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7·33北宋五子之张载!

第33章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圣:音kū,始见于战国,本义指用手挖土,现在有些方言中还用圣来表示挖。圣和心结合就成了怪,如《白虎通》:“凡行之诡异曰怪。”《中庸》:“索隐行怪。”

      宋元以后,圣被当作“聖”字的俗体。现代汉语简化汉字时将“圣(kū)”作为“聖”的简化字。

      圣(shèng)的繁体字在甲骨文中就有了,本义是通达事理,有耳有口,以耳倾听,以口阐述,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传播信息,掌握话语权。《风俗通》曰:“圣者,声也,言闻声知情,故曰圣。”

    聖除了耳和口还有一个壬,壬由天干第九位,引申为序数九的代称,九为单数最大,故“壬”又引申为盛大。

    壬又指任,即责任,由此可见,聖人不但有大德、大智慧,还赋予他非常重大的责任。

      在儒家文化中,圣的本质得到美化,圣人就是那些道德高尚、智能超群的人。比如韩愈在《师说》中说:“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神圣、多能、多智而圆成。孔子认为圣人之言能与天命、大人相提并论,即使是被称为“天纵之将圣”的孔子本人也对圣人抱有极高的崇敬心理。

      孟子说:“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之神。”意为:大行其道,使天下为之感化就是圣人。

      被称为圣人的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而孔子则被孟子称为“集大成”的圣人。

    而孔子之后的圣人,则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首先是对德的强调,发展到战国则愈为崇高,非全知全德、多能功盛、道济天下者难称为圣。

    孟子曾说:“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畏命也。”圣人对于天道,能够实现与否,属于命运,但也是“性”使然,所以君子不会以命运为借口而不去顺从“性”。

      韩愈在他的《原道》中说:“轲之死,道不得其传焉!”孟子死后,就再无圣人了。

    先秦的圣人知天道、至人伦、为天德、师百世,通天达体,似神非神。这种对于圣人智慧、道德、能力的推崇,逐渐演变为圣人崇拜。

      汉代,伴随着谶纬学的兴盛,圣王与圣人的概念合一,标志便是圣而不王的“素王”孔子的出现。汉代的圣王们是天帝感应而生,因此“圣人无父”,他们的父亲在天不在地,并且各自还具备着神异的相貌。

      比如孔子,汉孺们说:“叔梁纥与征在祷尼丘山,感黑龙之精,以生仲尼”。“孔子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望之如斗,胸有文。”

      在阴阳五德论、谶纬神学等等种种因素的推动下,圣人彻底被神化为上帝之精。

      北宋理学祖师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写到“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他将圣人看做是在无极与太极之外再立人极的人中之人。

    圣人可为学而致,周敦颐曾给出了一种人在精神学识上的渐进层次,即由普通人成为贤良,由贤良成为圣人,由圣人上体天道。

      张载认为圣人不可知、察天道,理解万物运行的本质,所以圣人是最顺应天道之人。程颢认为圣人之喜怒不在于个人,而在于外界。由于圣人大公无私,故而圣人心如明镜,不会为情所累,有心无为。

      总之,先秦之圣,聪睿多能,全知全德;两汉之圣,神异受命,为世制法;魏晋之圣,不为物累,缥缈高远;理学之圣,体察万物,顺应天理。

岂:从耑(duān)省从己,耑,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耑己结合,意为事有发端而推测其意图。

    岂的本义为助词,表示反诘,如岂非?岂不?《战国策·赵策》:“岂非计久长。”

    岂也有难道的意思,如《战国策·燕策》:“将军岂有意乎。”

    岂读成 kai时,是豈的讹变,指还师振旅乐,饮酒吃肉,后用恺代替,指安乐,如《诗·小雅·鱼藻》:“王在在镐,岂乐饮酒。”“既见君子,孔燕岂弟。”

公西华:孔子弟子,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比孔子小四十二岁。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如果说圣和仁,我是不敢当的。我只不过是努力朝着这个方向不厌烦的去做,不知疲倦地教导他人这样做而已。”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这些学生学不来的。”

      孔子努力的目标就是成圣成仁,并把这个目标贯穿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达己并达人。

      成就一个终极的教育目标,不但需要努力并坚持不懈的教育,也需要坚持不懈地提升自己。

北宋五子之张载

    汉武帝摆黜百家之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正统思想,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道的传播,儒家思想的独尊思想受到冲击。

    面对“道丧千年不得传”的局面,到了唐代,以韩愈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了反对佛法,振兴儒学的思想,并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首先揭开了重塑儒学地位的序幕。

