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重在培养孩子的思维
――《小学数学这样教》
上篇读书笔记谈到,估算有的时候需要数感。并举例126*45与5500比较大小。如果是直接比较大小,列竖式,一切都解决了。思维不复杂,操作也简单。
但是,如果孩子有数感,或者说,孩子练多了可以知道125*4其实是125*8的一半,也就是500,因为孩子对125*8=1000一定很熟悉。这样的话,孩子就能快速得得到125*44=5500。
不过,对于没有数感的孩子来说,125*44依然要用竖式计算,既然这样,还不如直接用竖式计算126×45。
这里说的的竖式,其实就是一种程序化的算法。这种程序化算法的特点是操作步骤清晰、确定。学习者只要记住了这样的操作步骤,就可以“即使不懂,也能做对”。而且经过反复练习,可以做到“又对又快”。这种教学的弊端在于,在追求结果的正确与过程的迅速的同时,减少了学生应当经历的思维活动,这样当然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说,估算,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培养孩子的思维。比如,下题:
够不够买小鱼,能不能买大鱼?现在的孩子,有的还是很灵活的。看到这个题目的问法,就知道够买小鱼,不能买大鱼。因此,就会按照这个判定去采取相对性的估算策略。买小鱼,把数据估大,还够,则够;买大鱼,把数据估小,还不够,则不能买大鱼。
也有这么一部分孩子,没有这么灵光,咋办?准确计算呀。简单,快捷,方便。
请看,准确计算与估算在思维上的难度区别:
这里面,对15.8扩大到16还是要有数感,如果,扩大到20的话,得数就是102了,可能得到的结论是不够买小鱼。因此,总有是知道了这个结论,再来合理安排数据的感觉。可见,难度很大,当然,也就培养了孩子的思维。
对于能不能买大鱼,则要用到下图这些思考。
因此,对比上图分析表明,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从算式的计算程序来看,其强度和难度都有所下降,但从解决问题整体思维的角度看,其含量却大大增加了。因此,这就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宁可使用精确计算,也不愿意去使用“繁琐”的估算最重要的原因。
是否可以这样来解释其中的原因,因为我国孩子的计算能力较强,因此,估算这一块相对来说比较弱,涉及到得思维也没有得到发展。
我们是在孩子把精算掌握的如火纯青的时候,再来教学估算。(为什么计算会如火纯青呢?因为,得计算着得数学,100分的试卷,计算则在70分左右,包含解决问题中的计算,非纯计算。因此,老师们都对计算常抓不懈。比如,这几天复习,对计算就抓的比较紧。)
当孩子能用这个技能快速的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却强调要用另一个技能去解决这个问题。则,孩子表现为不习惯,也不喜欢。
同样,对于以前说到的这种题目。小明用了5元钱后,还剩下8元,问原来有多少钱?
最初的时候,孩子多数用13-5=8,答,原来有13元。因为,这就是事情发展的顺序,符合孩子原生态的思维。而我们老师特别强调13是不知道的数,不能这样列式,一定要列成5+8=13。经过多次强调以后,孩子会了。到了五年级学习方程,又对孩子说,不能列成5+8=X的样子,一定要列成X-5=8,并解释说,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呀,多好?为何,当初孩子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老师却不同意,而是去强行改变呢?
因此,这也就造了方程难教的主要原因。当然。还就是,明明可以算术解决的,偏偏要那么复杂,写解,设,列方程,解方程……
孩子在心里想着:这些,太复杂了,我不想,也不习惯,更不喜欢用了。
因此,个体教学时,在教材的编排上需要适度的调整。让两条路在间隔不远的时候就出现,彼此相融,互相促进,让两种技能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