的荣誉、深厚的底蕴、团队优雅的颜值、后发制人的打法、联赛的成熟火热,成为球迷精神得以安放的载体、大家心灵的寄托。
于是,心情随着这片蓝色的海洋潮起潮落。1996年欧洲杯,新贵捷克2:1力克意大利,这一结果直接导致意大利小组赛后即打道回府,赛后萨基成为众矢之的;1998年世界杯,巴乔对阵法国世界杯时一脚充满想象力的转身挑射差点淘汰了后来的冠军东道主;2000年欧洲杯,刚刚参加工作的我伙同一帮同好指着电视机大骂法国大骂意甲培养的特雷泽盖,终究也没能挽回意大利的突然死亡;2002年世界杯,大家在骂韩国无赖为罗马王子托蒂悲戚,之前登录意甲的安贞焕竟然再难回程;2006年世界杯,在皮尔洛等大师级的表现下,在“银狐”里皮的精彩指挥下,终于四度圆梦,这些悲欢与共的镜头深埋于最深刻的记忆。
总有话题,总有经典,总有球星。九号半,从忧郁的巴乔、到充满灵性的佐拉;妖锋,从尤文双子星“四十五度地带”皮耶罗和“捡漏王”因扎吉,到罗马王子托蒂和强力中锋维耶里、“白头翁”拉瓦内利;伟大后卫,马尔蒂尼到卡纳瓦罗到内斯塔格罗索;门神,从佩鲁济到布冯;逗逼和躺枪,从呆萌“思考人生”的巴洛特利到被苏牙撕咬基耶利尼、再到激怒齐祖的马特拉齐······
二十年前,蓝军曾经在俄罗斯的冬天踢着红色皮球涉险过关,而且这支球队也不止一次熬过附加赛。而今,俄罗斯世界杯的的确确不会再有意大利的身影了,这让人心里莫衷一是。也许是跟不上金元步伐、也许是跟不上创新打法,对于江河日下的意大利足球来说,再度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应该是重生后的脱胎换骨,2020年或者2022年还会不会为你着迷?我想是一定的。当圣托尔多和圣布冯三度扑出点球、马尔蒂尼和巴雷西瓦罗化解攻势、巴乔看似不经意的一传、维耶里暴走进球,这种破敌于无形的战术再度上演时,你一定会像2006年一样,将积淀的厚重化成至高的荣耀。
不必抱怨文图拉,总有一个人要带领大家走过这艰难的岁月,尽管这是一个甲子、六十年里从未履行过的程序。
我们不是不喜欢连克豪强拼搏励志的瑞典,而是一直更喜欢尽管如今风雨飘摇的意大利。现在的我有点儿乱,不知道2018年的夏天,要为谁按下熬夜的闹钟、要为谁锁定凌晨的荧屏,因为那缺席的家伙实际上是我们大多数人心目中的主队,而他辗转返回时,我们已然青春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