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进行认知行为模拟训练,收获颇丰。
第一次,是我当求助者,Z老师当咨询师。我的烦恼是,我对自己的身材和头型很不满意。
这个过程我自己想了一下应该是这样的:
情境1:儿子说我头发有些稀疏,我注意到,自己的头发确实有些稀疏。
情绪:沮丧、失望
自动思维:头发少太丑了,头发少不好看。
那就针对情境1做工作:
问:头发少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我不够漂亮
问:不够漂亮对你有什么影响吗?
我:如果我出去讲课 别人会不喜欢我。
这么一问,我的中间信念出来了:如果我的头发少,出去讲课,别人就会不喜欢我。
下面就是开始工作了:
你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如果我头发少,别人就会不喜欢我?”
答:80%
问:葛优就是头发很少的人,你觉得他的头发少,影响到他的受欢迎度吗?
我:呃……,好像也没有。
问:所以呢?你现在对这个想法的相信程度是多少呢?
答:60%吧。
情境2: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身材偏胖 很不满意,但是又减不下来,比较痛苦。
情绪:沮丧、失望。
这两件事情有相通之处,都是对自己不满意的。
咨询的过程跟上面一样,胖的问题 其实贾玲就是一个例外,所以胖,别人就会不喜欢,这个是站不住脚的。属于歪曲认知中的以偏概全。
解决方案:
聊一聊减肥的过程,汲取失败或成功的经验。头发的话,如何让头发看起来更多一些 可以进行讨论
如此一来,50分钟的任务有了,收获感满满。
第二个咨询,依然是我当求助者。这一次 我是抛出来一个我最近比较纠结的问题,就是孩子要不要转学。
里面的纠结包括:
1孩子要不要转学
2 转学的话,我要不要去学校附近租房子
3 老爹怎么接送?
4 去学校附近租房子还是去老爹小区租房子?
这个问题很明显是决策问题。G老师当咨询师,她一上来就用优化决策技术来处理,把每一个方案拿出来一起探讨其中的好处和坏处,并分别按照1-10打分,最后发现了我在意的方面,一是老爹接送的问题,另一个是我上班远近的问题。
而且咨询师很认真和我一起讨论了这些方案的可行性,最后计算出来,很明确,任何一种决策都有利弊,但总有一种方案是最优化的,那就是我不搬家,上午还是老爹送,下午让我妈去接,这样就不用耽误接送小侄子幼儿园放学了。
咨询完了,我的内心也明确了不少。
下午去爸爸家,讨论了这件事情,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这种感觉真好。
晚上,新阳光认知行为疗法开营仪式,大家对我讲课的音频给了很好的反馈。感谢。大家好给力。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