    由于佛教和道教分别构建了一套解释世界和万物的系统,而儒家思想资源有限,在辩论深度上难以服众。

      直到“北宋五子”的出现,他们决定再造儒学。也就是在儒家指导国家和个人日常生活的实用功能之外,再赋予它能解释宇宙的更高的维度。这种儒家理论体系,被统称为理学。

    有一个理学名句叫“横渠四句”,被称为中国人的精神绝句,从它诞生之日起,就被每个时代的有识之士当作立身和做事的最高标准,并以一生践行之。

    “横渠四句”共22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它的作者是“北宋五子”之一的张载。

      张载祖籍开封。1020年,因为他父亲张迪在长安做官,所以出生于长安。名字取自《周易》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载”。

      15岁那年,张载父亲在涪州(今重庆涪陵一带)知州任上病逝。身为家中长子,张载带着5岁的弟弟张戬,与母亲一起护送父亲的灵柩,欲归葬祖籍开封。

      一家人跋山涉水走到了今宝鸡市眉县横渠镇,因盘缠用光了,又听说前方发生兵变,只好滞留此地。张载和母亲将父亲灵柩落葬于当地一个叫迷狐岭的地方。

    在三年守孝期间,张载作主卖掉了开封的祖宅,决定定居横渠镇。史载,张载“少喜谈兵”,跟着友人学习兵法,还一度想要组织民间武装去收复洮西(今甘肃临洮一带)失地。

      1040年,三川口之战,北宋败于西夏。52岁的范仲淹被紧急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延州(今陕西延安)知州。

    年轻的张载听说范仲淹来陕西了,立马带着他写的《边议九条》奔赴延州。年长30来岁的范仲淹见了张载后,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儒家自有名教,何事于兵?”临别时,范仲淹送了张载一本《中庸》,勉励他说,要下苦功夫。

      张载听从了范仲淹的劝告,收拾行囊,回到横渠家中,从此潜心苦读儒家经典。

      两年后,刚在今甘肃庆阳修完新城的范仲淹,惦念张载这个年轻人,遂请他相见。张载应邀写了《庆州大顺城记》,范仲淹还给了张载一笔钱当作稿费。实际上,这是范仲淹对当时贫寒交加的张载的变相救济。

      张载把这笔钱存起来。10年后,他弟弟张戬进京考进士,用的是这笔钱。又5年后,张载本人进京考进士,还是用这笔钱。

      大约600年后,明末大儒黄宗羲在《宋元学案》中说,范仲淹“一生粹然无疵,而导横渠以入圣人之室,尤为有功”。

      张载确实幸运,遇到千古完人范仲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终生志业选择,还在经济上获得救助。而儒学也是幸运的,在11世纪遇到了范仲淹。

    在宋初的儒学复兴运动中,范仲淹不仅发掘并帮助了张载,还帮助过理学开山宗师之一的周敦颐。这样一个善于发现人才、爱护人才的坦荡君子,举世罕见。

      1057年,嘉祐二年,38岁的张载考取了进士,除了张载,那年考中的还有苏轼兄弟、曾巩兄弟、章惇、程颢等等,一个个如雷贯耳,都是人中龙凤。

    考完后,在宰相文彦博的支持下,张载在开封相国寺开坛讲《易经》,名动京城。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见到了他的两个表侄——程颢、程颐兄弟。

    经过一番秉烛夜谈,第二天,张载对他的听众说:“易学之道,吾不如二程。汝辈可师之。”此言一出,二程名声大震。张载的虚怀若谷,由此可见一斑。

      1069年,御史中丞吕公著向宋神宗推荐了张载,推荐理由是张载“学有本原”,“四方之学者皆宗之”。

    历经整整30年的苦读,张载终于开山立派。他创立的门派,后来被称为“关学”,与周敦颐的濂学、二程的洛学、朱熹的闽学,一起并称为“濂洛关闽”,是宋代理学四大主流之一。

    宋神宗召见并问了张载治国之道。张载的答案跟王安石差不多:“为政不法三代者,终苟道也。”意为为政必须效法夏商周三代,终究是苟且之道。

      一年后,1070年,宋神宗任王安石为宰相,拉开了变法序幕。新法推行后,王安石邀请张载加入协助,但最终两人却未能走到一起,张载选择辞官,返回横渠讲学。

      回到横渠后,他和学生买地数百亩,依照《周礼》的记载,划成井田,中间留一块公田,四周八块私田分给无地农民耕种。他还组织当地民众兴修水利,使近千亩田地得到灌溉。

    58岁时,张载安然辞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0,302评论 5 47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232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7,337评论 0 33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977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920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194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638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319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455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379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426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106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696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78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96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467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043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