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用户体验要素,跨行业读者一样是受用的。先来看作为全书基础框架的五个层次(如下图),从下而上,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从概念到完成。今天无论是要设计一个工业化产品、建造一个建筑、设计一间客房,还是一个在线产品,逻辑上来说都是相通的。
作为一个非互联网专业出身的选手,对于书本当中出现的一些专业词汇又或者工具,在理解上略有些吃力。建议可以听一下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30讲”,对用户体验的五个层次进行了大量的实例引用,便于理解。以下结合梁宁老师的课程内容和本书,具体说说五个层次。
1、战略层一定是作为最核心的存在,产品在不少企业中都是命门,做一款什么样的产品,产品目标是什么,用户需求是什么,如何让产品价值(商业价值)与用户需求(用户价值)共同实现,这就是战略层需要去达成的。
2、范围层则是根据企业的能力和资源去决定“我们做哪些,不去做哪些”。难点往往是不去做哪些,参与决策者的各种设想,竞争对手的装备战,都让在决定不做什么这件事情上决策难度增加。而决定要去做的,就是需要给用户一种稳稳的确定性,今天我打开这个app,登陆这个web确定的、能够被满足的需求是什么。同时,产品的每一个版本都是为了下一个版本铺路,当下不做的不代表未来不做,能力和资源决定了实现的范围,以及何时去实现。
3、结构层不仅仅是简单的框架图,它承接着从下两个层级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是需求表达为现实的必经之路,是核心。信息架构是无法复制的,必须深度思考,符合满足产品价值和用户需求的表达,无法复制或抄袭。框架层和感知层建立在一个被充分表达的结构层之上。需要从功能型(任务流)和内容型(信息流)两种产品类型来看,关注“用户如何认知任务/信息的过程“,确保给用户的信息合理并具有意义。“用户体验地图”和“服务设计蓝图”,可以帮助我们在这个层面去更好的进行决策。
4、框架层定义了产品的角色,作为视觉设计的第一步,通常使用线框图进行展示。它框定每个页面需要有多少元素,它们的链接关系、调用规则分别是什么。你打开任何一个网页,你在感知层感知到的一切内容、功能,都是在这个框架内被框定的。
5、感知层是将内容、功能和美学汇集产生一个感知呈现设计,完成其他四个层的所有目标和用户的感官感受。毫无疑问,第一印象博眼球很重要,就像第一次约会我们也是喜欢看到帅哥美女的。但是如果没有确定性的用户体验被满足,又或者不稳定的响应速度,我们是否还会选择这个产品呢?
以下为全书的脑图,内容上做了少部分的重新组织。
PDF版本:https://kdocs.cn/l/spzhv4GU8?f=130 [文档] 读书脑图《用户体验要素》.p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