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作为一个独特的哲学领域,出现在19世纪。从克尔凯郭尔的著作中发现了存在主义的哲学倾向,20世纪的布贝尔、雅思贝尔斯、萨特发展了存在主义哲学。现象学是存在主义最亲密的同盟军,揭示了意识现象。
存在主义的基本信条,就是孤独的、疏离的、异化的个体偶然降临到这个无意义的、荒谬的世界当中。
存在主义的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布贝尔、海德格尔、萨特。通过对四个哲学家的思想与观点的学习,认识到存在主义对教育哲学有重大贡献,对现代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从教育目的上看,存在主义者坚称,教育应该关注个体的人;将个人看作是世界中的独特存在----不仅是观念的创造者,而且还是活生生的、感情充沛的存在,而绝不是仅看作认知的存在。个体存在的观点,对于教育领域的意义深远。在学校教育中,如果我们仅仅把学生当做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机械的灌输与记忆,就不是真正的教育。这是当前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着力突破的关键所在,就是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问题、学生观问题。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鲜活生命的独特个体,都是平等的发展个体,绝不是容器。每一个学生都在认识这个世界,都是一个感受着的、有意识的个体存在,也就是把学生当人看,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中,每个学生的存在得到健康成长。同时,存在主义认为,一个好的教育应该鼓励个体询问“我是谁”、“我的生活驶向何方”、“为什么我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我是谁”,这是一个深刻而又令人困扰的问题,大多数人遇到类似问题时,都会惊慌失措,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样的问题可能永远都得不到充分的回答,但是,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对于个体学生而言,也许会让他发展的更快更好,这也是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认同危机中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我们看到有很多学校提出一个口号,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或者是更好的自己,那么,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什么是最好的自己?我是谁?我怎么成为最好的我?如果不能思考这些问题-----生命成长的终极追问,很难说,我们在做什么样的教育。
存在主义的教育方法更是指引我们教育改善教育态度的方向性原则。首要的事情就是改变教育的态度----不是把学生看作填充、评估的对象,也不是要将他们嵌入到某个模子之中,而是先把学生看做是个体,允许他们在自己的教育和生活中起到主动积极的作用。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只有他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才会得到一些学习的改善,教师的作用就是启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给学生巨大的选择空间,让其自由的成长。因为每个学生来到这个学校的时候都带有它自己的经验背景,这些内容将会影响他自己的抉择,因而,对于每一个学校来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个性化的课程、个性化的服务就显得特别关键,这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学校应该成为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的自由场所。问题在于,当前在我国的综合国力还不是特别强大的情况下,我们很难有足够的资源给个体学生提供这样的服务,只能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愿景,但是,我们的学校必须也应该尽可能的想办法朝着这一方向发展,尽可能的提供丰富的课程菜单,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激发其斗志,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让学生的情感开放的表达,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共同塑造生命成长的共同体。
认真研究存在主义与现象学的基本原理,也许,会让你的学生更加富有创造性;会让你的学校更加接近理想学校。
06�(VQ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