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对学习都是三分钟的热度,他们今天喜欢画画,明天喜欢跳舞。当家长把他们送去兴趣班学习时,过不了多久,他们又会想打退堂鼓。
家长为此也是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又是物质奖励,又是精神鼓励,甚至连恐吓打骂的手段也使出来了,可是孩子过了一段时间又不买账了。
对孩子来说,外部的刺激在短期内可能有效。但长期维持对学习的热情,还是要他们自己有一种内驱力。
有内驱力的孩子可以主动学习,并且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的不是辛苦,而是一种愉悦。主动学习让他们成绩优异,让他们感到快乐,让他们有一种自我价值感。而正是这种价值感,才是孩子对学习保持热情的原动力。
如何来帮助孩子获得这种价值感,家长需要做好以下三件事:
一、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的学习区
太过简单的学习,毫无挑战性,会让孩子感到索然无味。而难度太大的学习,容易对孩子产生挫败感,会打击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孩子在制定学习计划或选择学习内容时,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的学习区。
一般来说,85%的知识点是学过了的,15%的知识点是不会的,在这个范围内,就是孩子的学习区,孩子在这种状态下学习,可以保持最大的兴趣,容易获得一种心流体验。
当然,找到孩子的学习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家长非常认真细致地观察孩子,要对孩子的学习状态非常地了解。家长最要忌讳的是,看见别人的孩子报了什么班,自己的孩子也要跟着学。
二、帮助孩子找到他的兴趣和能力优势
现在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报补习班,但大多数都是家长根据自己的意愿给孩子报的。或者是孩子一时兴起,看见玩得好的同学报了班,自己也想去。或许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这是不是孩子的兴趣所在、是不是孩子的能力优势?
如果不是,那这样的学习,等孩子当初的好奇心被枯燥的学习磨平后,孩子就坚持不下去了。或者就算是坚持下来,也是学得非常地痛苦,这种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不会太好。
如果是孩子自己感兴趣的,而且正好可以发挥他的优势,那孩子学起来轻松,也乐意坚持下去。
那如何帮孩子找到他的兴趣和能力优势呢?
家长可以每天和孩子聊一聊天,让他说说在这一天当中,什么事情让他感到最高兴?什么事情是她最难以忍受的?家长可以帮他记录下来。坚持记录一周后,通过分析,就可以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以及他的能力优势。
确定了孩子的兴趣,家长就要给孩子充分的支持,让他在兴趣方面去学习提升。当孩子碰到学习瓶颈时,家长要引导孩子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让孩子在实现小目标的时候,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也是孩子保持学习热情的动力。
三、成就感和使命感才是孩子持续学习的动力
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就是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孩子拥有“我能行”“我可以做到”的信念,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成就感,我在上一篇文章里已经有过详细的说明。
怎样让孩子有使命感呢?咋一听,感觉使命感是一种特别高大上的东西,好像孩子太小还不能懂。
其实,对孩子来说,使命感就是一种责任感,它不一定要多么的宏大,当孩子能为别人提供帮助时,他就产生了一种责任感,也就可以说是找到了使命感。
读初中的时候,我的英语很好,我的一个闺蜜,英语是她的弱项。所以我每天下午放学后都给闺蜜补习英语。为了让她能听懂,我不得不对知识点进行总结、提炼。
或许就是因为这种责任感,让我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后在中考的时候,我的英语得了满分。所以,使命感会推动孩子不断地前行。
总之,当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想要半途而废时,家长靠威逼利诱解决不了根本,而培养孩子的价值感,才是给孩子提供持续学习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