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喜欢思考了。课堂改革了好多年,教学方式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课桌凳还是规规矩矩的摆着,老师还在满堂灌,学生早已经习惯了这种你讲我听,老师让干啥就干啥的学习模式。
如何让孩子养成思考的习惯呢?
1.布置思考题。
常规课堂是老师先讲课,然后让学生做题。这样学生在前半段时间里,就已经被训练得不思考了。他们在那儿不停地记,有的人甚至连记都不记,光听老师讲。所以,应该一上来就布置思考题,思考题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满堂灌更是罪大恶极。
2.课桌椅随意摆放。
在传统的教室里,所有的课桌椅都是朝前摆的。但事实上,思考本身是无序的。我们希望让学生思考,而思考是无序的,我们非得让他们在一个极度有序的空间中活跃地思考,这是做不到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能只知道将手背到身后,老老实实坐在这儿,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在教室里,太整洁或者太混乱都不行,学生应该是以非直线、不对称、不朝着正前方的方式就座,也就是岛屿式的就座方法。
3.让知识流动起来。
允许课堂上学生帮助学生,尽可能地让学生来讲题,让学生互相借鉴学习,允许学生之间串组交流。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这样做虽然老师的掌控权可能会变小,但是学生的活跃度会提高。
4.让学生进入心流状态。
一个人做一件事能够持续地快乐,是因为有一条“心流通道”,随着这条“心流通道”一路走过来,你会觉得特别愉快,而且越来越厉害。“心流通道”上下的界限是什么呢?上边的界限叫作挫败,下边的界限叫作无聊。也就是说,如果这道题目难到一点都不会,学生就会觉得太挫败了,算了,以后不学了。然后学生就会走出心流的通道,进入挫败当中。这时,你就会发现大家没劲儿了,不愿意学了。那如果题目太简单,学生就会觉得无聊,觉得这题也太简单了,那这时候,他也不愿意学了。所以,在挫败和无聊之间有一条通道,在这条通道中的题目,学生使使劲儿恰好能攻克。这个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老师在布置这个问题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逐渐增加难度。当你一开始刚布置好这道题目,你发现有点难度,学生不会做的时候,怎么办呢?给提示,给提示可以降低难度。如果你发现这道题学生很快就会了,这时,你就要留后手,提出更难的那一问,然后一步一步地往上提升难度,引导学生,让学生始终处在兴趣当中。
还有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叫作转变参与方式。就是这道题他会做了,这才是第一步。做题是一种检验方式,检查是第二种检验方式。比如有的老师会问:“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这就是让你从做题变成检查或者深入思考。转变参与方式的方法还包括解释,比如老师对学生说:“来,我们请三组的同学,给大家讲讲你们是怎么做的。”解释,这又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还有教授,就是让他们把这道题的解法做成一个课件来教别人。还有创造,就是创造出更新的解题方法。所以,做题、检查、解释、教授、创造,这些都是不同的“心流通道”,都是可以让学生去挑战的参与课堂的方式。
人只有反复进入心流状态,才能够有毅力。如果你说:“我这一辈子只有一次进入了心流状态。”那就是一次美好的回忆,之后你不可能成为专家。假如你要成为一个专家,比如说写书法的专家,就必须有很多次到达那种酣畅淋漓、忘情的状态,这一次是一个境界,下一次是另一个境界。只有反复地进入心流状态,这个人才能够逐渐地成为具有毅力的、愿意研究这一行的专家。老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进入这种状态,这对老师的要求真的太高了。
5.记有意义的笔记。
只顾记笔记的学生看起来很努力,却并没有动足够的脑子,而且上课也没仔细听。上课的时候一字不落地认真听,这才是最重要的。
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在课堂快结束的时候,给大家留十分钟的时间整理笔记。
记笔记当然不是事无巨细的全抄下来,而是要动脑子的。可以参考黑板,参考别的同学,互相问一问,自己想一想,把课堂上的重点内容写下来,这样学到的知识在头脑当中产生了摩擦,就更容易内化于心。
当然,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做笔记的方法,比如说用图表、用脑图,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你记下来的内容自己能看得懂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