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前订的杂志终于到了,打开,看到第一篇文章——《用初心播种未来》,数十行,似悼词。
内心某个地方隐隐颤动,4月以来,心情有些微波动,和朋友说,一直以来的那股劲没了,那种无论何时都不会累的劲,像泄了气的皮球,却又无从抱怨,因为一切都那么理所应当。
因为理解,所以只剩叹息。
总有一个念头萦绕盘旋,我们会遇到无数选择,有主动地尝试,有无可奈何地接受,那么,可曾有一个标准?哪怕这个标准无人问津。
让我们投身的工作拥有温度
一个闺蜜毕业了,签了一份前途光明的工作,而她却告诉我:做出选择的那段日子心情真的很复杂,一边是准备了很久,付出了很多,最爱,甚至没有之一的工作,一边是所有人都说好,没有任何风险,一世安稳,很多人,包括我,可能一辈子都到不了的位置,在她,如鸡肋。
截止日的凌晨,我问她结果,她终是选择了那份所有人都说好的工作,不甘仍在。
我们总是在清楚的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同时却又无比理性的告诉自己应当做什么。
接下来是选择县域,从城市的经济、交通、综合资源等等出发,最后闺蜜说:我不介意去最贫穷的地方,我也不会选择提前离开,她第一个排除的便是能得到长辈庇荫的地方。
“我想去最贫穷的地方”,这句话,于别人,可能会一笑而过,但是她说,或者我说,她听,或者我听,皆不会怀疑其中诚意,说的人严肃,听的人认真。
闺蜜兜兜转转,尝试了很多事,却总也无法长久,我亦兜兜转转,其实,我们不过是想做有温度的事罢了,又或者说,是想让我们所遇的人,所做的事,所处的环境有温度罢了。
社会,或者说是欲望、虚荣,让我们习惯向前走,向上爬,却鲜少有人去认真的与身后人对视,所以,我们亦无从知晓那些被社会所同情和怜悯的人,眼睛里会迸射出何等明亮的光。
我见过当我对一个被所有老师和同学嫌弃的学生温柔以待时,平时少言寡语的他如何急切的表达。我也见过,当我和一些总被“当官的”敷衍的农民耐心交谈时,他们是何等的神采飞扬。
这个社会,什么样的人才都不缺,这个国家,什么样的资源都有。
但是,我想,面对那些被众人所忽略的“身后人”,从心出发,多一份温度。
温暖别人,也温暖自己。
“身前人”,有太对人去“温暖”,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
然,如此又将面对怎样的代价呢?我无从知晓,亦遐想不得。
也许,做人从了心便做不了事儿,做得了事儿便从不了心。
我想从心,也想做事。
本该奋斗的年龄怎可说清闲?
最近看了一部关于投资的电视剧,有一句话甚有共鸣。大概意思是说,投资项目看重的是项目的收益,是否有利可图,但是,每一项投资却又是投人。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能决定一个人高度的首先是本心,其次是人的塑造,最后是环境的影响。所以,首选与德者为师,再选与奋斗者为伍,如若皆不可得,那么就选择在忙碌的环境中生存。
一个烦躁的周末晚上,拨通了一闺蜜的电话,
我:你在做什么呀?
闺蜜:躺着。
我:你吃饭了吗?
闺蜜:没呢,外面下雨
我:我们这里是阴天
然后我两同时对着电话哼哼,她一个人,在帝都的出租房,外面下着雨,我一个人,在周末的办公室,外面即将下雨。
我与闺蜜很少通电话、聊微信。或是一段时期问一下彼此的境况,或是有特别心情的时候说说私房话。在我们的认知里,彼此都有各自要做的事情,没时间配合对方矫情,无论多亲密的关系,自己能搞定的事情不麻烦身边人,上网查资料、甚至花小钱能搞定的事情不找朋友。
能不说出口的我们绝不说出口,说出口的彼此皆会十二分的用心。
哼哼完后我告诉她我有一点小烦躁,待我说明事由,闺蜜沉默了几秒,然后说:我不会用情感安慰人,只会讲道理........
又有一次,她告诉我她的老板给她加了一丢丢薪,所谓的“一丢丢”其实是我多半个月的工资,因为她在公司一年相当于上了两年的班。我劝她考虑一下终身大事,她说,这事会分心。
从我参加工作,几乎所有人便把我工作的性质和日后的婚姻捆绑了。我做的每一件事,要为日后那个看不见的婚姻,看不见的孩子提前预留时间。
也许这是对的,但是我正值青春,怎能从未努力便安享闲乐,怎可在20多岁的年龄安排40岁的生活?
什么样的年纪干什么样的事,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无关性别,无关前途,无关名,无关利。
只是,为了这个时期该有的酣畅淋漓。
常言:时刻准备着,何为准备?我以为,无论何时何地何境遇,都能十二分用心的做好当下,不留余力,便是最好的准备。
常言:不忘初心,何为初心?我以为,无论何时何地何境遇,皆可从心出发,诚信做事,为善为仁,于人有益,于己常足,便是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