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应该“雇佣性格”还是“雇佣能力”?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的质量孰高孰低?什么是办公室政治出现的根本原因?组织内的改革究竟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对于上述问题,组织行为学给出的答案与传统管理学绝不相同。作者在全书开篇就点明了两者的区别:传统的管理学像中餐,给出的建议接近“盐少许,油少量”的经验归纳。在操作过程中,什么是“少许”和“少量”考验着每个管理者自身的经验与手感。组织行为学则偏重于实证,常常通过实验(如著名的霍桑实验)得出管理中共性与特性的规律,像西餐那样把盐精确到“克”,把温度控制在准确值。由此产生的洞见更具实操性。
我吃惯“中餐”,第一次系统接触“西餐”,别有一番体会。以下是我的部分读书笔记:
1.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比如强烈的情境就能潜移默化地塑造出特定岗位人员的性格。小到“除了收费,我什么都不会干”的高速道口管理员,大到“华为人”、“阿里人”,只要情境强度足够明确、一致,且有约束、强反馈(最好的例子,就是部队培养新兵),性格就可以被工作岗位所“定制”出来。
以前被人事部门奉为圭臬的hire the attitude, train the skill(雇佣性格,培养能力),遭遇正面挑战。
2.员工情绪是重要的资源,和所有其他资源一样,它会在高强度的工作中被快速消耗。以前员工的情绪补充来自家庭、社区等工作之外的通路,而如今,996之后谁还剩太多的生活?大厂们的应对之策是提供免费健身,安排集体冥想。除此之外,睡个好觉也能给情绪快速充电。
多写一句:大厂们的福利,真是考虑深远啊。
3.工作意义感不足,工作动机改变,一代人对自身工作角色的摇摆和组织承诺的降低成为时代用工难题。组织行为学认为,它们有同一根源:自恋。“自恋是当今时代的新教伦理。”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一代,谁都想当主角,谁都对当“螺丝钉”不再感兴趣,人一变,管理逻辑也就全变了。问题定义清楚之后,答案自然呼之欲出:给个人更多的认同与内在激励,用自发的OKR代替他律的KPI,找到每个人自己的主线任务……其中最难但也是最根本的是组织与员工的承诺转变:从组织承诺,转向职业承诺。也就是说,组织的第一任务,变成了把员工培养成最优秀的人。组织当然会为此焦虑:培养完了,人才走了怎么办?还是对现实情况认知不够:不培养,他们走得更快,培养好了,他们反倒有可能留。
我从小看NBA,书中给出的解决之道不就是俱乐部培养巨星的模式吗?伟大的迈克尔.乔丹和公牛一年一签合同,同心同德一个赛季,然后开诚布公,坐下再谈。成长、荣誉、价值、利益,各取所需,成就对方与自己。
4.“领导力不仅是团队领导者的个人特质,更是一种存在于他和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所以聪明的领导者懂得“示弱”,让员工觉得自己厉害(也就是满足员工的“自恋”)。这考验领导者的“角色扮演”能力。人生如戏,领导格外难演。没什么一通百通的方法论,只有不断求索精进的慢慢推进。但有一件事确定不能做:示弱可以展示情绪缺陷(比如,“我最近好累”),但绝不能暴露能力不足。
5.授权是极具平衡美的管理艺术。很多领导者搞错了,认为授权就是把事情交代给下属,然后不培养、不过问、不明确责任边界和后果承担,直到下属把事搞砸。与之相反的“保姆式领导”也同样让下属讨厌,家里有老妈,公司有老板,束缚住一切手脚,一样的无尽的唠叨。“授权的真正目的是培养下属,授权的对象是人。”只有想通了这一点,授权者才能真正张弛有度,让被授权人既有掌控感、效能感,也能把目标内化。授权者最受不了放权别人不如自己操刀来得好。但是不授权,这些事永远只有你能做,下属又如何成长呢?
6.书中也谈了企业责任,从全新角度分析了一个真实案例:Facebook爆出泄露用户数据的丑闻之后,大批高管和不少员工随之主动离职。人终归是情感动物,我们先天就有一种“哪怕自己受损,也要惩罚扰乱公平正义的‘坏人’”的心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看到坏人被惩罚时总会感觉很爽的原因。”(读书至此,我第一时间想到小时候看《还珠格格》,容嬷嬷和皇后被狠狠惩罚的出气与畅快。原来如此。)大厂们都要做公益,做慈善,哪边有了天灾人祸,也总得积极地出钱出力。如此逻辑推演,除了政治因素之外,为自己庞大的员工群体树立起“我们是好人,正在做好事”的动因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大厂们也真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