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508(正德三年),王阳明37岁在贵州龙场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后,也即“心即理”说。然后才提出了他的主张“知行合一”说,当时虽已提出,但学说体系尚未完整。王阳明到了晚年时他的“知行合一”说,终于达到日臻完善的境地。
01、朱熹和陆九渊之学说
宋代儒学是通过“理”与“气”的关系来探讨儒学的根本原理。朱子与陆九渊学说的师承,源自于北宋的二程(程颢和程颐)。二程的“理气”论,导向恰恰相反,程颢坚持“理气一元”论,大儒陆九渊继承了这一观点;程颐坚持“理气二元”论,大儒朱熹继承了他的观点。朱熹还认为,要先穷尽“分殊”之理,经过积累之后,最终方能悟出大的“一理”,他主张先知后行的理念。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朱熹和陆九渊所主张的思想对社会大众也有一定的影响。虽然当时朱子学比较盛行,但也不能否认陆学所存在的事实。
朱熹和陆九渊去世之后,虽然朱子学派极力排斥陆学,但是陆九渊之心学渐渐地影响着朱子学。自宋末一直到元代,学术界已经出现了朱陆二学殊途同归的趋向。
元代朱子学大儒吴澄认为,陆学主张的“尊德性”,朱子主张的“道问学”,二者同等重要,没有高下之分,所以诸多学术界人士被认为,吴澄是陆学派的儒学家。如此看来,吴澄能够把朱子学与陆学探究为同一高度,当时也称得上一位有功底的杰出儒学家。
从古至今,凡探究学术者,犹如涉浅水者见虾;其深者察鱼鳖;尤深者观蛟龙。至元末的赵东山,明初的程敏政认为,虽然朱陆二学各自的观点存在分歧,但他们所追求的结果是一致的。朱学没有忘记“尊德性”,陆学也没有忘记“道问学”。二者互为依存,相得益彰。
02、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的原理
王阳明阐明了知行合一的原理是:“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
王阳明根据以上“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阐明“知”与“行”原本就是一个功夫,即“知行合一”。这和王阳明壮年时期的“知行论”相较,“知行合一”的主旨更加清晰,“知行合一”的精神也更加明确。最后,王阳明的“知行论”发展到如此程度,是因为他在晚年确立了“心即理”的本体是“良知”。
虽然王阳明极力称赞陆九渊学说,但他认为陆九渊和朱熹在“格物致知”的解释方面是相同的,二人体现的都是“主知功夫”,所提出的是“知行二分”说,而他自己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与二人不同,所以才提出了“知行合一”说。
在王阳明看来,朱熹是基于“主知主义”的立场而提倡“知行二分”说,王阳明则是基于“主行主义”的立场而提倡“知行合一”说。因此,阳明心学被世人称为“实践哲学”也不是没有道理。
王阳明将“心即理”发展为“心即物”,从他的立场来看,虽然陆九渊的学问很深奥,但仍然没有达到“精一处”。
03、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的宗旨
在王阳明看来,“知行合一”原本就是古人的意思,今人不明其内涵,将其分作两件事去做,事实上,违背了古人的本意。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说是为了帮助世人脱离偏弊。与此同时,还帮助世人因不明事理,而误入朱熹所提倡的“先知后行”之弊。
王阳明对他的弟子们说明了提倡“知行合一”的动机:“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到了,须要彻根彻底,不是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乃我立言宗旨。”