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是个什么样的人?很多人会回答,他是一个天才,是一个坚韧不拔的人,因为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也因为他偶遇褐衣老夫,虚心求学,总之给人的感觉,是一个身长八尺,形貌昳丽的军师形象。
可真实的张良是什么样的呢?这个已经没人能够知道了,但从史书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二。在我看来,张良除了拥有上面的形象外,还有着普通人的一面,有普通人面对侮辱时,“欲殴之”的冲动,也有被人要挟时,无奈的妥协。
在秦国灭掉六国之后,作为韩国丞相之子的张良,当然不会臣服于秦国,但势单力薄的张良,此时只能等待机会,等待一个接近秦始皇的机会。
终于在一次巡游中,张良让大力士抛出那个,慢带着家仇国恨的铁疙瘩。但始皇帝怎会如此简单,这种刺杀他早已习惯,所以在迅游之前他便换了车驾,张良的满腔热血终究化成了逃亡的心酸。
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若没有这逃亡的日子,他也不会遇到那黄石老父,若没有那黄石老父拖鞋羞辱,他也不会的到那本《太公兵法》。
好像一切天时都在顺应着张良,就在他熟学《太公兵法》之际,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燃起了他的复韩大梦。
带着手下的义兵,张良知道,仅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复国的,他必须找一个更有实力的人帮他。当时楚国的景驹势力大,于是张良便去投奔他,若真的投奔了他,可能也就没有后来的大汉王朝了。
在南去的路上,他碰到了刘邦——一个让他数次受伤自己却恨不起来的人。初次相遇,张良便被他给惊讶到了,因为自己所说的兵法,刘邦竟然都能明白,于是乎他便放弃了投奔景驹的想法,从此待在了刘邦的身边。
虽说留在了刘邦身边,可此时他的心还是属于韩国的,于是他瞅准机会,在项梁册封楚王之后,借机推出韩国公子,请立为王。
如此复国,张良心中当然高兴,可这种名存实亡的韩国,真的是他想要的吗?才刚得了几座城,秦军一到便又丢了出去,自己又成了没有根据地的游击队,这天下那里有没有领地的国家?
而这时,刘邦又出现了,在张良的带领下,韩王就此成为刘邦的附属,而张良也被留在了刘邦的身边。
一路凯歌,很快军队便开进了咸阳。苦日子过久了的刘邦,日日沉醉于皇帝的幻想中,指望着先入咸阳者为王的诺言能够兑现,可实力为尊的年代,谁会跟你讲这些,如果他真指望一句空话当皇帝,那他便不配当皇帝。
张良看着这种情况,借着樊哙之言,赶紧劝解刘邦“还军霸上”。果然,等项羽到了鸿门,便扬言攻打刘邦,出于项伯和张良的私交,项伯不忍心张良就这么死去,才出现了鸿门宴这一经典历史场景。
这一次,算是张良救了刘邦一命,同时也让张良明白,刘邦终究还是会沉迷酒色,在利益面前,他终究不能冷静面对。
在刘邦得了巴蜀,封了汉王之后,张良便回了韩国,此时他的复韩热情,已经不再那么热烈,因为此时他认清了,韩国终究是灭了,天下终归是要一统的,若违背天下一统的趋势,便是违背天意。
在分别之时,他劝汉王烧了出蜀的栈道,想借这一举措,彻底打消项羽的顾虑,同时也让汉王有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可违背天时是一说,复韩初心又是一说,想张良坚韧不拔之士,当然要坚持初心不改,所以他又一次踏上了韩国的领土。如果说没有领土的国家不是国家,那么没有国王的国家又怎么能算国家呢?
因为张良在汉王手底下太久了,导致项羽对韩王也起了疑心,一直扣留在自己手里,无论张良怎么说,都没能将韩王救出来,反而因为汉王的举措,还害了韩王。
当时项羽分封诸侯之后,各诸侯各怀鬼胎,张良为了打消项羽对汉王的顾虑,便对他说齐王有反意,想以此来换回韩王。
可项羽还是不肯放归韩王,反而在他带兵攻打齐国之时,汉王突然在背后发难,愤怒的项羽杀了韩王以泄愤,张良也再一次投奔刘邦。
这一次,张良复韩的美梦彻底破灭,并决意留在汉王身边了。如此汉初三杰便齐了,有这三个人的帮助,刘邦很快便一统天下,统一之后,在安抚人心,定都关中的事情上,张良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可根据曾经对汉王的了解,张良明白,当汉王成为高祖之后,自己就该想办法退休了,因为他不是一个共富贵的人。可退休之前,还有一件事他非做不可。
因为他被人要挟了,自古插手立储之争的人,若失败便是没有好下场,所以当皇后的人找到张良的时候,他第一反应是拒绝,但他毕竟是一个文弱书生,当权贵们用强的时候,他能怎么办呢?即便他宁死不屈,但他的家人呢?
没有办法,他告诉来者,曾经有四个隐士,因为汉王的傲慢而拒绝了汉王的招揽,如果能请来做太子的宾客,并时时在宫中走动,便能让汉王明白太子的能力,如此便可使汉王打消更易太子的想法。
不知道太子用了什么办法,真的请来了这四个人,在他们四个的辅佐下,太子最终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到这里张良也知道,自己该想办法脱身了。终于,在汉王立萧何为相之后,张良便辞官隐退了。
可还是那句话,权贵用强的时候,一个文弱书生又能做什么呢?所以当吕后强行让他入仕的时候,他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又能怎么办呢?只能是病死在这庙堂之上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